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6014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收入分配理论之争与未来展望摘要:针对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问题,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本文主要从收入分配差距成因与解决思路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脉络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收入分配 根源 对策 未来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对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脉络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收入分配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一、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 关于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

2、点。 一派观点认为,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市场化或者市场化过程中,以刘国光、程恩富、吴宣恭等为代表。生产要素分配决定收入分配,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重要保障。刘国光(2010)认为“效率优先” ,忽视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差距。程恩富(2010)指出,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首要因素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动。私人资本的逐利性必然极力压低工资。吴宣恭(2010)进一步指出“私人企业主惊人收入和巨大财富与2普通劳动者收入和财产的差别”是“过度剥削的结果,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 另一派观点认为,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权力经济,以吴敬琏、张维

3、迎、李实等为代表。吴敬琏(2011)认为对初次分配造成扭曲的原因包括产权界定不清晰,地方行政垄断和寻租腐败。张维迎(2008)提出体制的不确定、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影响收入分配。李实等也持类似的观点。 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 由于对收入分配不公根源认识不同,学者们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 第一,认为单纯市场化是造成分配领域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的学者主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来解决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刘国光等人指出,仅仅从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着手,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需要从所有制结构,从财产制度上直面这一问题。所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扭转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4、,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的两个为主原则的真正落实。 第二,认为权力经济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根源的学者主张,加强市场分配机制的功能,引入竞争机制,减少政府干预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措施包括:第一,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依靠知识、技术创新和劳动效率;第二,构建更加公平的市场,深化垄断部门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对市场准入的限制,通过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继续推行全面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透明的3政府资源配置和运作机制,完善政府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第四,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简评与展望 理论界对于

5、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背后的成因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提出了促进收入公平的不同路径选择。形成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存在内在性和多面性,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需要采取多元思维和多学科综合的经济学方法分析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层次内在原因,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全方位改革举措,从根本上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最终建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目前,在理论界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平的理论界定。 国内学术界对于公平的界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第一种观点,以厉以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的均等、合理的收入差距,也包括培育一种认同感;第二种观点,以吴敬琏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公平包括机会的平等

6、和结果的平等;第三种观点,以蔡继明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公平也可称作公正,是一种对财富分配状况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反映着人们对不同的平等与效率组合好恶和取舍。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两个公平是指公平本身,即公正或正义。 “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 这两个公平是指平等,主要是指结果平等,即收入平等。 第四种观点认为,公平涉及道德、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多层次的内涵。 我国学者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公平观点。由于4大多数学者仅是从分配领域来解读,因此对于公平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公平问题并不只是存在于分配领域

7、,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同样存在,故对公平的内涵研究,应从政治、经济、伦理、社会等多方位角度去分析,分领域分层次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 (二)如何实现真正的公平? 真正的公平,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是效率和公平的和谐统一。2013 年 1 月,人民日报发表的加快收入分配改革,需要引入竞争机制的文章中提出,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分配公平。能不能靠市场化实现真正的公平?需要我们辩证地去思考。市场化改革遵循的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和优胜劣汰原则,重点强调机会均等、自愿交易和平等竞争。按照机会平等论,如果机会均等,权力正义,人们获得的报酬同他们的资源禀赋、劳动贡献相匹配,就是公

8、平的,由此引起的收入差距也是公平的。但是,在分配领域中,由于存在强资本、弱劳动倾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只能凭借自身的劳动要素获取财富,而资本要素通过多种投资方式获取更大财富,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和循环积累因果效应的存在加剧了这种收入分配差距。机会均等下的按资分配,虽然有效率,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公平。真正的效率应该是和真正的公平是一致的,因此,要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同增共进,首先要打破资源垄断、权力垄断,促进资源和权力配置的公平性,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边界,促进机会均等,权力公平,规则公平,促进包含公平因素的效率实现。其次,要加强对基本分配制度的研究。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5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分配方式,其基本原则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由于不同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由此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也存在适当的差别,这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改革用工双轨制,实现同工同酬。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上,对于财产性收入差距,要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和奢侈品消费税等。最后,继续推行全面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改革财税制度,加大再分配支付力度,增进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改善低收入者的民生的状况。

10、 2013 年 2 月,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要制定和出台收入分配改革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收入分配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将从哪里突破,将会遭遇哪些阻力,如何让政策贯彻落实到实地,从而最终达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需要理论界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 年第 21 期 2张车伟.中国 30 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工业经济,2009 年第 1 期 63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9 年第 9 期 4安体富、蒋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所占比重J. 财贸经济,2009 年第 7 期 5王小鲁.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 2010 年第 3 期 6王小鲁.阻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灰手”J.人力资源,2010年第 5 期 7刘国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J.百年潮,2010 年第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