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673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我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监管建议【摘要】在当前金融机构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影子银行迅速发展。伴随着资产规模不断增加,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阐释由于其业务特点等原因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并提出关于影子银行监管建议,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增长。 【关键词】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监管建议 一、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在 2007 年美联储的年度会议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它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资产证券化程度相对

2、于发达国家较低,利率市场化产不完善,因此,以传统银行以外的其他方式提供资金融通的机构都可以称作影子银行。 (二)影子银行的特点 我国影子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商业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等方式所开展的表外业务;其二是非银行类机构,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由于影子银行不受或者较少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其资金流向的利润趋向性很强;在缺乏监督和法律保护的前提下,一旦这些非银行体系的资金链条断裂,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 (三)影子银行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居民储蓄的大幅度增加和大量证券化投资理财产品的出现。过剩的流动性和恶劣的投资环境导致有闲置资金的老百姓缺乏正规的投资渠道,在高额利

3、润的驱使下,他们为民间借贷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第二,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在银行与信贷公司合作的模式下,产品多样性强,投资方式灵活,这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某些领域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真空。第三,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考虑到小企业存在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商业银行一直把大型企业作为其业务发展的重点。商业银行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中小企业告贷无门,从而不得不转向民间信贷。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 (一)高杠杆率引起风险扩散 与商业银行不同,我国影子银行基本不受资本监管的限制,这使得其杠杆率

4、可以达到很高。高杠杆操作可能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对于整个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影子银行往往以相对较少的自有资金支撑着庞大的业务规模,它潜在的业务扩张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倍之多。高杠杆率往往意味着金融危机发生的高概率,它蕴藏着很高的风险。例如,2007 年,美国五大投行的平均杠杆率超过 30,高杠杆率是美国投行倒闭的罪魁祸首,因此,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银行们开始“去杠杆化”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如果不能将影子银行的杆杠率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那么这种高杠杆操作很可能会将风险传递到其他机构和领域。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一方面,在监管不完善、信息公开性差的背

5、景下,影子银行推出一系列复杂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在发行者的包装下,普通的交易者很难了解全面的、真实的信息。金融投资产品种类繁多,结构较为复杂,大部分投资依赖于信用评级,这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大力追捧,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同时,为了提高收益率,扩大业务规模,影子银行通过减少信息披露的方式,交易过程隐蔽化等方式尽可能地获取高额利润。影子银行本身复杂的业务体系和敏感性,使得一旦市场出现特殊情况,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很大程度增强。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已成长为中国融资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大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在未成熟证券化的阶段多直接或间接投向房地产等限制性行业和领域,在现行监管下,对于商业银行难以提

6、供贷款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房地产和平台项目,一旦金融产品最终难以偿付本息,就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三)严重的期限错配存在潜在风险 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蓄资金,而且融资方式一般是短期的,如短期的理财产品,但是影子银行通常选择的是长期的投资对象,这些用于投资的资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这也就出现了期限错配现象。影子银行利用民间资本为一些商业银行所限制的行业、贷款难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的贷款者等对象投资,它本身资金链条脆弱,不稳定因素较多,如果出现经济下行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所投资的资金无法收回,那么影子银行的资金链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困境中。此外

7、,影子银行的操作过程通常比较隐蔽,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让人们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也难以排除它“庞氏骗局”式的风险,这种短期融资的方式,使得影子银行缺乏一个稳定的资产来源,存在着由于资金链条紧张产生的各种风险。 (四)不规范操作暗含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的信息公开性差,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完全反应出它的实际运营情况,作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很多理财产品所筹集的资金往往都被集中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资金池用来作为项目投资资金,这样一来,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并不能明确地对应到一个长期的投资上去。这种不规范的操作,使得盈亏核算比较困难,资产很容易在业务之间进行转移,相关风险也可能产生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

8、目之间的转移,并且难以估计具体的风险,从而加大了整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影子银行交易过程的隐蔽性和较高的逐利性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产生了过度交易的现象,干扰了基础货币的调控和货币的供应,是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子银行的存在,干扰了官方利率政策的形成,它具有的高杠杆率、产品复杂、信息不透明等特点,使得它的资金体系十分脆弱,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具有一系列的风险需要及时防范。 三、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协调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影子银行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多领域上存在监管上的真空,相关部门应该把影子银行的业务纳入管辖范围之中,对于信贷公

9、司,典当行以及民间信贷等非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加强管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管理。在这个基础之上,影子银行的业务也应该给予明确的界定,有效地避免它随意扩张业务范围。同时,为了实现对于影子银行管理的全面覆盖,避免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监管机构及之间应该努力协调各部分的职能,避免出现监管重叠。此外,根据影子银行的风险程度不同,可以实行不同风险程度实行监管力度不同的分级监管模式。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潜在风险较大,对于金融体系稳定影响较大的领域,对于规模小,风险不明显的机构可以适当采取较为宽松的监管方式,这样可以很好地处理好工作的主次,更好地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积极推进利率

10、市场化 我国的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在国家调控下的存贷款利率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利率水平。银行由于受到管制,其信贷规模收到了限制,而市场上很多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营,它们不能从银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就会转向利率较高的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存在实际上弥补了市场融资的缺口,实行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避免利用低水平的实际利率和高水平的民间信贷的差额进行交易,增强企业和居民对于利率的敏感度,使利率为市场流动变化提供更多的指引,反映市场的真实水平。 (三)加强信息公开 影子银行的信息不透明,是产生违规操作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监管难,评估难的主要原因。掌握有关影子银行的真实数据,才能对其业务规模,业务范围等信息有准

11、确的了解,进而对于各种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监督,所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是对影子银行实行监管的关键。为了达到引导民间融资体系健康发展的目的,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影子银行的相关业务在监督之下运转,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市场的参与者能够充分地了解影子银行相关的运转信息,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此外,无论是影子银行的交易过程,还是相关监管部分的执法过程,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作为支撑,这样不仅有利于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也能够及时地为可能产生的风险提供必要的防范建议,减小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 (四)建立相关风险防控体系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应该放在其

12、高风险的业务和违反规定的业务上,例如,对于它的融资渠道和较高的利率应该加以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但是,由于影子银行确实为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非银行体系的融资渠道,使一些不能从银行取得相应贷款的企业和个人获得了资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于影子银行不能一味地限制,应该寻找适当的途径引导其发展,灵活地监管它的相关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与信贷公司的合作模式和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使银行与信贷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监控的同时,为了更好地防范市场风险,应该着力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建立风险监测和防范体系,在银行内部也要把传统业务部门与跟影子银行和合作的部门区别开,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防止影子银行风险传递到银行中来。 参考文献 1原清青.关于加强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01). 2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1(02). 3杨旭.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J.金融市场,2012(01). 4汪涛.关注“影子银行”风险J.财经杂志, 2012(27). 5韦茜.监管视角下强化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思考J.财政金融.2011(04). 6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2). (编辑:蒋东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