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摘要】就农村信用社目前发展状况,较五大行相比,有其优势,但存在的不足更为明显,所以农信社应该根据自己所出的实际经济环境,积极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服务“三农” ,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突出产品创新和产品设计,改进信贷制度,使农信社得到积极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村金融。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品创新 信贷制度 正文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大力发展和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信用社,发挥其经营灵活、运营效率高等优势,能有效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农村信用社及其农村业务特点 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于 1951 年,至今已经有六十几年,1998 年底全国农
2、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占整个金融机构的 13%,2500 个县级联社,42000 个信用社,110000 个营业网点。从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来看,2009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占整个金融机构的 28.6%,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发展农村金融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优势中,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是势在可行的,加强在金融界的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势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村信用社业务相对简单,但目前来看能够满足广大客户的
3、需求(客户一般主要为农民) ,手续费收取较其他商业银行较低,费用的收取项目也是较少的,例如:对账单、异地存取款(省内范围内) 、凭证的出售(除支票)等均免收手续费。就 2012 底,据统计各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唯有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一直保持增长。尽管信用社的业务简单,但是相对优惠的政策,吸引了社会闲散资金,在银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在夹缝中成长。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从目前来看,农村信用社分布广、网点多,但是规模偏小,供给能力有限,人员少,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技术手段落后。资金筹集能力弱,主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与国有银行相比资金流动能力较弱,其次,高素
4、质稳定的管理人员缺乏,目前信用社自身人力资源匮乏,根本无力大刀阔斧的发展农信社,此外技术手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信社技术力量薄弱,银行卡、网上银行、汇票等异地结算等功能欠缺甚至缺失。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 发展特色是农村信用社对发展县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避免在激烈竞争中的遭到淘汰基本服务对象确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不论存贷额多少,均一视同仁,服务周到。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差地化经营,在大银行不愿意介入的居民小额零星贷款,住宅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及不动产贷款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服务还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任在肩,责无旁
5、贷。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也是目标之一。 农村信用社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所处的经济环境中,尊重县域经济金融市场规律,科学地制定方针政策,畅通县域经济要素流动渠道,首先,大力支持规模种养,农村信用社是农民的银行。重点支持大规模种养,鼓励农民种养集体化,特别是寻求与良种培育、优良技术研发等合作,特别是支持百亩种植的、科学化管理的种植大户和千头以上的生猪、牛羊,万只以上的鸡鸭的养殖大户。其次大力支持县域第二、三产业。重点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域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有利于农民就业的加工企业,支持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消费信贷需求,支持农民兴办自己的小作坊。最后,支持中、小
6、微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资金链条的情况等因素,对其支持。 四、重视产品创新及产品设计 农信社服务区域主要是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激烈,加快产品、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农信社改革的目标,开发适应时代要求的金融产品,满足新形势下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加快营销方式和服务手段创新步伐,采用扁平化、高效率、快节奏的服务模式争取客户,赢得市场,多形式拓展渠道,在乡镇、农民聚集区增设 ATM,自助终端等服务设施,对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方式也提上日程,目前大多数
7、地区已经开始运行;不断扩大金融的覆盖面。要做好产品创新和设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要做好市场调研。在农村特定的经济区域,一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小而散”的农户经济和作坊经济阶段相适应,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二要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相结合,推出个性化的产品;三要对特设、优势产业,全面介入,整体开发。 2.深入挖掘潜在客户。在产品设计中通过深入挖掘潜在客户,了解产业链的各个交易环节,对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进行分析,寻找风险有效控制手段,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力,也更好的防范信贷风险。 3.加强产品设计,符合农村市场需求。一是要体现产品的
8、实用性,要符合农村经济特设,首先要具备可推广性,要简单、直观,其次要体现农村金融需求金额小、期限短、主体分散的特点;二是要突出产品的服务特色,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要让产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而不能让客户来适应产品;三是要体现灵活性,在担保方式,支付方式,还款方式的选择上既考虑风险的可控性,也要考虑符合客户的需要,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4.加强政府部门合作,寻求政府资助。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寻求政府资助,积极利用政府各项补贴,可以有效获取市场信息,寻找市场机会,同时在业务发展中借助行政力量实施风险控制,一是对政府补贴的预支,可以有政府,银行和客户三方开展,农信社将补贴预支给支付
9、主体,提前组织生产和研究;二是利用政府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五、加快信贷调整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服务,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而目前农村信贷仍然任是薄弱环节之一,就农信社来说,农信社目前的信贷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的融资渠道,农信社最大的利润来源是利差收入,信贷业务是实体经济和农信社的纽带,因此,如何适时、适当调整信贷结构,对提升服务农村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根据全国金融会议的要求,服务农村实体经济,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努力服务于经济方式的转变,促进科学、健康发展。对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涵盖了
10、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等,还包括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经济。 农信社应该根据目前发展,把重点放在中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这两个领域。同时加大对文化、教育、卫生、旅游和健康等新兴消费市场的开拓力度,实现以银行卡(贷记卡)为载体的小额消费信贷模式,刺激农村消费,同时加强与大中型优质商户、新兴消费态中的高端商户的合作,大力发展直接消费信贷业务。 总之,在目前情况下,农信社进行积极的制度改革,力求完善的体制去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走上致富道路,服务于“三农” ,服务农村金融,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在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力,促进农信社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11、 就现状来看,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中,各家商业银行努力地、不断地推出各种理财产品、纪念币等特设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吸引客户的眼球。农村信用社应该在这激烈的揽储大潮中,积极发展主观能动性,坚持制度创新,迎合不同客户的需求,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积极、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剑朝,李红.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03). 2 李佩臻.我国农村金融问题浅析J.当代经济,2010(06). 3 胡敏.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定位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 作者简介:刘艳超(1986-) ,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