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低碳经济下的上市公司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1-000-02 摘 要 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平衡的重要性。环境成本为有偿使用资源提供了一条量化的途径。在低碳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亟待发展与完善。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从编制形式、内容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完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成本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
2、书指出:要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通过研究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披露,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提出使企业环境成本更加完善与丰富,建立可行的企业环境成本披露制度,对企业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善等起到关键作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环境会计是通过披露环境信息,将环境成本列入企业成本,落实企业的环境责任,引导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保护活动结合起来,兼2顾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报告的先行者不是本国公司,而是一些跨国公司
3、,比如壳牌石油、爱普生等,后来才有中国公司陆续跟进,如宝钢、中石油、中石化等。近年来,由于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要求申报上市的公司必须实行环境审计,对外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开始尝试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然而,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造成企业在披露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时不能真正反映真实性。主要表现在: 1.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虽然我国早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与法规,如环境保护法 ,也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但覆盖面不够全面、完整。 2.货币形式占主要部分。如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绿化费、环保投资等。而像 ISO
4、 认证、政策影响等非货币性披露较少,也难以衡量。非货币形式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 ISO 等环境相关认证,政策影响等很难用量化指标加以描述的项目未准确披露。 3.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我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方面,而对于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收益等内容,还少有企业能够单独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反映。 4.企业进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在全球低碳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情况不容乐观。3二、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2003 年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对超排、重度污染的企业环境信
5、息披露的内容做了规范。但目前我国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方式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如此也导致信息披露的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信息使用者在理解时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比性。因此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的规范化是必须的。可以采用的方法为: 1.单独编制环境报告书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因环境成本的披露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披露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如在会计主体、披露范围、披露内容、披露标准等方面,如果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容易让企业避重就轻,含糊其辞。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编制环境报告的披露方式,企业单独编制环境报告来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以便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们直接了解企业环境管理的理念、方法
6、与绩效,并且使环境报告与财务报告共同组成企业年度报告的内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绩效(如环境投资、污染排放、资源消耗、环境友好产品的研发等) 、环境会计体系、环境审计等方面的内容的环境信息都应当在环境报告中做适当的披露。 2.环境报告书新格式 参考 2011 年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企业环境报告书应分为六大部分: (1)高层致辞。包括企业对全球或地区环境问题、企业开展环境经营的必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环境方针及发展战略以及结4合行业特点阐述企业开展环境经营的主要途径及目标。 (2)企业概况及编制说明。说明企业的基本概况,管理框架以及相关政策。便于报告使用者了解编制方法,提高企业
7、环境报告书的准确性、真实性。 (3)环保管理状况。从环境管理体制及措施方面说明企业内部环境经营项目的投资、负债、以及运转流程,包括环保相关的教育支出等。从环境信息公开及交流情况方面说明企业外部公开情况与评价。 (4)环保目标。这部分企业要分析目前环境项目的适当性、充分性。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企业自身行业特点以及企业发展目标,为企业定下远、近期的环保目标。并对上一年度环保目标的实行情况,即环境成本进行量化说明,使之能被社会所了解。 (5)降低环境负荷的措施和绩效。西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企业在报表附注中仅以文字说明的形式定性分析和披露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一方面无法
8、直观表明,甚至有些许抽象难懂。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含糊其辞的机会,导致其内容的真实性出现问题。我国企业在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时,应当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定量地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直观地了解,包括环境成本变动情况。货币性指标包括环境控制效率、环境行为效率和 经济生态效率。通过指标的比较对环保措施进行自我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是属于内部评价,企业也应该进行外部评价,如企业审计一般,由专业人员、机构对措施绩效进行评价,提高其环境报告的可信度。 5(6)与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对与消费者、员工、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做一定的说明。 3.逐步完善与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 17 条和第 31 条指出,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 68 条提出,上市公司应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公司的环境责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 2003 年 9 月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明确了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污染物排放总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守法、环境管理等,企业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资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企业环境的关注程度、下一年度的环境保护目标、当年致力于社区环境改善的主要活动、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等环境信息;中国证监会 1997 年发布的“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
10、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的通知”和1999 年发布的“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修订) 的通知”中对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企业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等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了规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相比,我国法规在内容以及在发布时机上都属于落后阶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着手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立法工作,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逐步摸索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指南。对必须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企业以及披露内容做出相关规定,借以规范企业对环境成本6信息的披露。与 2006 年财政部相继发布的 38 个具
11、体会计准则一样,我国可以考虑制订环境会计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披露行为有法可依,并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 4.逐渐扩大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范围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一些重度污染的企业,对于一些较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并不高,甚至是无要求。实际上,有些企业由于监管范围的漏洞,有恃无恐,反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更严重。因此应逐步扩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范围,统一规范、监督、管理。 三、结论 中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态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
12、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契合了低碳的主题,同时对经济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成本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低碳经济的提出则在 2003 年,它的提出,使世界达成了共识,环境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并且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实践丰富了环境成本理论,使其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低碳的实践,同时也是环境成本会计自身变革和完善的重要过程。 要推行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法制护航、企7业主动。借鉴国外的制度内容,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修订我国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范环境会计的核
13、算及报告形式,从而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监督与指导,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控制经济成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支出等,践行低碳经济。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指标的刚性约束,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知情权的要求也就越发强烈;而通过这些环境信息的披露,公众能够更好地判别出企业发展的前景、存在的风险、潜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对社会是否存在着“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这些恰恰是其投资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动披露这些信息,就是满足了公众对于投资对象本应有的知情权。 参考文献 1 熊焰.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F.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 2 杨莉,谭妙.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F.大众商务.2009 年 3 期. 3 牛海霞.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企业导报 上半月,2009 年第 9 期. 4 袁广达.环境会计与管理路径研究 X.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6:105-113. 5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http:/ 6 肖序.环境会计制度构建问题研究X.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8版社,2010,5: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