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青鱼滩村位于山东省荣成市中部最东端,是一个北靠爱莲湾、南临桑沟湾的小渔村,有着 400 多年的渔家文化历史,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青鱼滩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通过不断探索,闯出了一条“村企合并、以企带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成功打造了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渔村。 目前村属企业达 20 多家,涉及海水育苗与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锻压制造、房地产开发、港航运输等十多个行业,总资产达 19 亿多元,2013 年实现总收入 15 亿多元。一个很普通的小渔村是靠什么发展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带着诸多类
2、似问题,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荣成市青鱼滩村村支部书记李长青进行了专访。 现代企业文化:青鱼滩村依靠科学发展观,闯出的“村企合并、以企带村”建设新农村道路,具体做法有哪些? 李长青: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放大资源优势,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青鱼滩村实行村企合一的集团化经营模式,上世纪 90 年代前,当时海洋资源丰富,企业走的是粗放型发展道路,依靠扩大捕捞量实现效益增长。进入 90 年代后,随着海洋资源的日趋枯竭,我们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及时确立了“科技兴海、以养兴渔”的战略转型,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通过实施“产学研”联合,2我们与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
3、等紧密合作,大幅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培养起了一支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化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先后成立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对牡蛎、牙鲆鱼、扇贝、鲍鱼、海带等进行了品种改良,并且研究推广了工厂化养殖、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以鲜海带为原料的藻化工技术等多项新型技术,先后承担实施了 16 个国家海洋“863 计划”项目、1 个国家“973计划”项目和 4 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海珍品育苗和养殖基地,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海水健康养
4、殖示范区、国家皱纹盘鲍良种场、山东省首批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二是促进充分就业,强化社会保障,让每一名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利用产业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地就业,目前青鱼滩社区居民就业率达到 100%,人均纯收入高于荣成市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复制成功经验,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的民众,自 1992 年开始,率先响应上级“以强带弱”的号召,将周边的樊家庄、罗山寨等 8 个欠发达自然村纳入了统筹发展体系,实行一体化经营,直接受益群众达 870 多户、2100 余人,并且为村里的 1200 多名闲散劳动力全部安排了适当的就业岗位。 三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让新
5、农村建设贴近百姓生活。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我们把构建环境友好型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在旧村改造方面,按照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3整个社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划分为农业、工业、加工、养殖、商贸服务、居住六个功能区,并且实行了高标准、规范化的开发建设。目前居民小区建设规模达到 20 万平方米,全部实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已有 1500 多户村民和职工住进了整洁干净的居民楼。居民和职工住房均享受优惠政策,90 多平方米的楼房,只需交纳 4 万元就可以入住。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加大社区公共事业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 3000 多万元建起
6、了 3.5 万伏变电站、自来水厂、学校、医院、商贸市场、休闲广场等设施;社区内统一放置垃圾箱,并安排专人每天清理。在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花种草活动,组织园林队伍、发动社区群众,每年植树3 万株以上,所有适宜植树种草的山滩路旁,已全部绿化美化,村域植被覆盖率达到 43%以上。 现代企业文化:“村企合并、以企带村”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长青: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通过科技注入,发展步入了新的快车道,顺利建起了 4 万水体的海水养殖良种培育基地、1.6 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年培育鲍、刺参、扇贝、海带、牙鲆等优良苗种 20 多亿株(粒、头) ,海产品年产量 5 万
7、多吨,加工海产品 2万多吨。所有养殖产品全部通过了绿色或无公害质量认证。在巩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同时,依托渔业资本积极向现代加工制造业转型,投资 3亿多元对下属的威海锻压有限公司进行了改扩建,使企业由精加工系列锻件年生产能力由 2 万吨提高到 4 万吨,成为胶东地区最大的自由锻生产企业。同时,发展了房地产、港航运输、矿泉饮品等产业,成为大型4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近 20 亿元。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渔民转产和农民就业。通过现代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大范围推广,绝大多数传统渔民已经由从事近海捕捞转变为从事滩涂和工厂化养殖,养殖品种包括各类海藻、经
8、济鱼、贝类等等,由以往的靠天吃饭,变为靠科技吃饭,较好规避了海上恶劣环境对渔民的威胁,增强了渔业生产的可控制性,收入更加稳定,并且持续提高。近 10 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两番,群众人均收入翻了三番,达到 5 万多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社区面貌大为改观。通过新农村建设,群众普遍感觉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低矮的平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人均居住面积是从前的 3 倍。现在全部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和集体暖气、都用上了自来水,路灯明亮、休闲健身设施齐全,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广场舞、健身操四季不断,夜晚已经成为村民们健身娱乐的黄金时间,现在医疗、购物不出社区都能解决。 现代企业文化:青鱼滩
9、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有哪些特色? 李长青:首先是完善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聘请了专门机构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对社区进行了功能分区,实现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科学布局、合理利用。按照城镇化标准,建设了自来水厂、供暖、供气、商贸市场、购物超市、文体娱乐广场、城镇化标准的社区公路等公共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农村社区变成了宜居城镇,农民5与市民的生活质量差距不断缩小。 其次是完善社会保障,实现老有所养。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居民社会保障,初步构建了职工养老保险、单位退休保障、居民养老金、困难补助以及医疗保障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使每位村
10、民都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解除了后顾之忧。 第三是实行集中居住,推进规模经营。对社区旧村改造和被兼并村的农民,统一实行集中居住,搬迁进社区中心综合楼。针对一直以来困扰村民的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专门成立了一支 50 多人的绿化保洁队伍,投入 200 多万元,购置了园林绿化、垃圾清运等设备,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地埋式垃圾箱等基础设施,生产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让社区居民始终都在优美卫生的环境里舒心居住,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社区、威海市绿色社区。 四是发展社区文化,倡导社会新风。按照人性化管理的原则,重新修订了居民管理规定,大到防火防盗、邻里关系处理,小到垃圾倾倒、宠物饲养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规
11、范,有效地的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和谐。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还设立了社区农民网校、图书室等开放型文化活动场所,先后被评为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山东省文明社区、山东省科普示范村、威海市文化大院和威海市绿色社区等。 现代企业文化:青鱼滩村今后的发展重点有哪些? 李长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因此我们决心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6“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目标,认真总结经验、发掘不足、创新发展,继续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 坚持渔农结合,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现代海水育苗,努力使良种覆盖率由目前
12、的 90%左右提高到 100%,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全国海水养殖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创造前提条件。在生态养殖业发展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养殖模式,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扩大海洋牧场规模,建设人工鱼礁群,形成藻、贝、鱼和筏式养殖、网箱养殖、海底增殖相结合的立体养殖格局,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在海洋产品精深加工上,把开发高附加值加工产品作为努力方向,通过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利用丰富的藻类和贝类产品资源,采用催化、酶解、发酵等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岩藻多糖、海藻纤维、活性多肽、低钠型天然复合海鲜食品配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13、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能力。 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落实富农安农措施。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村民,全部量才使用、安排工作,鼓励村民围绕集体企业开展配套服务,支持有能力的村民自主创业,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另一方面,继续以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滨海景观资源和区位优势条件,促进住宅与景观资源的整体统一,采用通风、采光、新能源有效利用等新手段,开发建设更多经济节能、功能齐全、新颖美观的农村社区住宅,建设低碳节能生态渔村,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7丰富农村文化,着力提高渔民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民群众意愿,积极增加各类娱乐、休闲、购物等基础设施,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完善和发展。加强社区文化的管理和引导,设立专门的机构人员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经常性地组织居民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富农政策,弘扬敬老爱幼、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责任编辑: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