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耐受情况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两组在残奶量、呕吐、腹胀消失及体重增长等方面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 均15mg/kg 为大剂量)而言,预防性研究:2对出生胎龄32 周的早产儿,小剂量较大剂量红霉素口服可以缩短达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的时间;治疗性研究:胎龄32 周时,大剂量红霉素较安慰剂能加快达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住院及静脉营养时间,胎龄32 周时,而且还能减少胆汁淤积相关性黄疸的发生。研究亦证实喂养困难新生
2、儿用小剂量红霉素干预后患儿胃排空显著加快,反流指数明显下降。我们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早产儿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2011 至 2012 期间笔者进修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生后立即转入住院并出现喂养困难患儿,共 60 例,男 36 例,女 24 例,胎龄 30-36 周,治疗组 30 例,平均胎龄(32.31.2)周,出生体重 1330-2550g,平均(1870140)g,对照组30 例,平均胎龄(32.41.6)周;出生体重 1380-2570g,平均(1890130)g,两组患儿均除外严重感染、颅内出
3、血、消化道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情况,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1,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 1.2 早产儿喂养困难的诊断标准 频繁呕吐,每天超过 3 次以上;奶量不增加减少持续 3d 以上;胃潴留,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1/3 或 24h 胃残余奶量超过喂养总奶量的 1/4;腹胀,排便不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如保暖、预防感染及出血、胃肠减压、灌肠通便、早期微量肠道内喂养(胃十二指肠喂养)及3静脉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口服益生菌等,治疗素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口服小剂量红霉素 3-5mg/kg,q8h 或 q12h,每天 1
4、 次,疗程 5-7 天。 1.3.2 疗效评定 观察患儿频繁呕吐、胃潴留、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观察经胃摄入量每天达到 418.4J/kg 时,即可停用静脉营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7.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组在呕吐、胃残留量、腹胀、停用静脉营养及体重增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3 讨 论 新生儿出生后由宫内营养转向经胃肠道喂养,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及疾病的影响,常常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易发生低血糖、高血钾症、高胆红素血症和氮质血症,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发生
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从而影响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早产儿由于全身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易合并多种疾病,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尤为常见。早产儿的胃酸分泌少,各种消化酶含量及活性低,缺乏分泌型 IgA,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肠黏膜渗透压高,这些生理特点使得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全胃肠外营养虽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但不利于胃肠动力成熟,且存在对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糖代谢等不良影响的问题,另外受插管技术(PICC)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在基层医院普遍推广。使用促进胃肠道动力药物可改善胃肠功能,从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但临床常用药4物如西沙泌剂、多潘立
6、酮因有副作用,应慎用。目前,红霉素已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促胃动力药物应用于临床,红霉素通过刺激胃肠神经丛中乙酰胆碱释放,促进神经丛 p 物质合成,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使患儿胃排空加快,运动增加,反流减少,消化道症状改善。同时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胃动素的分泌细胞分布于整个小肠,具有强烈刺激上消化道机械运动和电活动的作用,胃动素可完善早产儿胃肠结构和功能,红霉素通过与胃动素受体结合而促进胃肠蠕动,对全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并且对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2。国外实验证明红霉素为胃动素 MOT 拟似剂,小剂量红霉素(3mg/kg-5mg/kg)能竞争性的与胃动素 MOT 受体
7、结合而发挥作用,它可提高食道下段扩约肌张力,促进下段食管蠕动,诱导肠胃动间期复合波 III 相运动,加快胃排空。也有实验表明:红霉素不仅作用于 MOT 受体,本身也能激活 MOT 的内源性释放。当剂量 15mg/(kg?d)-30mg/(kg?d)时,则扰乱正常肠胃动间期复合波(MMC)活动,胃及小肠发生猛烈不规则收缩,致呕吐腹痛等症状。NgSC 等3研究发现低于抗菌剂量的小剂量红霉素(5mg/kg,q8h)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有更好的促胃肠动力作用。陈健平等4研究证明,不同的红霉素给药方案均有一定疗效,红霉素给药第 1 天的血药浓度低于第 5 天,不同给药方案与疗效无关。在副作用方面,红
8、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剂量下,正常的 MMC-相被打乱,胃、小肠发生强烈不规则收缩,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肠痉挛、上腹痛及腹泻等,小剂量诱发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诱导MMC-相出现,未见胃肠道反应;红霉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红霉素酯5化物可引起肝大、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脏损害,停药后多自行消退,本治疗因剂量小、疗程短,治疗前后查肝肾功未见异常,临床亦未出现肝脏损害表现。长期应用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但若短期应用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胃肠促动力药。 从以上的临床观察我们可以看出,两组患儿生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但开奶后对照组患儿反复出现呕吐、腹胀及胃潴留,治疗组较对照组胃残留量少,呕吐
9、或腹胀消失时间快,能较早停用静脉营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能较早耐受胃肠喂养、体重增长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前后查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未见肝、肾等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对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所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至今已取得较为成熟和一致的经验,其价格低廉,药源丰富,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值得普遍推广,是目前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 2 汤小园,王有成,黄艾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体重儿
10、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494. 3 Ng SC,Gomez JM,Rajadurai VS,et al.Establishing enteral feeding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feeding intoleranc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low-dose erythromyci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3,37(5):554-558. 64 陈健平,刘义.红霉素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2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