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645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摘要:为了建设新农村,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本文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

2、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全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时代潮流。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促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过程,是划时代的“第三次变革” 。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所以,它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在产业体系中,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它与生态和环境紧密相连,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因此,农业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的过

3、程中,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其一,农产品与人类自身消费更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就要求协调农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农业构成的特点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以及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互为原料、共生共荣的耦合体,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其三,农业本身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特别在现代社会,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生产服务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生活服务功能。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本质的反映,既自然、又必要,也符合农业自身特点。其四,农业循环经济所具有的特点,一般来说,是其他

4、产业循环经济所不具备的或不完全具备的。诸如,农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紧密,农业产业链条长,对农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高,农业的废弃物是有机的,农业的领域非常广阔等。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划 减量化生产形式:减量化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理念。减量化原则是我国目前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理论思想,减量化生产形式要求节约资源与减少排放并重。减量化原则的要求基本上有两个方面:1)源头控制或者输入端控制资源投入和消耗,控制的结果是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源;2)末端控制或者是输出端控制,控制的结果是减少废弃物生产和排放。对农业生产而言,减量化的关键内容包括对土地污染的减量、对塑料农业

5、材料的减量等。 生态保护模式: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证环境的整合。生态保护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治理污染和保护农业环境。治理污染的措施包括要对养殖业的大量粪便及废水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得农村的生活环境进入到完全的生态能源利用的环境之中。 再循环链接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是将传统的农业单项目生产方式转变为多项目的链接循环模式,通过这种循环俩实现生态养殖、循环种植,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经济产业链条。例如:“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

6、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 鸡粪发酵后喂鱼, 鱼塘淤泥作肥料。这种就是产业链条较长的一种模式,在这种产业模式中,可以以多种农户联合生产为基础,也可以发展多产业的农户合作社团,使得农业生产向集团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既可减少农业通过最终产品向系统外输出污染物,又能增加可利用的物质与能量来源。同时又全面地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科学规划,加大宣传,引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农业在一家一户“小而全” 经营格局下低水平运行,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弱。因此,首先要作好规划,整体布局,也要考虑地区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建立最优农业生产体系

7、,大力宣传政府科技政策和发展模式,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共性技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小型专业合作组织,土地入股分红,把着眼点从单个产业化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到生态园区,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形成新型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多样性由于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有着明显的区域性,譬如北方习惯种小麦、玉米,南方习惯种水稻,山区主要生产林产品和药材,沿海发展水产品养殖,草原发展畜牧业等,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

8、色经济,绝不能盲目照搬不适合本地情况的模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加强技术培训要把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到广大农村生产过程中去,光靠口头和报刊杂志宣传是难以实现的。笔者认为,应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主力军,首先由省市部,把农业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分期分批进行理论和综合技术培训,通过推广骨干培训,把科学技术贯彻到农业循环始终,让农业科技人员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选择实施项目,做出典型,组织群众示范观摩,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只有这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才能逐步得到发展。 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资源环境安全,应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减少系统投入,增强系统产出能力,为此,要做到三点:一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综合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物质与能量再循环利用;二是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满足人们绿色产品消费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大量施用化肥和高毒农药,通过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基因技术替代来实现清洁生产;三是通过节水农业,采用耐旱品种,推广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缓土壤盐化。通过以上措施的贯彻,才能保持我国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有着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其模式探讨中应该以减量化生产形式、生态保护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为主,通过政府的调控作用,全面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