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器官与系统,器官: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独立的血供、神经支配。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系统:许多器官共同执行某项功能即构成。,空腔性器官,由腔内至腔外分层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器官系统的讲授中不会在重复其组成的基本组织的特点,要求同学在学习中不断复习,举一反三。,循 环 系 统,Circulatory System,主讲:程基焱,循环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系统,组织液,机体需要一个运输系统,1、运送并分配O2、营养物质、激素等至各 器官、组织。2、收集并运送组织代谢产物至肺、排泄器官。3、非运输功能:内分泌、免疫、调节体温等。
2、,循环系统,功能:,一 心 脏 (heart),一 心 脏,心脏的壁很厚,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规律性的收缩,赋予血液流动的能量。(一) 心壁的结构: 心壁由内向外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构成。,心内膜,心外膜,心肌膜,(一) 心壁的结构,心 室 壁 模 式 图,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蒲肯野纤维,心内膜,心肌膜,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间皮,心外膜,一、心脏(Heart),(一)心壁的结构1.心内膜(endocardium)(1)内皮(endothelium):单扁上皮(2)内皮下层(subendothelial layer) 内层薄,细密CT 外层即心内膜下层,LCT,含蒲肯野 纤
3、维(束细胞),5.心脏传导系统 (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起搏细胞 (pacemaker cell)移行细胞 (transitional cell)束细胞 (bundle cell) =浦肯野纤维 (Purkinje fiber),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位置形态功能,二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除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外,中膜,内膜,外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CT,组成成分和厚度在各级动脉变化大,疏松CT,较大的血管含营养血管,有的含:内弹性膜,可借:外弹性膜与中膜分隔,血管内皮,电镜:特征性长杆状的w-p小体。,内皮的电镜结构,三、动脉,(一)动脉的分类 1
4、、大动脉 2、中动脉:除大动脉以外,在解剖学上 有解剖学名称的动脉。 3、小动脉 分布于组织、器官的动脉 4、微动脉,器官,:主A及其一级分支+肺A,大动脉模式图,大动脉的两种染色,中动脉,内膜,中膜,外膜,中动脉,中动脉内膜,中动脉中膜,两种动脉对比,小动脉光镜图 (弹性染色),微 动 脉 光 镜 图,四 毛细血管(Capillary),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Cap. 特点,视网膜铺片,6-8m,7.5m,心脏切片,周细胞,Cap. 结构,内皮细胞(1-3个),基膜,(可无),Cap. 分类(EM),有孔毛细血管,连续毛细血管,血窦,(Continuous Capi
5、llary),(Fenestrated Capillary),(Sinusoid),五 静脉 (vein),功能:将血液导回心脏,壁薄, 腔大,不规则 三层膜分界不清 中膜较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减少。 外膜厚,可有平滑肌束 有些静脉有静脉瓣,静脉(vein)结构特点:,分为大、中、小、微四级,与相伴行的动脉比较:,六、微循环,定义:微动脉到微静脉间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为血流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组成:微动脉:微循环的总闸门 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中间微动脉:前两级分支 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分闸门 真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动静脉吻合、直捷通路、微静脉组织静息时:血液经直捷通道、动静脉吻合 直接入微静脉组
6、织活动时: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免疫系统,主讲:程基焱,Immune System,二、淋巴组织(lymphoid tissue),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内充满淋巴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存在形式:,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索,1.淋巴小结(Lymphoid nodule)又称淋巴滤泡 定义:B细胞为主构成的界限清晰的球形小体形态:初级 次级(抗原刺激)生发中心 (暗区、明区、小结帽)意义:抗原刺激下可增大增多 是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标志。,初级淋巴小结: 无生发中心,次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2.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 lymphoid tiss
7、ue),1. 无明确界限;2. T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免疫3. 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高内皮微静脉),以B淋巴细胞为主构成的条索状结构,参与体液免疫。,淋巴索 (lyphoid cords),三、淋巴器官(lymphoid organ),(一)胸腺(thymus),被膜,皮质,小叶间隔,髓质,胸腺髓质内由胸腺上皮C同心圆排列而成的嗜酸性球形小体,意义:,是胸腺的特征性标志功能不详,缺少不能培育TC,定义,组成,外周:C核明显中心:C核渐退化, C角化、嗜酸性, 胸腺小体(thymic corpuscle), 血-胸腺屏障(blood-thymus barrier),定义:组成: a.连续性ca
8、p内皮 b.内皮的基膜 c.含巨噬细胞的血管周隙 d.胸腺上皮细胞基膜 e.胸腺上皮细胞突起 功能:阻止血中抗原进入胸腺实质,为胸腺C的发育提供保障。,血液从 到 所经过的结构。,胸腺实质,皮质Cap腔,(二)淋巴结(lymph node),浅 层 皮 质,副,皮,质,区,被膜实质,皮质(周边),髓质(中央),浅层皮质(B细胞区)副皮质区(T细胞区)皮质淋巴窦,髓索髓窦,基本结构:,皮质,浅层皮质-,淋巴小结,初级淋巴小结 次级淋巴小结,(生发中心),深层皮质:,为弥散淋巴组织 (T细胞) (胸腺依赖区)-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皮质淋巴窦: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副皮质),B细胞,cortex,淋
9、巴结,2. 淋巴结的功能,过滤淋巴液; 参与免疫反应。,(三)脾(spleen),1. 脾的结构,被膜,实质,白髓,红髓,被膜:厚,DCT,间皮覆盖,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多 小梁小梁网粗支架,含小梁血管,(三) 脾(spleen),(1)白髓(white pulp )a.脾小体(淋巴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围绕中央动脉周围的厚层弥散淋巴组织。TC为主c.边缘区红、白髓交界处,(二)脾(spleen),VS淋巴结皮质,VS淋巴结副皮质区,边缘窦抗原和淋巴C进入白髓的通道,实质,动脉周围淋巴鞘:弥散淋巴组织(中央动脉 ) 以T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脾小体:以B细胞为主,红髓,脾索:含血细胞的淋巴组
10、织脾窦:内皮杆状,含血液,边缘区:淋巴组织 + 边缘窦(通路),白髓,脾,脾血流通路模式图,白髓,红髓,脾动脉,小梁动脉,中央动脉,脾窦,小梁静脉,脾静脉,笔毛微动脉,脾索,2.脾的功能:,滤血,免疫,造血:,储血,胚胎早期能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仅产生淋巴细胞,少量造血干细胞 。,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被膜,实质,髓索:髓窦:,皮质,髓质,淋巴小结:A周围淋巴鞘:边缘区:,白 髓,红髓,脾索:脾窦:,淋巴结,脾,相同,不同,总结:淋巴结和脾的异同,1.外周淋巴器官。 2.免疫应答3.共同结构:被膜、小梁、L小结、胸腺依赖区。,DCT, 数条输入淋巴管,门部一条输出淋巴管。,厚,DCT,间皮覆盖,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淋巴索,有血细胞血窦,长杆状内皮。含血液,淋巴索淋巴窦,含L液,被膜下,紧密排列的L小结+弥散L组织,实质中散在排列的L小结,可有中央A分支。,弥散L组织,有Cap后微静脉。,弥散LT,无Cap后微静脉,有中央A。,被膜下窦小梁周窦,红白髓之间,边缘窦,LC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