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对房市调整.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998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慎对房市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慎对房市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慎对房市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慎对房市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慎对房市调整今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域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出现分化,在上海等热点城市仍然收紧政策力度的同时,天津等地采取有限度分区域差别化放松调整限购的政策,广州等城市则选择加大监管力度的做法。令人关注的是,由于市场对于中国房价未来走势出现较大分歧,以致宏观政策进退维谷。 客观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变化,真正能够反映其走弱的主要证据在于成交量。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 44 个主要城市统计数据,已有 34个城市房地产成交量同比下降,其中杭州下降幅度最大,为 61%,同期北上广深四家一线城市的变动幅度分别为-28%、-13%、1%和-21%。另据报道,沪深两市共有 103 家上市房地产企业披露了一季报及

2、业绩预报,合计净利润下滑 27%。这些现象的出现,容易令人产生当前房地产“库存高企,成交低迷,业绩下滑”的总体印象。 分析今年房地产市场走弱的诱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长期性因素,即潜在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由于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减少,加之世贸红利消退,再想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 9%-1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经十分困难,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房产购买力下降。其二是短期性因素,即公众信心的变化。其实,社会公众早就怀疑中国房地产价格存在泡沫。去年以来,先是有部分海外机构多次抛售内地房产,也有地产公司负责人“看空”房地产市场,再加上一些境外机构跟风炒作“楼市2崩溃论” ,一传十、十传百,以致房价只涨不

3、跌的神话终于在公众心中开始动摇。 尽管未来房地产有可能走弱,近期某一年份出现房价大跌的概率仍然微乎其微。首先,中国宏观经济保持 7%以上的增长速度应该不成问题。即使经济增速在某个时段滑出预想区间,相信中央政府也会及时出手。例如,最近国务院刚刚提出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加大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快铁路建设等措施,目的即在于确保“稳增长”得以实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仍然普遍看好中国经济,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项目甚至预测,中国将于今年超过美国而跃升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也会给房地产业带来大量投资需求。截至2013 年末,中国城镇化率 53.73%

4、,假定 2020 年城镇化率达到 60%,这意味着未来七年每年城镇化率都要增长 0.9 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至少产生一个人口在 1200 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从各国房地产业运行情况来看,即使出现房价大跌,往往也是“跌跌不休” ,而非一蹴而就。以日本为例,自 1992 年房价下跌开始,至今已经 20 多年,每年跌幅在 1%-8%;再以美国为例,其房价在 2007 年-2012 年间出现下跌,季度同比跌幅在 0.6%-6.6%。 综合而言,未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很可能进入温和下调期。为此,政府部门应当着手做好两件事情: 其一,至少应在一个时期内努力维持这一调整过程,千万不要再行制造新的房价热点,而应

5、通过中央政府顶层设计,下好房地产业均衡发3展这盘棋。虽然房地产业之于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通过房价高企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事实上,这一棋局成败的关键远不在于房地产业本身,而在于能否有效控制包括教育、医疗、经济、政治等在内的优势资源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某些一线或二线城市集中,从而引致人口大量涌入和住房刚性需求的不断强化;同时也在于能否摒弃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区建设的做法,以致在总体房价不温不火的城市也能在某些街区制造出房价“热岛” 。 其二,在房价温和下调的前提下,应将货币政策基调从“稳中趋紧”调整为“稳中有松” 。当前,由于中国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行业存在严重过剩产能,

6、经济“去产能”已经事不宜迟;为了防范系统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特别是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经济“去杠杆”也是时不我待。此外,再加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升息效应,以及与“去(房价)泡沫” 、 “去产能” 、 “去杠杆”之间形成的交互影响,如果货币政策再不适当放松,多方效应叠加,恐怕今年增长目标很难落实,反过来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温和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的关键,在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适度下调等方面。当前,货币当局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只有 1.62%,这大约低于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 1.6 个百分点。假定存款余额以 100 万亿元计算,且准备金比率为 16.5%,这相当于中国银行体系每年都要产生2640 亿元的额外成本,可谓数量惊人。在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生存发展法则的今天,这必然迫使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如将大量资金投向4信托受益权等非标资产,从而把上升的资金成本转嫁给实体经济。这对于实现“稳增长”目标而言,焉能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