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2 摘 要: 制造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与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发展的需要,制造企业常采取赊销方式经营,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发展受阻甚至破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制造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制造企业应收账款产生原因和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应收账款 风险 对策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2、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周期更加快速,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额,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经常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但采取赊销方式就会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积压。 制造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生产周期长、合同额大、上下游企业众多、售后服务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应收账款无论从数量上、结构上都是企业资产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管理的一项资产。同时,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常常被人们作为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管理好应收账款对于制造企业来讲至关重要。 2二、应收账款的风险及其原因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风险表现 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出产业,涉及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
3、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很大风险,主要表现在: 1、流动资金减少,资金链紧张 赊销实质上是由信用作为担保的一种销售形式,而不是以货币作为媒介直接交易的形式。大量的赊销行为,会使应收账款不断的增加,必然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而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还要采购原材料,使企业不得不垫付大量的资金,同时还要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各项税费,使企业很容易丧失“供血”功能,从而只能采取举债经营,导致企业支付高额利息,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2、虚增企业效益,经营状况虚荣 一般现销情况下,销售周期是从前期材料采购一直到最终销售商品的完成,而当赊销产生时,销售周期就以货款的收齐为终点,此时,销售行为的发生只是反映了本期利润上的增
4、加,而没能提高企业资金量的增加,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虚增了企业效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3、加剧成本支出,降低企业利润 赊销的产生,必然使企业产生大量利润,这样就会使企业在相关人员的劳动报酬上、股东利润分配上、相关税金成本上都有巨额的支出,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清算,派遣人员去催收,甚至要进行法院的诉讼,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企业3的成本支出不断加剧,甚至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 (二)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1、产品
5、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制造业虽然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发展的时间已经相当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与发达国家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使得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下,市场的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赊销方式来占有市场,尤其是一些新开发的产品,由于市场认可度不高,此时企业若想打开市场,赊销成为了一种最好的促销手段,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承受着应收账款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2、风险意识淡薄,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往往为了实现销售目标,而盲目的扩大市场、占有市场,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
6、重视不够,对客户没有进行相应的信用评估,甚至不惜降低信用标准来抢占客户,盲目放宽赊销范围与标准,而忽略了赊销管理不善而形成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和信用情况,使企业面临着坏账损失的潜在风险。 3、考核指标不合理,片面追求高利润 制造企业许多都是老企业,其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在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过程中,只考核销售周期中销售行为的完成与否,只要将产品销售4出去就宣布大功告成,而忽视了销售周期中回款到位的重要性,使相关人员为了完成企业制定的考核指标,不顾一切的销售产品,而不关心是赊销还是现销、货款的收齐与拖欠,无视赊销成本和赊销风险的存在,使企业日后面临着坏账风险和经营风险。 4、内部控制机制
7、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企业的营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企业销售产品时,没有严格执行销售审批程序,赊销的情况下没有相关责任人的审核手续,或审核手续滞后,甚至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就采用赊销形式,造成应收账款的既成事实。同时,应收账款产生后没有明确责任人,日常管理脱节、混乱,销售部门认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应属于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认为货款的催收应归销售部门,相互沟通不够,与债务单位对账不及时,造成款项长期拖欠,使企业面临着经营损失。 5、催收机制不健全,保护措施差 企业产生应收账款后没能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催收,缺乏必要的催收政策和手段,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催收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导致应收
8、账款回收起来速度缓慢,而当客户到期不积极支付货款时,企业怕失去客户,而不采取有效的手段对自身的利益进行维护,有的企业虽采用法律手段,通过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执行起来仍然很难,企业仍然面临着货款不能收回的局面。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一)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赊销的产生 当一个问题太难解决的时候,也许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这个问题5消失,因此,应收账款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让应收账款不存在。这就要求企业在问题的源头产品上多下功夫,充分了解市场动向,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出有特色的、差异化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产品,同时,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先进的技术人员,更新先进的生产技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9、,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从而争取采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同时,加强企业的产品服务意识,对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做到全方位满意,使客户能够自觉珍惜这样的供应商。 (二)强化风险意识,完善评估体系 由于制造企业自身的特点,其客户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客户素质有高有低,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风险意识,一定要知道赊销所带来的风险,要对客户所存在的潜在风险有所掌握,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中或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就要求企业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对客户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首先,企业要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广泛的搜集,争取做到全面了解客户真实的基本情况。其次,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客观公正分析,对不同客户制定
10、出差异性、合理性、安全性的赊销额度、信用期限和结算方式,使企业赊销风险保持可接受范围内。最后,加强客户信用档案的动态管理,无论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其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客户的信用档案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 (三)树立现代销售理念,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社会不断发展,市场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销售管理理念,不能对销售相关人员只以销售额和利润完成情况作为其业绩6唯一的考核指标,改变以往片面考核办法,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将销售部门的考核方式科学化,将销售整个周期的完成质量作为考核依据,使销售相关人员意识到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将应收账款的回笼与销售相关人员的
11、绩效挂钩,做到“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杜绝销售人员的“任务式”工作模式。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若想有高的工作效率,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制造企业若想扩大市场占有率,控制坏账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根据不相容岗位进行职责分工,严格实行销售活动授权审核制度,加强销售行为的风险管理,特别是赊销方式,必须有相关领导的授权,并且签订完善的合同,明确付款期限,以及不能按时付款的解决方式,同时,如果客户同意,企业尽量不在合同中规定质保金,而是货到全部付款,同时给客户开具银行质量保函,这样可以规避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产生后,企业的
12、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及时沟通,每月要及时对账,使销售部门及时掌握客户的欠款总额和账龄的长短,使财务部门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及时制定催收计划,确认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企业的坏账损失。 (五)完善催收机制,合理规避风险 制造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催收机制,规定催收的相关责任人,成立催收相关部门,企业发现客户有拖欠货款时,要积极的与客户联系,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根据客户平时的信用等级,采取相应的催收方式,以维护与客户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使客户及时全额付款,若客户恶意欠7账,企业也要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不能任其肆意赖账。企业还可以与客户积极沟通,将应收账款进行债务重组,尽量降低企业损失,同时,也可以
13、利用信用保险和应收账款让售来减少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使企业的一定经济利益得到保障。 四、结论 应收账款作为制造企业资金占用量最多的一项流动资产,对其风险有效管理的途径应该是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通过加强企业产品开发,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科学风险评估机制,以减少和控制应收账款的产生,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培养现代销售理念,通过合理的催收方法和规避措施,使企业产生的应收账款的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达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钟文庆.资产的误解(一)J.财务与会计,.2010, (1) ):73-76. 2苗娟.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 , ).2011, (2) ):137-138. 3李如新.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12, (8 中) ):50-51. 4刘延东,赵芬.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及防范J.财会通讯:综合(中) , ).2012, (3) ):147-148. 5吴永茂.农机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浅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 (11)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