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528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控彰显抑制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控彰显抑制效应能否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是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在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评价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同时又是执行力度最薄弱的一环。根据中国上市公司 2013 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所载,在 2223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734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 33.02%,1489 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 66.98%。为使得从内部控制效率评估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具可操作性,本文分别从制度、理论和操作三个层面提出了一般解

2、决思路。 治理功能凸显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它是关于内部控制实践的一般规定性和基本要素的理性认识,包括内部控制的本质、对象、主体、目标、方法、规范和环境等基本概念或理论要素。其内在关系是,以内部控制的本质为逻辑起点,内部控制的主体在内部控制的环境下,应用内部控制的方法,遵循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于内部控制的对象,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见表 1) 。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是基于审计实践的需要。1949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 主要是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立足于查错防弊的目的进行定义的, 包涵了一些属于管理控制的内容;AICPA

3、 于 1988 年正式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了“内部控制” ,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三个基本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1992 年, COSO 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区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互为关联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 21世纪企业环境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以及风险管理的需要,COSO 于 2004 年 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其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

4、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并形成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 能否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形同虚设,而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目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是企业加强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伴随企业由自然人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过渡,企业的组织层次发生变化,相应的风险控制也由员工层次向经理层、董事会以至股东大会转换,风险控制也由内部控制发展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拓展和控制层次提升的趋势与

5、公司内部治理的治理目标和治理层次几乎完全拟合。此外,风险控制的目标不再仅仅是避免和消除风险,而是要事先设定风险容忍度,企业只是对超过这一容忍度的风险进行控制。 在借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基础上,2008 年 6 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2010 年 4月,上述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由 21 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决定自 2011 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自此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

6、要的独立鉴证业务。这是一种“应用+评价+审计”三者密切联系的内部控制制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抑制关系明确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 国外经验证据表明内部控制显著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实践中,衡量内部控制好坏的载体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其是公司管理层针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的书面评价。通常,如果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7、报告,并且获得了独立董事或监事会的肯定,或者取得了外部审计师或保荐人的“无保留”审核意见,那么一般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方面的保证程度就更高,这也就意味着该企业具备更高的财务报告质量或更低的盈余管理现状。国内相关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有一定关系,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财务报告质量较低的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方面动力不足。此外,记录、报告和评估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能够增加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 有效的内部控制具有限制公司管理层操纵会计盈余的能力。内部控制有可能限制程序上的错误、估计中的误差以及盈余管理。良好

8、的内部控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对诸如美国安然等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批评多是源于其内部控制的失败。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限制对外报告信息的故意操纵、降低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中无意的程序和估计差错风险,减轻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企业经营和战略的内在风险。内部控制效率这一抽象指标要依靠信号显示机制来体现。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例如,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一些信号向外部传递其真实信息,这是目前显示内部控制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进一步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如较好的业绩、较好的内控及风险防

9、范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显示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与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而内部控制效率低的公司不愿意过多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能够促进公司降低资本成本。投资者能够根据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进行识别和定价,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护和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价内容中包含了内部控制水平与内部控制效果两个部分。国内相关研究发现,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和内部控制基础建设的推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

10、平逐年提升,但不同上市公司之间还存在较大偏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验证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本源的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而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同时,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的认可角度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能够进行有效识别并给予定价,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这其中的溢价部分归因于内部控制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 抑制效应评价 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定价,投资者能够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进行

11、识别和定价。国外通常以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其内部控制效率:如果企业存在重大缺陷,内部控制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较低。我国对内控缺陷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这里列示出部分代表性国外学者对内控缺陷分类情况(见表 2) 。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方面,仍然存在概念模糊和实务操作性差等问题(见表 3) 。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如内部控制报告主要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介绍为主,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极少且内容空泛,很难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来验证内部控制水平。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部控制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但对什么是内控缺

12、陷、内控缺陷的种类、例如,何具体区分三类缺陷、以及如何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均无具体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空白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困难和披露质量不高等问题。在自愿披露的制度框架下,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许并不是随机的,可能存在自选择现象,即没有受到高质量内部控制影响前,盈余管理程度低的公司更可能自愿选择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的模糊无疑使得进一步判断企业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加复杂。首先,很多企业都不会承认自己存在重大缺陷,而是把它归到一般控制缺陷和重要控制缺陷中,从而得出内控有效的结论。例如,什么是较小可能性?什么是较大可能性?什么是合理可能性?财

13、务错报以及企业目标偏离的程度又是什么?有无定量化或定性化的标准?这些仍未明确规定。其次,作为内控缺陷导致后果的标准是企业目标的偏离,这里没有明确这一目标的具体涵义。最后,将内控缺陷按照其影响程度分为高、中、低固然全面合理,但中、低两个层次的内控缺陷目前又缺乏明确清晰的标准。 为使得从内部控制效率评估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更具可操作性,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采用规则式的内控缺陷认定规范,对内控缺陷的概念、种类以及具体认定办法予以明确。 二是盈余管理抑制效应主要通过会计层面内控缺陷来体现。将会计层面内控缺陷定义为“可以直接导致财务错报的内控缺陷,包括从原始凭证、明细账、总分类账到财务报表以及合并

14、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所有过程或环节中的内控缺陷” 。具体分为五类,即账户核算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原始凭证类缺陷、期末报告类缺陷和会计政策遵从类缺陷。这类缺陷容易为审计师所审计,且和会计人员息息相关。 三是通过定量或定性化标准对一般、重要和重大控制缺陷进行区分。对某项内控缺陷造成财务错报的“可能性”和“导致后果”进行量化,从而判断是否为一般、重要或重大内控缺陷。例如,可参照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规定,对一项或有事项是否确认为预计负债主要考虑其发生可能性,其中“很可能”为发生概率大于 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为大于 5%但小于或等于 50%;“极小可能”为大于 0 但小于或等于 5%。 总之,在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评价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同时又是执行力度最薄弱的一环。其主要原因是内控缺陷的概念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等方面存在许多争议与困难。对这些难题的破解,首先应从制度层面着手,确立规则式的内控缺陷认定规范;其次是理论层面,假定盈余管理抑制效应主要通过会计层面内控缺陷来体现;最后是操作层面,对三种程度的内控缺陷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界定。 (作者李彦雪供职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开发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