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只要制作科学合理,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完成阅读鉴赏、审美活动都有积极的辅助作用。但目前由于软件的制约,制作者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够深入,使得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不应简单地再现文本,做低层次的无效劳动,而应深入阅读文章,进行再创造;不应把课件制成线性操作,成为演示、展示课件,而应制成点式分布应用,有效推动课堂;不应强调理解的单一性,而应强调师生的互动、内容的多解、小学语文智能的协调发展等。只有如此,多媒体课件才会给小学语文课插上飞翔翅膀,让她飞得更高更远。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是文章理解的再创造 多媒体课件不
2、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小学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借用多媒体授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或是创设情境,建立更为丰富、具体直观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目前我们不少小学语文课件,仅仅停留在文本的“搬运” ,或简易“移植”上,低层次的重复。再现他们已知的东西,或课本上可以直接阅读的内容。试想,一个只有作者简介、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知识巩固练习、知识迁移练习的课件,又怎能吸引学生呢?这不就是将“白纸黑字” ,变成了“彩屏亮字”而已吗?像这样的课件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
3、将直接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内容的肤浅,将再一次挫伤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一次熄灭学生在信息技术下重新燃起的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热情,击碎他们的小学语文梦想。 我在反思,学生为什么漠视我们如此图文皆备的课件呢?是不是我们教师一厢情愿,始终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制作,全然没有顾及文本的特点,全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水平。是不是我们的制作只是低层次的简单再现,并非是对文章内容的再度创造,并非在学生实际水平上去理解设计。 二、多媒体课件操作,应设计为点式分布,多向操作 多次参加教研活动,听老师公开课。教者事先多数精心制作课件,设计好了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有些事先也演练过,但临场的紧张、设计的
4、线性操作、使用的失误,都使得教者手忙脚乱,让课堂变得散乱。尽管教者有谦恭的风范,在出现差错时,能及时道歉,但能改变课堂过程不流畅的过失吗?能挽救“重播”给学生兴趣的挫伤吗? 目前,大多数教学课件中往往预设了演示程序,而在教学中演示程序又等同了实际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课件的内容设计越细致,可能对教学的制约性越强。因此,要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课件中的演示程序设为点式而非线性的,能够随机调用独立的教学资源。 可能,我们在埋怨自己操作失当;可能,我们在埋怨软件的缺陷;可能,我们在责怪制作水平的低下。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如消防设施的设计一样,应有多个出入口,不应把课件设计成操作的唯一性,因为教学时机
5、的突发性,教学内容随学生理解水平的跳跃,若单向操作,都将使课堂尴尬,失去应用的作用。设计要灵活多样,操作才能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 ,才不至于“自古华山一条道” 。 三、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内容理解的多义性,教学的互动,智能并举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往往是细嚼慢咽,字斟句酌,反复咏叹,以在“涵泳”中求“深入” 。这是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我们不少课件制作者、使用者,简化了或简化掉了这个过程,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求学生迅速得出答案,而忽略了与学生“涵泳”的游戏, “深入”的过程,更有性急者,越俎代疱,给出唯一的权威性的答案。殊不知,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真正触及到语
6、言文字层面,改变和加强学生对关键性语言的理解时,音像资源,多媒体课件才不会成为摆放。再者,每一个学生都必然带着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兴趣进入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以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多个不同的理解。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等同扼杀学生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还必须一提的就是“互动” 。 “互动”可能是目前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拓得最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开拓的方面。教师固然可以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
7、才能使学生智能并举,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最根本的追求。 四、多媒体课件应有审美情趣 课件由片头课件标题主界面课堂教学内容片尾等组成。首先呈现给用户的是片头,做的片头是关键,片头就是用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尤其在欢迎画面出现的同时其音乐搭配要适当,能一开始就让学习者进入状态,让他们看了片头就感觉到课件值得去使用,能从中学到知识又得到乐趣。这就说明如果一个课件制作者不懂得什么是美,那他不可能制作出一个精美的课件。在审美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体现审美心理活动的主体,社会审美和艺术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们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形成完整的审美系统,我们不能光强调艺术美,还有生活美,应该把生活美看作艺术的源泉。例如,在颜色的运用上,我们人的感觉在接受外界各种光刺激时,大脑神经系统即将传遍全身,引起肌肉和血液的反应。实践证明,某些颜色看上去是向内收缩或者感觉近些,如含红色的称为暖色,含蓝色的称为冷色。这些对于理解审美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我的反思不在批判,而在促进。希望我们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良性快捷地发展,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