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介赋权的时代至少近三年来,大陆社会领域发生了足够深刻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并未达到理想的那样,比如没有根本地扭转这个领域的主要势力,但个人主义在行动力上很有建树,从而使得权力的格局在缓慢变迁。这是一个未完成的情况,其趋势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谜语。 说到对这一社会状态的解释,政治学并不能提供让人信服的理论。面对如此斑驳的现实演进,政治学止步于一些早前的判断上。而在最为流行的威权主义解释话语下,对社会领域缺乏有力的兼顾。随着政治理论的却步不前,公益的现实推动解释框架亲近经验主义。这么说还是显得晦涩。简单来说,在最近几年中,以公益为名的社会变动更加频繁,看起来也更有成效。公益本身,因为社会与个人
2、的勾连,展现了更为深远的含义,指向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公益社会成为一个有待解释的现实,它迫切地需要原理。 缘起:社会事件的新面向 师曾志与金锦萍编著的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 ,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对数年以来的社会变动给予一个解释的框架。说句装腔的话,这个解释框架建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在个人独立性之后,解释了承接它的机制与方向。 这个机制就是以个人行动为模式的公益事件,而方向就是达成国家和社会的协作换言之,就是一种在变动中趋于和解的方向。无论是免费午餐中个人小额捐助对成就新公益气象的功能,还是在舆论声势里造就压力的汇流的个人,都在这样的机制下与方向里碰头了。 在这本书的缘起上,要
3、追溯到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每年评选的“年度十大公民社会事件” 。这种公益评选本身就是公益行动中的学者行动之一,尽管它的容量只有十条,但在既定的评选方针下,这些事件的意义被提炼出来,与这本书的理论相互证明。例如动车相撞事件、广州垃圾焚烧厂选址风波、广东社会建设、郭美美风波等等,也许它们在新闻评选中都不算是正统的新闻事件,传统媒体的视角必然会对这些事件进行“削减” ,以适应“新近变动的事实”这一陈旧的新闻定义,但师曾志“拯救”了它们。 这种对社会事件的“钩沉” ,并不是给它们灌输额外的意义,或者将它们当做理论解释的附属品。恰恰相反,这种“拯救”是从这几年的社会现实出发的这个现实被传统的认知惯性一再
4、省略准确地说,是重新让这些社会事件“舒展”它们的面目。经过对这些社会事件的“解除约束” ,去掉陈旧思维的遮蔽,它们变得“熠熠生辉” 。从评选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到将这些事件重新输入公共传播的平台上,这本书的所作所为就是总结了这方面的努力。它让读者重新审视来路,重新打量自己,这是此书的用意之一。 征召:个人主义的汇流 在解释了缘起之后,进入此书的结构章节。它的结构首先是分类型,给予事件以归类,言语的归言语、行动的归行动、模式的归模式、技术的归技术。分类之后,再以理论对选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带来事例“摇曳生姿”的形态,然后以丰富的枝蔓组成“赋权”的图谱。 个人主义一直被当做自由散漫的代名词,也被当做“
5、原子化”个人毫无力量的证据。这些个人主义的见解比如独立思考等性能似乎只有在用于政治变动时才有意义,一直被孤悬在社会领域之外。因为在常规的思维里,在社会上成事,非得“集体”不行。 哪怕是公益这样的行当与做法,也被认为是集体主义的势力范围。传统的认知是如此倔强,以至于人们对个人主义的公益潜能总带着犹疑。然而,在这本书的阐释下,不是这样。个人凭借其独立性,反而在“个人”与“主义”获得了更多的行动效率。 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就在于新媒介的出现。新媒介不一而足,当然首先是网络,接下来是社交媒体,总之是解除了束缚的技术方式。新媒介与个人具有天然的同盟吸引关系,它让个人解除了“一盘散沙”的咒语,它让个人获
6、得了比独立性更坚固的存在感。 这就是个人的行动可能。而粘结这些个人行动力的就是公益。关键在于,经过新媒介赋权的个人,在投入公益事件、公益行动之后,也深刻地扭转了“公益” 。此时的“公益”不再是集体主义下受驱使、有组织的爱心施舍,而是从各个进路朝向社会转变的行动总成。 赋权:壮大个人的强度 个人一直生活在集体的阴影下,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但新媒介的赋予,扫除了这一心理上的阴霾。新媒介的技术汇流,也将个人的能量堆积到一起。新媒介赋权下,不是让个人再次陷入“集体”的泥沼中,而是让那么多“个人”以独立之身发挥聚合的功用。 换言之,新媒介赋权不是对个人的剥夺,而是对个人的发现。它所联系的凭据,是个人在
7、独立基础上的共识、个人不仅对这个共识有选择权利,也还有拒绝的权利。赋权让个人更强壮,这种强壮对外表现为聚沙成塔的能力,对内表现为对独立与主见的确认。 个人在经新媒介赋权后,通过面目一新的公益形式,将诉求转换为公共的存在。多少年来,在大陆的政治格局里,个人的诉求一直被矮化,缺乏平等的权利,而今可以改换这个旧局。因为公益形式的长期存在,稳定地将经过赋权的个人声音造成时代背景,挥之不去。 由此可见,新媒介赋权之后会发生什么?这里有一个很简明的答案,那就是主张权利。笼统地来说,这些新媒介赋权后的个人主张,就是要让社会更好。公益行动力会让这些愿景付诸实际运行。在现有的政治局面下, “让社会更好”意味着什
8、么,不言自明。 机会:社会赋权与政治变迁 新媒介的赋权,造成了个人权利的主张,而在个人汇流以后,权利转化为第三部门的权力,也是自然的结果。但直到这个环节,公权力如何,并不在新媒介赋权的计划中。这里的意思是,即使新媒介赋权的后果是政治性的,但赋权本身并不是简单冲向政治诉求。 这是一个值得重申的地方,因为它容易被误解,甚至会被攻击。这种攻击的理据是,将公益当作是政治野心,赋予它未有的政治属性,将社会诉求混淆为政治诉求,从而以阴谋论的眼光看待公益。而新媒介赋权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然而,它常常要承受“无妄之论” 。 这些对公益的妄言,试图给新媒介赋权涂抹政治化色彩,这也是一种污名化的方法。但是,政治并非
9、新媒介赋权的“阴谋” ,如果说通过赋权为国家与社会演进寻找最大公约数是政治操弄,那么,这是阴谋家自己泼向国家的脏水,新媒介或公益不必领受。 新媒介赋权的个人,实现了全新的行为方式,使得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入到新的境地。这个空间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在组织赋权与社会赋权之间,出现了技术赋权。这一新型的赋权方式改变了组织与社会的力量对比,它不仅让社会获得了想象力,也令组织有感。 在公益秩序中,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在震荡,并不稳定。震荡本身对新媒介赋权是有好处的,虽然社会不能完全“安慰”国家,但在公益场中的公权代表已经被卷入了赋权之后的格局变迁。事实证明,这不仅不是赋权的阴谋,而且也是这些公权代表的
10、机会。 这就是国家与社会协同演进的道理。个人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但只要有新媒介的赋权,个人照样可以为此一演进灌输道义或财力上的资源。个人与国家及社会演进形成了上下游关系。一个协同演进的过程,就是承认赋权正当性的过程,就是国家与个人彼此联系的过程。 韧性:不会停止的进程 很久以来,在如何处理与国家的关系上,社会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国家对社会形态的单方面作用,社会丧失操持自身演化的主动权。自从新媒介赋权结合扩大了的公益模式后,国家对社会的单向影响,将变换为国家与社会的双向影响。 最核心的一点是,新媒介的赋权原理及其持续的效用,将造就社会的韧性。在流行的政治学解释中,会将政权韧性描述为一种缺陷,只有束手无策。但经过赋权之后,个人汇流作用于社会,将实现社会韧性与政治韧性的交互。所谓演进,无外乎此。 因为资源注入的关系,新媒介赋权下的协同演进与“提供虚假的希望”不是一回事,更不是用社会的韧性去补贴政治的韧性。新媒介赋权一直在两种阴谋论上开辟公益势力的道路。相较于庞大的政治体,协同演进的力量对比不如所愿,但开始了的赋权进程,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