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外贸顺差关系分析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贸易顺差 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顺差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汇率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竞争力提高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是汇率升值后我国顺差仍然增加的主要原因。 自 1994 年 1 月 1 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1995-2004 年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盯住美元在8.27-8.35 之间浮动。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许多国家因此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由人民
2、币汇率低估造成,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我国于 2005 年 7 月 21 日进行汇改,人民币对美元开始升值。截至 2008 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升至 6.83。一般来讲,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出口,但由于升值后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有利于进口,这就可能会导致我国的顺差下降甚至发生逆差。但事实上,我国 2005-2007 年连续三年的货物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本文试图采用实际有效汇率来研究汇率和顺差之间的关系,并解释汇率升值后顺差仍然增加的原因。 1995-2007 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 (一)实际有效汇率的含义及模型 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
3、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若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即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REER(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本文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于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实际有效汇率的全球体系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P0 和 Pi 分别表示本国和样本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R0 和 Ri 分别为本国和样本国以美元标价的间接汇率。Wi 为权数,表示我国与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占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4、的比重。 (二)样本国(地区)的选定 本文选取与我国双边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比重较高,对我国外贸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作为样本。样本贸易权数之和在 2/3 以上。在计算1995-2003 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时,本文选取了 16 个国家(地区)作为样本,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德国、英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荷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典、芬兰和丹麦。在计算2004-2007 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时,为保证样本贸易权数之和在 2/3 以上,又在原有 16 个国家(地区)的基础上添加了意大利和中国台湾。 (三)消费者价格指数 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需要剔除各国(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
5、确保各国(地区)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各国(地区)以 2000 年为基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四)汇率和权数 在本文中除人民币与美元、英镑、日元、欧元、港币的汇率外,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经由美元套算得出。各国(地区)的权数为各国(地区)与我国的双边贸易额占当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权数每年变化一次。将以上相应数据代入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即得到 1995-2007 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本文使用以 2000 年为参照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贸易顺差的关系 用统计软件 Eviews3.0 对货物贸易差额、
6、加工贸易差额、一般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做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HUOWU=4882.511-42.10222 *REER T 1.999777 -1.747482 R2 =0.217288 调整 R2=0.146132 YIBAN=1104.458-8.176933* REER T 0.889405-0.667283 R2=0.038904 调整 R2=-0.048468 JIAGONG=6030.013-51.60406* REER T 2.864697-2.484355 R2=0.359423 调整 R2=0.301189 从结果来看,上述回归方程的 R2 值和调整 R2 值都
7、很低,这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很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由于本文时间序列数据的样本量较小,不适宜做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将实际有效汇率和三种贸易差额置于一张图内(见图 1),进行比较分析。 由图 1 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一直是顺差且顺差额在逐年扩大,其变动趋势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关系;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和一般贸易顺差也没有严格按汇率的贬值(升值)而增加(减少),其变动趋势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趋势之间相关性也不大,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另外,2004-2007 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但三种贸易差额都为顺差,且顺差额也很大。按照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的升值
8、会促进进口不利于出口,从而缩小顺差或增加逆差,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后,我国贸易顺差却进一步扩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并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决定因素。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后我国贸易顺差增加的原因 特殊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我国货物贸易方式包括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我国总贸易额将近一半且连年顺差,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因此可以抵消绝大部分因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从而有利于扩大复出口,因此汇率升值后,我国加工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增加。2005 年后,我国一
9、般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对此有人怀疑我国出口企业通过降低工人工资或降低企业利润空间来保持出口量和出口竞争力。但自 1999 年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工资的增幅和我国工业增加值(我国出口商品 90%以上为工业制品)的增幅均超过 GDP 的增长幅度,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也并没有减少,这说明我国出口行业并没有将人民币升值的成本转移到劳动力和企业利润上。2000年以后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尤其是 2002-2006 年,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从业人数的增幅却不大,因此我国工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在提高,工业产品的资本含量在提高。另外,从 1998 年到 2005 年,我国高中以上学历毕业生和职业中学毕业
10、生之和在迅速增加,尤其是 2003 年后;同期我国国内专利授权数也在迅速增加。这意味着投入到我国产品上的人力资本量和科学技术在逐年增加,必然促使我国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资本、技术含量的增加,必然会促使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出口商品结构改善。2001 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越来越低,工业制品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工业制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例日渐提高,这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在逐步升级,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日益增加。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趋势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贸易顺差不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汇率不是影响我国贸易差额的关键因素;人民币升值后顺差增加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吕风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测算和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3) 2.万正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趋势与博弈研究J.财经研究,2004(1) 3.巴曙松,吴博,朱元倩.关于实际有效汇率计算方法的比较与评述兼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构建J.管理世界,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