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303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镜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镜 湖区国民 经济 和社会 发 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 划 纲 要序 言“十三五” 时 期是我国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 伟蓝图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也是芜湖市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的攻坚时期,更是镜湖区全力打造“四最 ”镜湖,实现中心城区有 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国家重大规划为依据,以安徽省和芜湖市“十三五” 规划纲要为指导,提出我区“十三五 ”期间经济 社会发展的奋 斗目标、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是指导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2、第一篇 发展基础与环境第一章 镜湖区“十二五”发展成就“十 二 五 ”以 来 ,面 对 国 际 经 济 深 刻 调 整 、国 内 经 济 发 展 “三 期叠 加 ”的 影 响 ,在 市 委 、市 政 府 正 确 领 导 下 ,区 委 、区 政 府 带 领 全 区人 民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八 大 和 十 八 届 三 中 、四 中 、五 中 全 会 精 神 ,主 动 适 应 新 常 态 、引 领 新 常 态 ,充 分 把 握 发 展 机 遇 ,解 放 思 想 ,开- 2 -拓 创 新 ,攻 坚 克 难 ,区 域 影 响 进 一 步 增 强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位 居 全 省

3、城 区 前 列 ,城 市 面 貌 焕 然 一 新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不 断 完 善 ,人 民 生 活水 平 显 著 提 升 ,各 项 社 会 事 业 全 面 进 步 ,社 会 保 持 和 谐 稳 定 ,为 我区 “十 三 五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奠 定 了 较 好 的 基 础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 216.7 亿元增加到 398 亿元,增长 0.8 倍。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1085 亿元,是“十一五” 累 计投资的 2.3 倍。财政收入由 24.5 亿元增加到 44.4亿元,增长 0.8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37.5 亿元增加到 239亿元,增长 0.

4、7 倍。居民人均收入达 33027 元,增长 0.8 倍。累计利用外资 6.5 亿美元。图 1:“十二五”镜湖区经济保持平稳高速增长数 据 来 源 : 2011-2014 年 数 据 来 自 芜 湖 市 历 年 统 计 年 鉴 , 2015 年 数 据 来 自 镜 湖 区 统 计 局 。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 3 -重超 83%,占全市近 50%。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 个。引进约 300 支基金,全区类金融机构达 307 家,实际到位资金 560亿元。引进独立法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492 家,全区总部企业近60 家。雨耕山酒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市文化产业新标杆

5、,全区在建、拟建文化产业园区 10 个,总投资 120 亿元。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区电商企业达 182 家、从业人员近 2 万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完 成 征 收 项 目 111 个 ,共 计 2.4 万 户 298.7万 平 方 米 。建 设 保 障 性 住 房 6 万 余 套 近 600 万 平 方 米 ,基 本 解 决全 区 征 收 户 及 低 收 入 家 庭 住 房 困 难 问 题 。芜 湖 新 火 车 站 建 成 启 用 。新 建 改 造 道 路 38 条 ,改 造 老 旧 小 区 140 个 。建 成 街 头 游 园 和 绿 化景 观 48 处 ,新 增 绿 化 面 积

6、 120 万 平 方 米 。完 成 主 城 区 48 平 方 公里 景 观 亮 化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坚持民主和法制共同推进,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城区,蝉联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优化城市管理,切实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荣获全省首届文明城区称号,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公共服务全面加强。义 务 教 育 就 学 实 现 全 免 费 ,成 立 教 育 集团 6 个 ,开 办 分 校 2 所 ,建 设 校 园 标 准 化 学 校 25 所 ,新 建 和 改 扩建

7、 校 园 13 所 ,新 增 公 建 民 营 幼 儿 园 5 所 。继 续 推 进 医 疗 卫 生 基 础设 施 建 设 ,完 善 卫 生 应 急 保 障 体 系 ,荣 获 国 家 级 慢 性 病 综 合 防 控 示- 4 -范 区 、省 级 计 划 生 育 优 质 服 务 先 进 区 、省 级 卫 生 应 急 综 合 示 范 区 称号 。建 成 2.5 万 平 方 米 的 文 体 活 动 中 心 ,蝉 联 中 国 民 间 文 化 之 乡 、荣 获 全 国 全 民 健 身 先 进 集 体 等 称 号 。创 业 富 民 工 作 深 入 推 进 ,新 增创 业 企 业 6958 户 ,新 增 个

8、体 工 商 户 20128 户 ,新 建 创 业 孵 化 基 地10 所 ,累 计 新 增 就 业 7 万 人 ,城 镇 登 记 口 失 业 率 控 制 在 3.8%以 内 。第二章 镜湖区“十三五”发展环境一、“十三五 ”发展环境“十三五” 时 期国际国内 环境发生了深刻 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在新常态下,我

9、国面临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民生福祉提升的多重任务。从全省看,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从全市看,芜湖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开始进入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基本实现- 5 -现代化的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跨江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开放合作进入全新发展期,深化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社会治理进入协同治理期。二、“十三五 ”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我区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创新发展和突破带来重

10、要机遇。1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我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随着“一带一路” 、长 江经济带 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叠加效应的显现,将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加快人员和资金等要素流动,推动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向沿江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芜湖市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城市,有利于我区完善核心城区功能,提升主城区品质,吸引省内人口回流,强化资源集聚效应,成为带动区域创新、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2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国 家 加 快 转 变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实 施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服 务 业 行 动 、大

11、 众 创 业 万 众 创 新 、“互 联 网 +”行 动 计 划 、大 力 发 展 旅 游 业 等 措 施 ,省 委 省 政 府 提 出 “调转 促 ”行 动 计 划 ,为 我 区 发 展 带 来 机 遇 ,有 利 于 推 动 生 产 性 服 务 业向 专 业 化 和 价 值 链 高 端 延 伸 ,有 利 于 推 动 生 活 性 服 务 业 向 精 细 和高 品 质 转 变 ,有 利 于 推 动 制 造 业 向 生 产 服 务 型 转 变 。- 6 -3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为我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受 国 家大 力 推 进 新 型 城 镇 化 建 设 、安 徽 省 作 为 全 国 省 级 新 型

12、城 镇 化 试 点单 位 、芜 湖 市 实 施 跨 江 发 展 战 略 和 推 动 城 市 能 级 提 升 等 多 种 利 好政 策 环 境 提 振 ,我 区 城 市 载 体 升 级 迎 来 了 机 遇 。我 区 要 充 分 发 挥 芜湖 市 战 略 新 兴 产 业 加 快 发 展 的 良 好 基 础 ,利 用 城 市 滨 江 临 水 、资 源环 境 承 载 能 力 较 强 等 有 利 条 件 ,完 善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强 化 城 市更 新 ,推 动 城 区 发 展 显 著 提 质 升 级 。专栏 1:芜湖市对皖江地区人口和要素具有较强吸引力虽然安徽省是人口流出大省,但是芜湖

13、市作为皖江城市群的龙头,在对安徽省内流动人口集聚上有一定优势。根据 2009 年和 2014 年安徽省抽样调查,芜湖市是少数实现省内流动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在 2014 年净流入人口占抽样全部省内流动人口总数的 10.11%,比 2009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仅次于合肥,高于第三位的淮北市 9.6 个百分点左右。图 2:安徽省各市吸引省内人口净流入比重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5- 7 -从人口流入区域构成来看,2014 年,来自皖江城市带流入人口占芜湖市吸纳省内人口流入总数的 68%,表明芜湖市所吸引的省内人口,主要来自皖江地区。同时,2014 年皖江地区向省内其他城市流出人口占全

14、省流出人口总数的 46%,成为省内人口流动的主要来源地。因此,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大对皖江地区的辐射力度,提升对区域人口和资源的集聚能力,对芜湖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 3:芜湖市省内人口净流入来源地(2014 年)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5图 4:芜湖市流出人口在省内分布(2014 年)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5图 5:2014 年芜湖市接收高校毕业生结构0.88%8.35% 42.29% 48.48%博 士 硕 士 本 科 专 科 及 以 下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单 位 : 人数据来源:2014 年度芜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

15、发展统计公报 。- 8 -4居民消费升级为我区产业发展带来机遇。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能力逐步升级,消费在多个地区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我区作为皖江区域商贸、文化中心,具有较好的商业、文化和休闲旅游产业基础,在芜湖市大力打造“欢乐城市 ”的背景下,具有 发展旅游导 入消费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 互联 网+”和“ 文化 +”,提升我区商 业、餐饮、休闲旅游产业,拓展新兴生活服务业,具有广阔前景。三、“十三五 ”面临的挑战1经济支撑动力不足。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我区经济支撑动力不足的问题显现,房地产市场下行明显影响财政收入。由于缺少优质项目和优质税源,面临财政收入后劲不

16、足、偿债能力降低的挑战。受电子商务及周边区域商业综合体供给增芜湖市具有相对优良的城市氛围,有利于集聚要素,提升人口吸引力。其中,芜湖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总额和城区社会消费总额占皖江城市带比重明显高于社会消费总额所占比重,表明芜湖市成规模的商业设施具有一定优势。此外,芜湖市在皖江城市带存贷比指标较低,金融业发展相对基础较好。图 6:皖江城市带各市商业指标占全地区比重- 9 -多的冲击,城区实体商业经营压力增加。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区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结构不优、档次不高、创新不强,区域影响力有待提升,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弱,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主城区的产业体系亟待发展、充

17、实与创新。3发展空间矛盾突出。主城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发展与投资缺少承载空间,投资建设成本较高。受区域发展基础和历史因素影响,城区东西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待增强。4城市改造任务繁重。棚户区、老旧住宅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滞后薄弱,改造任务较重。在房地产下行趋势下,土地出让和功能置换渠道不畅,棚户区征收改造对财政和债务形成较大压力。5吸引优质要素不足。城市品质提升相对滞后,知名度和美誉度不足,对人才和各种优质要素的吸引力有限,人力成本较高,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人才和其他要素不足、不优的制约。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第三章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18、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10 -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 实施人才强区、三产兴区、文化立区、统筹发展“四大战略” ,全力打造新型现代产业、新型城市建管、新型社会治理、新型公共服务、新型党建工作“五大体系 ”,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镜湖区建设成全省人居环境最美、经济实力最强、社会秩序最好、百姓受益最多的“四最” 镜湖。第四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实施人才强区、三产兴区、文化立区、统筹发展“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五型经济” ,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皖江地区核心城区示范区。一、发展战略1人才强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的理念,以人才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着力集聚优秀企业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高端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和用好外地人才,大力培养本土高级管理人才和青年人才。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宽松氛围,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在芜湖市领先、在长江流域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中心。2三产兴区。发挥我区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重要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