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视域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作者简介:管恩好(1973) ,男,汉族,辽宁锦州市人,讲师,文学博士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张伶俐(1977) ,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学。 摘要:长期以来的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化成的人文教育理念,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与体制下的主导性的核心追求。却忽视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达的人文理念下的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开掘。而当今全球国际化背景下的对创意模式的高度认同、呼唤与实践,已经促使 21 世纪的教育主旋律过渡与演变为创新型教育。本文主要结合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达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设性与创造
2、性心理场域的营造所形成的创造性个性特质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人文视域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期望为今后我国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创新教育范式的全面推进、拓展与提升,为中华人文精神重塑中的当代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品格的视域融合提供启示。 关键词:人文视域;学生群体;创造性潜能;开发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以儒学价值观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华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来的社会变迁而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而注重弘扬“人文化成”的化俗成雅即人文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学生群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的精神理念,强化国学教育并提升心理审美品位与处事能力,以及弘扬在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中的
3、和合理念。培养学生群体的拥有现代博雅人的知书达理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现状,普遍因为国内高校的推广的形式僵化与重视力度不足,而导致了学生群体的心理上的漠视、机械性的模仿、道德伦理的缺失以及缺乏深刻的人生实践等等。即表现为客观机制下的过分强化“才”的表层形式,而疏忽对最为根本的“人”的自身潜能的开掘的教育弊端,致使高等教育中的根本的人文教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缺乏人文属性。引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的缺失与遮蔽,已成为时代精神下的国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引人深思的生存困境。因而新世纪以来的教育学者们对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的研究、开发与探索,已突破与超越中国传
4、统文化理念的复制知识的习惯性思维,而更为注重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正面发挥与深度开掘。这构成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梦”的发展教育的重要论题。 21 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长期以来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下的人文关怀取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在教育学范畴内注重与倡导的本质核心。中国“从 20 世纪 70年代末至今,对于人文精神有过两次大讨论,一次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另一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围绕这两次大讨论,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失落与否、以及人文精神的重构问题等三个问题最为根本,并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1因此,迈入 21 世纪
5、这个新的象征高度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意义的时间阶段,国内的众多人文学者与教育学家们大都主张弘扬与重构人文精神,塑造国际化背景中的中国文明与东方文明体系下的新的民族文化精神。这构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下的教育体系与发展理念的核心意识。从而必然映现在转变传统思想教育观念与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上。 “进化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可以用不同方式储存语言信息并贴上特殊的标签 。科斯米迪(Cosmides)和图比(Tooby)声称,人由于具有信息处理的经济学而在如此众多不同特色的世界上独树一帜。这种认知信息处理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人类的认知建构允许我们以有待修正的方式储存特定信息。他们认为
6、人脑中的再现受到范畴操纵器的控制,虚构的小说就是一种典型的范畴再现(scoperepresentation) 。人的认知系统已经进化到可以分辨不同再现的程度了。 ”2因而,今天国内外教育学者们注重与倡导推进教学改革中的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深度映现 21 世纪的人文视域下的教育认知体系与传统理念的转型、突破及飞跃。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哲学价值观是深具人文精神的。国内知名学者许苏民阐释了人文精神的概念含义,人文精神即“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这种追求表现着人类对于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和自己的内在自然(动物式的情欲)的自觉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具有日益丰富而高
7、级的文化品位,从而把人与自然界区别开来;这种自觉超越同时又意味着人能够以自身的尺度去从事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地从精神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3传达人文视域下的“以人为本”的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关注与开掘。这不仅是当代的中国学者与教育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论题,而且也是美国等西方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寄寓在人类文明视域下的后现代精神的本质体现。例如“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大卫格里芬看来,创造性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他的原话是: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 ”4传达了位于实践性品格基点上的人类创造性
8、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理念。而本文探讨的人文视域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深层开掘,主要是从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的营造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折射了时代精神下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范式的人文创意。一、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 师生之间存在的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与平衡的主体间性关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追求下的单向或异质的主体性教育困境。它主要通过以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的媒介体得以实现。而这种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关系下的“情感教学”方式,克服教育体制弊端中的注重应试教育的直觉思维的倾向,以及简单机械的习惯性认识程序的压抑与束缚等。构建与创设注重探索性原则与
9、超逻辑思维的新型教学氛围。更为有利于大学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锻炼与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构建围绕人格整体教育为核心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现状是除了少数综合性大学外,大都缺乏创意而只局限于某种单一或封闭的传统学科设置与研究方式,不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的联系性、拓展性与互动性。而包含哲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的课程体系,展示创造性学习与示教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的拓展及完善,以及人文、科学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诸多思维观念。即寄寓在学科视域融合下的包含多门课程系统的人文学科课程新体系
10、,需要按照知识性、工具性与鉴赏性课程等的课程结构的人文创意设置与优化。从而深度拓展学科交叉后的宽广性、复合性与跨越性的宏观知识结构。例如“英国的萨塞克斯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修人文课程,其每门课程均由浅入深地分为入门课程和专题课程,如哲学课,除讲授哲学概论外,还开设逻辑学和认识论、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从笛卡尔到康德等课程供学生选择;牛津大学开设了哲学和数学、生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等文理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5这种极易诱发积极性与肯定性情感因素的创新教育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下的可塑性。同时可以促使教师吸取前沿性与创新性教育科学成果,运用情感教学法则与
11、探索原则来贯彻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素,积极引导学生产生探索求异的学习兴趣与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群体的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创新问题意识。克服传统教育中的模式型心理结构与单一化思维定式,促使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建立开放、立体、丰富而多元的人文话语场域,建立一种注重沟通性与对话性的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下的互动及共享平台。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策略下的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折射主体间性关系下的弘扬人格整体意识的现代人文培养目标。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主体与主体的视界融合的教育方式,更利于唤起学生主体的认知冲突引发大脑意识主动产生积极思维的驱动性。而教师对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认知冲突与问题意识的尊重、引导与解惑,需
12、要根据学生群体具有的天然的类型化的认知特色。通过在课堂激励机制中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认识与区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中的个体差异,构筑潜在的对于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唤起与诱导的心理认同机制。构建与促成含有积极的与热烈的情感因素的教育认知能力,达成“逻辑混乱逻辑整合超越逻辑”的整体创新思维意识。为塑造主体间性关系下的富含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追求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教育途径的整体和谐与多元统一,发挥创造性教育功能与提供科学的评价体制之间架设桥梁。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掘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思维与建构创新能力的时代构想,塑造国家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型中的主体的自我实现的智能潜力与价值目标,成功地
13、实现人文精神熏陶下的智慧启迪、创新构想与心灵润泽。 二、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的营造 国内外学者主张将每个人的创造性潜能视为天经地义的人性本能。而这种如同人的接受性本能同样重要的创造潜能的释放与达成,应通过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下的心理氛围,以及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心理氛围。营造弘扬学生群体的蕴含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场域。从而激发与诱导学生群体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的重塑及完善,有助于非智力心理因素下的丰富多元的创造性个性特质的培养,达成建立在高校的人格素质教育基点上的高创造性的精神状态与最佳效果。 (一)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下的心理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伦理道德精神下
14、的人与人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理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际上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礼乐与仁义 。 ”6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铸就了积极、健康与乐观的人文氛围。这与中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主义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取向一致。因此,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相关的国学教育下的社会实践进行广博的知识文化滋养,培养学生群体的积极的进取精神与高度的责任心,建构深刻而广泛的中国特色的爱国精神与励志情怀下的价值观念。深度映现“儒家文化是一种勇于入世的人生观,一种重义轻利、兼济天下的价值观,一种牺牲自我、委屈求全的处世观和伦理感化的教育观。 ”7达成儒学人文价值观下的“
15、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与观念信仰,激励学生形成学思并重、拼搏进取与精业无涯的深度专业精神。构成学生群体的健康向上与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的营造,孕育了发挥人性潜能的建设性与创造性心理场域的构造的重要因素。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思潮关注焦点与价值体系中的创造性个性特质,传达人文视域下的“学无止境”的学术境界与专业精神的崇高追求。 (二)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心理氛围 著名的中国美学学者李泽厚阐释与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而著名的人类文化学者费孝通先生曾提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审美理念。而上述观点构成对当下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消费欲望膨胀与享乐主义的浸染的解构,尤为倡导人通过精神境界
16、与外部世界的超越来促成与引导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化与完善创造性教育体系下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及改革的有机整合,必须重构学生群体的弘扬精神突破与超越的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与力量。而“人格因素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格特征,如坚持性、好奇心、自信心、恒心等本身就是创造性的组成因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力仅仅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它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推孟曾对大批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长达 30 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成就大多为自信、有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人,而成就小的多半缺少这种品质。 ”8映现将传
17、统教育机制下的“师传生授”的模仿式与机械式教学结构,转移到以人格凝聚与塑造为新课程内容中教育轨道上的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创造性心理场域与结构中的人格力度、精神元素及心理因子等的不断重组,唤起与调动创造性认知形成所必需的强烈的好奇心理、主体意识与创造欲望。学习自主地识别、提炼、储存、判断、评价与整合可利用信息体系,培养偏离常规的发散性思维、灵感思维与整合思维下的超逻辑推理能力,实现学生想象思维下的个性特色的创新能力的凝聚与培育。构建人文视域下的创造潜能达成的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铸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理念下的创新教育、现代文明与主体精神。 当下的高等教育应注重在学生群体的系统化、科学化与动态
18、化的知识网络的基点上,提倡结合课堂的启发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吸取知识,进行实践进程中的科学真理的追寻、研究与探讨。提升学生主体的象征时代指数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激发其对原有单一封闭的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的突破与飞跃,塑造一种充满活力与健康向上的青春特质的人文氛围。传达“为创造性而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人的创造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 ”9的“育人为本”的人文教育观的建设性策略。而当代大学教育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视域融合,对于学生群体的创造性潜能的关注与培育,构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高远的有机整合精神下的多元和谐的人类发展理念,发挥着重要
19、的主体性作用。构建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下的普世意义的人类文明,已经构成新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论证了“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这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10的 21 世纪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已经转化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弘扬,以及负载着塑造人格整体教育中的创新品质的神圣与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2010:14. 2范圣宇.叙事、认知及进化J.文艺研究,2003,4:151. 3许苏民.人
20、文精神论(引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9. 4美大卫格里芬.王成兵.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 5朱大峰,孙国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途径的多维度分析J.天中学刊,2009,2:78. 6蔡洪声著.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载蔡洪声等主编.香港电影 80 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4. 7李友平.香港电影影响研究香港电影的“中国印”与“国际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48. 8崔景贵.创造性心理场域研究述要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5. 9崔景贵.创造性心理场域研究述要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6. 10转引自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