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科技精英的影响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国家社会设置应当引导智力精英从事科技事业,这会提升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大发展。陆学艺先生的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导向性不足。 关键词:社会分层;科技精英;社会流动 在当今世界进入的“知识经济”中,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科技的发展不可否认地带给人类社会极大的挑战与困境,如核战争、克隆技术等。但核技术也应用于发电和工业发展等,克隆技术有望帮助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所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增强自身国力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决定性的助推器。科学技术
2、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但离开科学技术的社会将面临无数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精英则是科学技术的耕耘者和生产者。他们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和关键性因素。而科技精英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 一 社会因素对科技精英的影响 科学社会学史表明,无论从纵向的时间看还是从横向的地域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默顿指出:“人们的职业兴趣转移的情况是随时代而异的。在一个社会里成为智力精英的兴趣中枢点的种种事业,在另一个社会里则很少受到注意。既然这些变化着的兴趣聚焦点全都是同一社会和文化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2不仅“智力精英”是否走上科学技术
3、创新道路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精英的个体和群体也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第一,他们受各个社会的科技投入,科技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如学者指出的:“除了将一切工作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数学家外,如今的科学普遍需要管理支出,其规模堪与工业企业相比 。 3所以现在的科技精英们基本在科层制的组织中进行创造与发明。一个社会的科技制度背景对他们影响极大。第二,一个社会的科技精英分层位置,社会职业声望以及社会流动对科技精英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层。在一个若将科技创造视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他们的社会地位会很低下,会有极少的人们从事这一职业。
4、而在一个科学技术精英受到尊敬而仰慕的社会中,会极大地有利于科学和科技精英的成长的。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分层比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分层会给科技精英们的大量出现创造条件。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对我国的科技精英的影响作一分析。 二 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情况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理论与观点。有的学者采用收入的标准来划分阶级或阶层,有的学者以职业或职业声望来划分阶级阶层。他们或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划分我国的阶级阶层,或以韦伯主义的“三位一体”划分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当然,就学者们各自关注的研究侧重点而言,这些有关我国阶级阶层的划分是可取的。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
5、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较好的分析视角以及做出了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虽然此书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分类及对各阶层分析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作为一部国内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作品,他较好地考虑了我国社会的一些“特殊情况” 。从而有别于有些学者生吞某些理论后进行的国内阶级阶层分析。如其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特殊的制度特征,又使人们感觉到一些制度因素也导致了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制度分割标准。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分化有重要影响。 ”4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塑造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平等的形态这一观点已为学者普遍接受” 。 5因此
6、,此书独特的制度分割维度和组织资源维度的分析对我国是比较恰当的,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是比较客观的,是符合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形的。他的十大阶层的划分为: 从表中我们看到,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相对较下的社会位置。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拥有文化资源。而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 ”4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 ()科教文卫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达, ()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 ()商贸服务业专业人员,主要是经济类业务人员。 4从以上说明及当前关于十大阶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就是科技精英们。 三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科技精英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
7、当前社会分层的状况中我们可以认为:科技精英群体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社会位置。另有学者在 1999 年在全国 63 个城市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 ,做出了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结果是市长,政府部长,大学教授是声望最高的三个职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分别处于第八和第十位。 6在一个社会里,科技精英群体一般会经历一个最长的受教育时间。教育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决定社会地位的变量。 “早在世纪年代布劳-邓肯研究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中,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就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 。4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在我国当前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低于以 100 多个国家为样本计算
8、的收益率, ”7在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中,关于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章中,关于美国的五个阶级划分为:8 从表 2 中我们看出,美国专业技术人员是和经理同处于上层阶级。他们有高收入,高职业声望。另一个 1996 年美国的职业分层结构表明:美国的从业人员分成 6 个大的职业阶层。第一阶层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和专业人员阶层;其中,专业人员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阶层,包括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教师等。 6这两份资料都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在美国处于第一阶层。因此,在美国的阶层分化的社会情景下,专业技术人员会有极少的流动性。他们的教育收益能得到较好的回报。社会地位很好。这和我国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
9、分层位置形成比照。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一些问题与不合理性。而正是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流动。造成科技精英的种种流失。虽然科技精英们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创造应用和献身科学技术为职业的最高目标,他们有自己特殊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但他们也食“人间烟火” ,他们在“享受”现代社会幸福的同时,也承受现代社会的重负。所以当他们处在较低的社会分层时,上层社会阶层会对他们产生权威方面,组织资源等方面的吸引。而这种情况也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实证调查研究中得到说明。文中指出:“但专业技术人员却又一定比例流向这三个阶层。这种流动的方向性反映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
10、企业主阶层拥有比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更优势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向上流动进入这三个阶层,而这三个阶层的成员不愿意向下流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总的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出主要是两个方向:“从政” (流向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和“下海” (流向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 。 ”4而留在本阶层内部不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605%。 4但国内接近四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向其它阶层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科技时代”的不小“逆流”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其次,国内向国外的社会流动情况是: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才大量流失。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基本不足 50%。这里应该说明的
11、是,第一,虽然出国留学人员并不全是科技方面的精英,他们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人才,但我们可以说,学成而没有回国的留学人员当中,肯定有大量的科技精英。第二,关于国内社会分层情况和科技精英向外流动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各项建设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属于“迟发展国家” 。社会是“迟发展社会” 。因此,我们肯定会受到“迟发展效应”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的物质条件,科学设施环境等方面会比国内更加优越和具有吸引。我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由于科技精英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较下,一部分流向了更有优势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流向更具优势的国外社会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了。当然,此处要说明的是,社会分层情况会是
12、影响科技精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没有决定论的色彩,即没有国内社会分层肯定会导致科技精英的向国外流动的判断。 四 结语和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下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现代的良性分层社会。如研究所指出的:“所以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 9此种情况也使当下的社会流动不合时代的发展。即“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 。4因此,科技精英出现了非常态流动。 那么,化解此问题的路径可以是:第一,提高科技精英的社会地位。这应该是制度方面的着手点。当科学技术的春天出现时,科技精英的春天也应
13、同时出现,应该使教育的收益率得到较好体现。第二,营造科技精英成长、发展、创造的社会文化土壤。在一个长期“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下的智力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归”科技创造,不仅需要科技精英们的“超脱” 。更需要我们社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职业观。需科技精英舍弃“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投身治学求真理的科学天地。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张衔.人才资本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8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