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看待自贸区?专家观点集锦 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 会长保育钧: 如何解决自贸区内的套利活动是考验政府的关键点 自贸区最重要的首推金融改革。特别是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即放开最后的资本项目的兑换限制,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放开自由兑换,必然要求自贸区内实行汇率自由浮动,这样有利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价格发现。但一旦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自贸区不仅将形成贸易、投资方面的“境内关外” ,在金融层面也将真正形成“境外关外” ,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两种汇率的差价会形成资本的套利冲动,对金融系统风险管理带来更多挑战。这是考验中央政府和上海政府的关键点。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 不要对自
2、贸区的金融领域寄予过多期待 外界对于自贸区的期待不要过多地放在金融领域,而应该有更广的范围。金融只是一个服务业,当服务贸易和投资遇到什么样的金融障碍之时,我们就应该扫除什么样的障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金融改革要到位 自贸区内首重的是贸易投资,但是贸易投资离不开金融,如果金融2这方面不做改革,不做相应的跟国际接轨的推动,这个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就是一句空话。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上海自贸区谨防制度套利 对于热情追捧“改革红利”之类概念的行为,我们有必要保持一分冷静。须知,最喜欢爆炒这些概念的多数是房地产、金融等资产市场的玩家,因为他们能够身不动影不摇地从“制
3、度套利”中大发横财,所以他们特别热衷于制度的“改革” ;实体经济部门的实干者们最需要的则是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不是高频率的折腾,而一个大国的安身立命之本只能是实体经济,不是资产游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 上海自贸区应当定位于纽约型 上海的城市定位应更接近纽约类型,即一座拥有巨大经济影响力的城市,成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 。以金融中心为例,上海已有历史积累。解放前,大批外资银行就进驻上海,上海已类似于自由港形态。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金融发展起步也早,浦东陆家嘴已成为央行主要机构、国际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驻扎地。因此,上海应该像纽约那样是全方位的金融中心,
4、特别是未来要掌握商品定价话语权。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 资金流出不用怕 自贸区不是一个温室,未来在这里可能会碰到全球一流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以及财富管理公司,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说,在这里只有赢3得竞争才有生存的机会。自贸区如果执行的是 TPP 标准,那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中间,即使有资金流出中国,它们还会回来,因为中国有增长,可以赚到钱。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 上海自贸区不会取代香港 上海自贸区跟香港是有分工的,投资了上海自贸区,持有的是人民币的资产,那么怎样规避人民币的汇率?这个对冲工作可能主要是在香港,因此上海自贸区不会取代香港,反而会使香港更具竞争力。上海自贸区的特点是开放,是向外,而香港的未来增加竞争力是向内,香港必须要跟珠三角实现一个有效的整合,才能够充分分享国内经济改革成功的红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自贸区的红利是制度性红利 自贸区内涵要比保税区更丰富,现在红利不是仅仅停留在政策优惠上,更主要的是要素市场管制放开所形成的制度红利,而且期待它把中国经济带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中。最先得益的应该是金融行业,咨询、法律等服务行业的机会不断增加,当然也不排除人才集聚会带来房地产业、零售行业的繁荣。要素市场的开放所推动的上海国际大都市形成将会给中国高端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