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视角下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策略探析摘要:本文在陈述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挖掘了背后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破解该问题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 ,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十二五”时期,贵州正处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贫困差距的关键期和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2、的攻坚期。近年来,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贵州省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庞大,据测算, “2010 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 1327.36 万人” ,占贵州总人口的 38.26%,且转移问题也尤为突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破解任重而道远。 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一)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近几年明显扩大。从农村人口数量上看,近几年来,贵州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 2008 年城镇人口为 1“046.79 万人占总人口 3596 万人的 29.11%上升到 201
3、2 年城镇人口 1135.22 万人占总人口 3798 万人的 29.9%,比 2008 年增加 0.89 个百分点,而乡村人口比重则从 2008 年的 70.89%减少到 2012 年的 70.1%,比 2008 年减少 0.79个百分点” 。同时,自 2001 至 2011 年,贵州农村从业人员一直在减少,而贵州农村非农业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 年,贵州省农村就业人数与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692.33 万人和 375.68 万人” ,而2011 年贵州农村就业人数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1194.39 和598.41 万人” , 农村就业人数比 2008 年减少 29.4
4、2 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 2008 年增加 59.29 个百分点。可见,在这 4 年的时间里非农就业人数就增加 222.73 万人。 (二)转移速度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现象由来已久,其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还将继续长期存在。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转移速度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速度。这种滞后程度的大小用产业结构偏差系数来表示,即 E=X1/Y1-1,其中,X1 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构成百分比,Y1 为第一产业就业构成百分比。一般情况下,E=0 则表明第一产业产值构成与就业构成之间处于均衡状态;当 E0 表明就业结构相对产业结构的滞后程度,负数越小,表明越滞后
5、。贵州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速度一直慢于产值比重的下降速度。2000-2010 年,贵州省的第一产值分别为“271.2、274.41、281.1、298.69、340.35、368.94、382.06、446.38、547.85、554.02、630.33 亿元,GDP 分别为1029.92、1013.27、1243.43、1426.34、1677.80、1979.06、2270.89、2741.9、3333.4、3893.51、4953.97 亿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383.97、1692.33、1698.39、1671.20、1672.29、1670、1633、1634.7、1630
6、、1626.4、1627 万人,从业人员为1884.93、2068.01、2106.14、2145、2186、2220、2235、2280、2292.12、2322.46、2355 万人,X1 分别为26.33%、24.21%、22.61%、20.94%、20.29%、18.64%、16.82%、16.28%、16.44%、14.23%、12.72%,Y1 分别为73.42%、81.83%、80.63%、77.9l%、76.5%、75.23%、73.06%、71.7%、71.11%、70.03%、69.09%” ,产业结构偏差系数 E 分别为-0.6414、-0.7041、-O.7197、-0
7、.7312、-O.7348、-0.7522、-0.7697、-O.7729、-0.7688、-0.7968、-0.8159。从以上数据可知,农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一直是一个负数,这表明贵州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产业产值相比一直滞后,而且近年来,这种滞后的情况还有加大的趋势。 (三)劳务输出人员增加,但组织化程度低 贵州是个劳务输出大省,30 多年来,输出的劳务人员有所增加,除少量是通过政府部门有序输出和定点劳务扶贫外,多数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利用亲带亲、邻带邻的关系自发转移,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据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统计,从 1987 年至 2006 年,全省累计输出的“900.89万劳务人员中,
8、有组织输出仅 118.01 万;2006 年全省劳务输出 78.88 万人次,有组织输出 9.87 万人次,有组织输出只占 1/8 左右” ,2009 年 8月贵州全省劳务输出已达到 560 万人次,其中有几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技工及中专技能学校培训后有序输出,若以 100 万人来计算,有序输出也仅占劳务输出的 17.86%左右。 二、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限 刘易斯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摆脱贫困,首先应加快城市工业的资本积累,然后吸纳农村中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生产。10这种理论诠释了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和带动作用
9、。然而,贵州城镇化进程却因城镇化资金严重短缺、城市面临超负荷承载而变得缓慢,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看,我省城镇化资金短缺。2011 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为“311022 亿元,全国水平是 239.25 万元/人,我省是 164.37 万元/人左右,比全国水平低 74.88”。按照以上的思路计算,我省转移“2256.24 万的农民,约需提供 1747.45 万个非农就业岗位,总共需要 39.43 万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加上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共需投入 45 万亿元左右” 。在 2050 年完成转移任务,每年需投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 11538.46 亿元,而 2
10、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 5701.84 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 5101.55 亿元。此外,贵州城市人口密度大。据统计,2006-2011 年,贵州省的城市人口密度从 1832 人/平方公里增加到 2579 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 143人/平方公里的 18.04 倍,城市空间面临超负荷承载。 (二)盲流现象突出 目前,贵州省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省份。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少量是通过政府部门有序输出和定点劳务扶贫外,大多主要是通过社会关系、血缘关系、以老带新、以邻带邻等方式进行盲目转移的。转移到外的贵州农村劳动力部分由于缺乏政府的正确领导、文化素质低、对市场
11、信息(用工制度、用工要求等)不了解,加之,未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无一技之长等原因,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在技能素质、文化层次等方面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流,使输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山区综合开发受影响,也给城市管理、治安、交通、住房等增加许多新的压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社会问题突显 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均已出现“三八六一”板块现象,即已婚三十八岁以上妇女,六十岁以上老人,一岁以上儿童居多。青壮年基本都已出去打工,90%左右的农民工父母没有能力将其子女带到打工城市读书。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2009 年测算,贵州省农村的“留守儿童”约
12、在“150 万人以上,占贵州儿童总数的 12%以上,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 6%左右”。贵州农村儿童老人留守现象严重,导致农村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歧途。贵州有的地方还出现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除此,在农业耕作、家庭事务等方面也出现了劳动力缺乏,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农业生产下降,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影响到务工人员的心理稳定,难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只能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
13、移,实现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但是贵州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乡镇企业发展不成熟,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又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三不临” (不临边、不临海、不临江)的客观现实情况使贵州省很难吸引外资来贵州投资,造成贵州的自身的发展不能吸纳贵州剩余劳动力。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是永久性的转移,而是临时性的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人口大多数集中在青少年,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旺盛的时期是 16-30 岁这个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力是最强壮的时候,进一步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有农
14、民工孩子上学问题、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政策体制方面的制约,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 (二)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贵州省城市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但由于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功能配置不合理以及采取一系列偏好城市的政策使贵州在城市化水平、农业劳动比重、农业产值比重等指标上,都呈现出明显滞后的特点。2011 年底,贵州上述三项指标分别为:35%、65.04%、13.6%,而同期全国上述三项指标分别为:47%、34.8%、10%左右,差距明显。 (三)就业保障欠缺 近年来贵州省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等部
15、门在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城市对农民高筑的壁垒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依然存在。农民工在大部分城市里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地位,子女入学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外出就业人群仍然是一个边缘群体,就业无保障,使得他们的权利出现了缺失,而且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部分农民既不能融入到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游离于城乡两地之间的“背篓”式民工,部分被迫重新返乡务农。 (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差,就业缺乏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衡量其就业机会大小与劳务收入水平高低的
16、关键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限制其转移的竞争力。有关研究证明,素质高的劳动力更容易实现就业,而素质低的劳动力就业难度大。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 9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 20%以上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0%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技工以上水平,其中有 13%左右的需要具有中级技工的资格。据调查,贵州省乡村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 62.8%,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小学和初中,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 44.25%,初中文化程度占 31.96%,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致使就业空间狭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
17、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能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需求。在劳动力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业非常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一)通过加快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要通过加快发展从根本上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就要采取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鼓励性的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扩宽就业转移领域。 1.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首先,应调整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向贵州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拓宽农业生产新空间;其次,应大力培育和扶持贵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
18、业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挖掘和扩宽农业产业的非农就业途径;最后,贵州应努力加大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培育壮大农村各类经纪人队伍,根据农业内部消化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渠道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效益。 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转变。首先,应大力培养贵州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聚集效应,辐射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集群并逐步发展,为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规模的扩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其次,必须以我国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特点、偏好及现状和发展动态为立足点,针对贵州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差别地设立不同层次的
19、呈梯次分布的产业结构布局,把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低端产业与高端产业、低技术含量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结合并举,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道路;再次,应在贵州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吸收更多劳动力,产业辐射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竞争优势产业等新产业;最后,对资本有机构成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弱、对本省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小的产业应适当淘汰和不断的更新。 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贵州乡村旅游农业应走产业化、特色化的道路,不断提套农业组织化程度。针对乡村旅游区的海拔高度,发展不同的农业特色。比如,高海拔的旅游区发展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低山地区,种植粮食、棉油等传
20、统农业;旅游景区和城郊区发展旅游观赏的动植物、休闲、饮食、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第二,贵州乡村旅游区的工业结构应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切入点不断调整。贵州应不断打造软文化和硬环境实力,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不断加快工业园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乡村旅游第二产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以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为依托的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比如,医药保健工业、旅游购物品深加工工业。第三,贵州应发展发展旅游小城镇,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第四,不断加强贵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贵州省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长
21、期政策选择,也是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身份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有效途径。应扩大贵州乡镇企业的规模,加大农村地区的硬环境投入力度,不断修建和完善农村交通、水电、通信、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搭建好农村与城市之间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平台与市场,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信息保障;贵州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鼓励其创业和投资建厂,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加速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部门转移,从而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农业的收入。 (三)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大力破除贵州城乡二元户籍管
22、理制度,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放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定居的条件,打破农村人口与城市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彻底割除城乡居民的身份界限,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消除城乡二元市场分割状况,促进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贵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工作无后顾之忧。要彻底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子女上学难和农民工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其社会地位。政府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应督促用工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 、 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农民工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动环境、卫生环境,并享受同城镇工人一样的劳动报酬、劳动培训。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公司或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引起强有力的重视,并以监督和道德指导。要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为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要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民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