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453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清明英译文的主位结构分析摘要:作为体现语篇功能的重要手段, 主位在语篇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主位理论为框架,以古诗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清明英译文本的主述位结构, 以此说明主述位理论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为诗歌翻译提供理论框架,很好地指导诗歌翻译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主位理论;诗歌翻译;清明 1.引言 著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七言绝句。此诗有多种英译本,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英译本。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主述位理论对杜牧的清明一诗的译文进行功能分析,看译者怎样通过语言结构的组合来更清晰明确地传递源语语篇的含义。 2.

2、主位结构 主述位概念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 Malhesius(1928)提出,他发现句子不同的成分在语言交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位于句首的成分则充当论述的起点。这类起点成分称为主位,只含有已知信息,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其他成分被称为述位,是新信息,是交际重点所在。主位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之分,由主语充当主位是无标记主位,由其他成分(如状语,补语)充当主位为标记主位(黄国文 2003) 。2Halliday(1994)区分了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他认为,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没有内部结构,不可以进一步分析,而后者则有内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

3、话题主位。而句项主位不能和单项主位及复项主位并列。 因此通过研究主述位结构可以更好地研究英译诗歌的信息分布、句子的照应和过渡,从而更好地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其含义。 3.清明的解读及英译文本 唐代杜牧的清明是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绵绵不绝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哀伤情绪。在清明这个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的节气,却有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中凄切,偏又逢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便更加凄迷纷乱。对于这首充满诗意的唐诗,不同的译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试以

4、孙译(孙大雨 1997)译文为语料,运用主述位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 3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 point to afar

5、and say. 4.清明及英译文的主位分析 4.1 清明源语语篇的主位分析 清明源语语篇的四个小句可以划分为主位和述位,表 1 是对此诗的主述位分析。 清明的每个小句都有各自的主位,即信息起点。其中,第一,二,四小句都是由名词短语充当主位,第三句是由动词短语充当主位。第一小句的主位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清明时节” ,与题目相呼应,充当小句的时间状语,为标记主位,同时“雨纷纷”也点明了事件发生的背景。第二句“街上行人”点明事件发生的人物,充当小句的主语,为无标记主位,同时也是整首诗的主题。 “欲断魂”则点明此诗思乡悲楚的基调。第三句的仍是围绕“行人”或作者的行为进行描述,欲饮酒消愁或心存希冀,欲

6、饮酒作乐,体现事件发展的过程。第四句的“牧童”既是小句的主位,也是主语,为典型的无标记主位,此句为前一句的引申,仅以一句答语为全诗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4.2清明英译文的主位分析 下文将运用主述位理论对清明英译文进行逐句分析。 第一句:孙译文本采用表示环境意义的的时间短语“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充当主位。这与源语文本的“清4明时节”作主位是一致的。源语文本将清明时节作主位是为了点明并突出诗文的背景主题,奠定整首诗的凄切基调,在这里,孙译文本在形式与意义上都做到了与原文本的对等。 第二句:位“Pedestrians on country

7、-side ways”体现出源文本“街上行人”的寓意。为突出此诗的主题,此处“行人”不仅只来往路人,更是指独在异乡漂泊的游子。 第三句:在原诗中第三句是以动词短语“借问”充当主位,将问话者与被问话人寓意其中,并未指明问话者是“街上行人”还是作者本人,所以在此句的翻译中译者避免了问话人的身份,而是直接以问话形式出现。同时译者又考虑到了信息中心的问题,原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 ,信息中心是“有” ,译者以“found”一词结尾,尽量做到形式和意义上与原诗对等。 第四句:译者用名词短语充当小句主位,在小句中做主语,属于无标记主位,也是单项主位。诗歌于其他问题的翻译不同,小句成分的安置有时要考虑关键词

8、的放置及要考虑“音美” (如尾韵) ,在此句翻译中,译者考虑到将“遥指”一词突出,将“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位置提前,将“point to afar”放置在一起,并在句尾考虑到“音美” ,将“say”置于句尾,与尾韵/ei/押韵,虽未破坏诗中意境,但是稍显累赘。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看出:源语语篇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楚的诗篇,这就少不了地点、时间、场景等因素。5孙译文本采用表示环境成分的时间短语充当标记主位,为小句提供背景和取得对照效果,从而抓住了送别场景的描写,更好地传达了源语语篇的离愁。同时译者在表达源语意境的同时注重“

9、音美” ,采用押韵的方式,能够更好表达文章意境。从忠实于源语语篇角度看,通过主位结构比较分析,孙译也很接近原文主位结构,因此很好地传递了原文信息。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Mathesius, V. 1928. On Linguistic Characterology with illustrations from modern English A. In J. Vachek (ed.). 1964. A Prague School Reader in Linguistics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3黄国文,2003,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看清明的几种译文A。见钱军(编) , 语言学:中国与世界同步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孙大雨(译) ,1997, 古诗文英译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