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约农村学生自学能力的因素及应对策略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得新的语文知识并用之于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不少语文教师已经十分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效果始终感觉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学生“被自学”了。所以我们更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并学会自学的方法,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一、老师因素的转变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要变过去“知识的讲解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 2、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述自
2、己的想法,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当学生对老师或书本的观点有疑义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十分有道理的创新意见,教师应该给予高度评价,并引导其完善发展。 3、课堂教学,师生示范。 首先是老师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以“先学者”的身份进行示范。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魏巍中山陵两篇课文都是说明文,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我注重示范性的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什么特点呢?而学魏巍中山陵时,学生自然就会问、会回答了。其次是总结推广优秀学生的自学经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自学方法进行比较和总结,又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
3、高。 二、自身因素的改变 1、兴趣引导,享受学习的乐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大动力。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转化成“快乐”的事。 (1)名人自学成材的故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讲古今中外自学成材的故事给学生听,像孔子、毛泽东、张海迪、爱迪生、高尔基都是自学成功的典范,要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必要性,为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拉开序幕。 (2)用好课堂前五分钟。课外要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自我训练,课上展示。可以是小故事,也可以是演讲,还可以是朗诵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提高,从而激发学生
4、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3)精心设计导语和结语,抓住学生的心理。 比如有:具有“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美誉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梦溪笔谈名言警句导入;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牛阿里山纪行歌曲导入;还有故事导入、图片导入、设疑导入等。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培养学生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2、运用“迁移” ,体验成功的喜悦。 要引导学生总结从老师那、同学那学来的自学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至爱亲情” ,一个背影 ,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 ,蕴涵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
5、,展现了手足情深;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的心 。教师只编写背影的学案,其他的学案可尝试由学生分组进行编写,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既理解掌握内容,又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学的自信心。 3、多向延伸,促能力形成。 (1)时间延伸。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要注意循序渐进,要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内向课外延伸。可以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精妙词句并赏析,列出阅读提纲,剪贴优秀作品,模仿佳作写课外练笔,这样既巩固了课内学习,又拓展了知识面,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学科延伸。语文老师要有“整体观念” ,注重和各门学科老师之间的联系配合
6、,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三、家长因素的改变 首先要更新家长观念。 要经常家访,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明白平时不但要管好孩子的吃饭穿衣问题,还要督促好孩子的学习。要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学,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提供方法指导。 可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白,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好的教育方法的家庭,一个父母爱读书的家庭,孩子的自学能力强,学习成绩要好些。只要我们的家长多用心相互学习,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学积极性的。 第三要注意成果巩固。 可以通过校信通平台和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使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的自学情况,能积极配合老师督促孩子自学,家校形成合力。 只有有计划、有步骤、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久而久之,自学能力也会随之发展,实现新课程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