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7058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几点看法校企合作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和私营企业遍地开花,高等教育水平更是不断提高,企业作为科技产品的生产者,与作为科技研发主力的高校之间,天然地存在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协作的关系,尤其是在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成为时代大潮的今天,这种关系更为紧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国企人事工作的经历,谈一下对于校企合作的几点看法。 一、校企合作的必然性 从合作共赢的角度来看,企业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拥有科技实力,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做出科学的决策。而高校作为一个天然的智能库

2、,在科技研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企业有自己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在技术前沿信息获取和多学科信息交叉方面,与高校尤其是国内外顶尖高校相比,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同时,作为以育人和科技创新为主的高校,也需要和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企业有为高校学生开辟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机会的责任和义务。从长远来看,企业效益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效益,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方面,企业与高校一道,成为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两大载体。2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这项重任,这也是企业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当下校企

3、合作的两点误区 1.校企合作中的“校”不仅是指高职院校,还包括综合性高等院校。一方面,这反映了以往我国高校人才教育侧重于精英培养的现实状况,认为工人只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利”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管理型人才和高科技研发人才。多年来,这种理解不仅很多高校持有,企业和社会人士也都基本默认。这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关,一直以来,高职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占到的比重并不是很大,我们更偏重的是大学教育,而大学教育在大众的观念里是一种精英教育。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因为,高等综合类院校偏重于理论性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其成果不能很快的转变为社会生产力,距离和本单位产品技术直接提高还

4、有一定的距离,直接对接有一定的难度;而与之相对应的高职类院校偏重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在研究上也以实操色彩浓厚的技术研发为主,与之合作,不管是从直接的技术创新,还是从短期的人才引进方面,企业都可以立刻获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企业,未来的世界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复杂。首先,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的企业,还有势头凶猛的大型跨国企业或者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因素。其次,现代化的企业,不再是隔行如3隔山的单一专业技术发展模式,单靠一个专业的技术不足以实现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我们的企

5、业越来越多地需要不同行业、专业的人进行团队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在具体学科和科研人员方面,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有所调整和变化。这种调整和变化,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讲,从财力和前瞻性视野方面,都是很难应对的。而高校有这种能力,不仅可以方便的实现多学科科研人员的协调与协作,而且具有跨学科的、全面的知识和视野。 2.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企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多年来,校企合作开展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一提校企合作,很多企业管理者就感到头疼,校企合作成为了企业的一项负担。很多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企业在为社会做福利。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校企合作模式过于单一,思路没有放开。 在合作模式上,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

6、,一谈到校企合作,我们以往想到的都是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企业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并负担相应的经济费用,这是校企合作给予企业管理者和高校的直观印象,因此,才有了校企合作只是企业尽社会责任的一件事的印象。但是,这种印象只是校企合作的表面形式,是浅层次的。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应该把校企合作的模式更加丰富起来。校企合作,不仅是单向的高校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还包括企业技术和领导人才定期到高校接受相关专业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到企业开设专题报告和讲座。此外,企业还可以4根据本单位所在行业的要求,设立专项科研攻关课题,对高校招标,从另一个方面提高

7、自主研发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整合高校智库的资源,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力,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企业应对瞬息万变商界形势的能力,解决企业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短板。 三、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1.企业作为高校师生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同时,专家分析指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因此,企业在国家职业教育方面,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企业履行这一责任的主要形式。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不只

8、是对学生培养有利,对企业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尤其是在企业人才引进方面,更是发挥着突出作用。 2.高校作为企业技术骨干和领导队伍的培训基地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知识成了社会的主要财富,信息/知识流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情报源成了新的权力源。反映在企业经济竞争上,成败取决于谁享有信息源优势。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为主的机构,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信息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与高校保持充分的联系。而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定期派送技术骨干和领导骨干到高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让他们在业务水平和知识能力上及时充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5利于不败之地。 同时,

9、高校教育理念近年来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人才培养的群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在校学生,而是延伸到了社会人员,开始注重社会教育,其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的设立就是这一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 3.高校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延伸部门 高校有着巨大的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一点是任何企业所不能比拟的。原因在于,高校一直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而且学科分布广泛,有能力和条件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这是企业很难做到的。因此,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不仅要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还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而后者是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利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设立专项课题,招标高校进行攻关。这样,不仅企业能够有机会保持同行业技术领先,而且高校也可以获得可观的科研经费,有助于人才进一步培养,二者实现双赢。 总之,以高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是学校和企业两者不断进行深入探索和尝试的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重要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新文:校企合作如何真正“水乳交融” , 人民日报 ,2010年 5 月 14 日 2欧特克公司总裁:校企合作与创新教育,新浪教育,2010 年 5月 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