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作者:何翠荣 窦彩霞 刘金付摘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分析了干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重要影响;以河南省为例,进一步提出针对现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 关键词气象灾害;干旱;粮食安全;影响;应对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灾害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约占 68%。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所引发灾害的总称。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冷雨和冻涝
2、害等。与气象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在气象上是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或过程,不一定造成灾害。但当它们危及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时,即造成冻害、霜冻、春季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1。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5 000 万 hm2、影响人口达 4 亿人次、经济损失达 2 000 多亿元。其中干旱、冷害、寒害、霜冻、高温热害等是我国当前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现就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一论述。 1 干旱气象灾害对粮食生
3、产的影响 干旱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发生亏缺,影响正常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据统计分析,我国受旱面积 20 世纪 50 年代为 1 133.33 万 hm2,90 年代年均 2 426.67 万 hm2,干旱严重的 1959 年、1960 年、1961 年、1972年、1978 年和 1986 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 3 000 万 hm2,且成灾面积超过 1 000 万 hm2。1972 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 3 066.67 万 hm2,成灾 1 333.33 万hm2。1978 年全国受旱范
4、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 110 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 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 4 000 万 hm2,成灾面积 1 800 万 hm2,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因旱 50 年代年均损失粮食 435 万 t,90 年代年均为 1 957 万 t。干旱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2。 2010 年干旱灾害发生在我国主要的冬麦产地,旱情直接影响了冬麦的生长,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旱情,不仅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从 2009 年 11月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 10 多个
5、省、区、市。据有关专家测算,干旱地区同期的降水量异常偏少,为 30 年一遇,特旱区达到 50 年一遇,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的冬麦产区,干旱有可能对小麦丰产构成威胁。据统计,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安徽等主要冬麦产地的冬小麦受旱影响严重。干旱灾害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其实,我国每年农作物的受害面积基本都在 1/3 以上,其中旱灾大概占 60%。根据资料统计,“中国几乎没有哪一年不旱” 。 2010 年干旱的特点是干旱范围广、影响区域大,波及到西北、华北、中原、华东等区域。造成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时期的持续少雨。2010 年南方暖湿气流偏弱,北方干而寒冷的空气团
6、经常长驱南下,造成大风和降温,而使我国华北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西北部、江汉、江南南部、华南东部等地无有效的降雨和降雪。监测显示,2008 年11 月 1 日后的近 100 d 时间,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 1 mm,根本无积雪。北京连续 111 d 无降水,成为全国范围内连续无降水日最长的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北方冬麦区降水量普遍偏少 58 成,其中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偏少 8 成以上。二是气温偏高更加剧了旱情。旱区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2 。田地无积雪,同时大风天气较多,加剧了水分的流失,使旱情发展迅速。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
7、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2 干旱灾害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农业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专家们都比较认同的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 2030 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到 21 世纪后半叶,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 37%。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体系建设3-4。我国农业已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新的种养类
8、型不断出现,农业生产的对象和区域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现有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已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尽快研究与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以河南省为例,将其采取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2.1 不断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信息监测网络体系 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建成了基于6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5 部数字化天气雷达、65 个自动气象站、1 719 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 106 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提高,为防御和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做出重要贡献。河南省还不断加
9、强农业气象信息监测网络的建设。目前全省有 30 个农业气象观测台站(其中国家级站 15 个),3 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其中郑州、信阳为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建立了比较齐全的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开展了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试验、卫星遥感监测等工作,全省 117 个台站开展了土壤水分监测业务,农业气象信息监测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河南自主研发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2008 年获国家专利,实现了对土壤墒情的连续监测,大大提高了对干旱的监测能力。 2.2 气象科技创新为做好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是多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该省粮食生产存在的干旱、洪涝、晚霜冻害、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候
10、资源利用等问题,开展了土壤水分预报、农业干旱综合防御、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灾害定量评估、作物气象、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和农业气候区划等研究,其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明显提高了业务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墒情预报与灌溉决策业务,建成的单站和区域土壤墒情预报系统,可较准确地预报未来 1 个月内的土壤墒情。还被中国气象局评为省级创新项目。三是通过开展农业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干旱遥感监测、预警系统,可定期发布较准确的干旱监测预警服务产品。四是河南省与中电集团 27 所联合研发的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为改进传统耗时耗力的土壤含水量土钻法测量和适
11、应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要求提供了硬件技术支持。五是以“3S”技术为主体试点进行的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逐步拓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 结合河南各级领导指挥农业生产的需求,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业气象周报业务,为领导及时掌握农业气象信息、指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开展小麦苗情、干旱、洪涝、冻害等遥感监测业务。目前,冬小麦苗情、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已成为各级领导指挥生产的重要依据;针对 2007 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和 2008 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情况,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为指挥抗灾夺丰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得到了省政
12、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了地面降水,近几年平均增水近 7 亿 t,防雹保护面积达 1 000 km2,为河南粮食稳定增产做出了贡献。 2.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与宣传 每年“三夏” 、 “三秋”期间,河南各级气象部门以重要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墒情分析和预报及农事建议等形式,通过传真、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站、 “12121”、专人送达等方式及时向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传递天气信息;在电台、电视台开辟专题报道栏目,每天播出麦收天气预报与生产建议;联合省农机局利用气象短信服务平台,每年向全省近 3 000 名农机手、
13、部分农机大户等发送近 100 万条“三夏”专题气象服务信息。通过以上工作,河南构建了全国一流水平的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了河南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河南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 3 结语 据有关部门预估,我国人口将在 2030 年前后达到顶峰,大约 15 亿人。为了满足新增 2 亿人口的需求,将要多生产 1 亿 t 粮食。如果不采取措施,届时粮食总产量将减少 5%10%,也就是说,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还要多生产 3 000 万5 000 万 t 粮食,这是个很大的数字。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灾害的
14、加剧,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不仅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5。 4 参考文献 1 甄文超,王秀英.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王春乙.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3 王建国.让气象科技为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N. 中国气象报,2009-01-13. 4 文宏.高温干旱对万盛区粮食生产影响的思考J.南方农业,2009(3):23-25. 5 彭珂珊,杨增义.黄土高原区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J.生态经济,1996(3):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