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摘要:近年来,我国财政供养人口的快速膨胀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优化财政部门结构,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减轻财政负担。本文对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诱发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现状 原因 解决措施 所谓的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是指财政供养系数或者是财政供养率,是政府财政供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反映政府机关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科学的优化,而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人员支出消耗巨大,严重阻碍了经济产出结构的优化,
2、由于财政供养人员的规模和各级政府的设置密切相关,因此改革起来较为困难。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推动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但是在公众眼里,这些改革的效果成效并不明显,政府人员冗杂的问题仍然未能解决,现阶段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旧是如何科学的对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进行控制。纵观世界上各个国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控制都是政府管理的重点之一,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规模、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供养人员规模一般不低于 1%,为了满足政府管理需求,公务员规模甚至可以达到 2%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控制在
3、1%左右是有必要2和可行的。本文对现阶段我国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公务员数量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现状 (一)财政人员数量巨大 目前,虽然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不断的推进,各级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同时采用内部提前退休方式,逐步的分流了一部分冗杂的政府人员,但是由于政府机关的人员裁减大部分被分流到了企事业单位,这样虽然行政编制减少,但企事业编制却连年增加,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财政供养人口的数量,仅仅是改变了供养人员的身份而已。同时,国家连年的进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数,每年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
4、人数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严重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供养人数过于庞大,致使政府财政无法得到保障 财政供养人数的增加,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财政资金很大一部分需要供给公务人员,因此基础设施、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的建设得不到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快速增长,除了不断加大税收外,甚至还要大量举债,这些都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债务风险也逐渐加大。如果数量庞大的政府供养人员生活得不到保障,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薪养人,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负担。拖欠公职人员工资时有发生,影响力正常的公务和
5、事业活动效率。此外拖欠社会保障方面的费用,也会引起社会对国3家和政府的不满,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大的社会动荡,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三)财政无法发挥监管调控的作用 由于财政供养人数众多,财政监管调控不利加重了财政负担。例如工资统发,在实行统发之前,财政供养经费单位的增加人数由编制、认识部门进行审批,而承担重要职责的财政部门却只能照单全收,根本没有对各个单位新增人数进行有效的监管,财政部门的职能被严重的弱化。同时,在实行统一发放工资之后,一些用人单位和审批单位没有考虑到财政部门的负担,认为是只要符合自己规定的人员就招进来,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府部门人员失控,年底经费不足还要追加
6、财政资金补贴。各个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监管,人事变动随意性较大,致使财政部门不能有效的实施其财政监管职能。 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经济改革的方式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的经济改革一直是处在摸索中前进,并没有借鉴苏联的改革模式,而是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经济改革模式。经济改革历时较长,在新旧机制交替的时期,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生的市场经济模式共存共生,这样就导致了原先的政府部门虽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但却不能舍弃,而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不得不引进一些具有新职能的政府部门,机构的设置重叠率增大,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也逐渐增多。此外,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
7、能还存在着“错位”的现象,一方面政府部门直接的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4和人事安排中,很大的取代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在职能上有所交叉,机构重复率较低,造成财政供养人员冗杂。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政府必须要扩张人员对公共生活、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管理。我国已经处于人口的高峰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也具有客观性;科教兴国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事相关工作的政府供养人员
8、增加也是必然。但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存在着盲目扩张,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盲目扩招,造成财政供养人员冗杂。 三、控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人员精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控制原则就是要根据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量的大小来确定。第一,要严格的控制政府机构的重合,将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精简一部分人员;第二,要严格控制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招收人数,对人员招收标准进行严格规定,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规定;第三就是要对各行政及事业单位、领导指数和人员
9、编制的设置标准、范围和数额进行立法,实现政府机构人员设置的法定化,严格人5员审核程序。 (二)建立绩效预算编制模式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以“养人”为依据的预算编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由财政统一发放,如果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量越多,那么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预算也就越多,造成大量财政资金的浪费。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由原来的“养人”变为以“办事”为依据的预算编制模式,也就是采取绩效预算和零基础预算。所谓的零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是根据项目的对象,不考虑政府部门的基数大小;而绩效预算的编制方法则是将财政拨款和政府部门劳务挂钩,按照绩效来核算预算支出,进一步的
10、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机构精简的行政效率。 (三)严格控制新增机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随着政府机构设置的不断优化,政府管理得到了优化,但是政府管理机构不应该太过细化,否则容易造成政府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凡是政府职能转变造成的机构变化,必须受到机构总量的限制,做到机构的更替有序。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办公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以压缩在岗人员数量,特别是控制财政供养人数的继续增加。坚决打击有些部门私设机构倒逼财政供养的现象,完善政府机构的人员招收和资金使用的规章制度,防止财政供养人员的继续增加和反弹,减少不必要的政府财政支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庞大,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改革方式和缺乏科学的财6政支出政策,因此,必须完善政府职能改革,精简财政供养人口数量,设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模式,严控新增机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控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减轻政府财务负担。 参考文献: 1郧彦辉.我国财政供养人口比得变迁及其启示J.西北人口,2005 2史超.财政供养人员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3刘亮.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控制与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