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性 科学性 人文性一、科普文的地位和特点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尺度。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科普文集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普及科学知识,启迪心智,激发想象;还能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本单元教学而言,应结合科普文的特点及作用来设计教学方向,要特别注意二个方面。一是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探索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 ;一是要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审美鉴赏, “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述的特殊美感。 ” 二、科学知识和语文能力不
2、容忽视 语文课上学习科普文章,虽不是以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主要目的,但也不能忽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是达到精神熏陶的前提。只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特长,充分调动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免学习的枯燥和空洞的说教。 科普文属于说明文范畴,说明文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特别是从文本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这也契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的要求。如宇宙的边疆就可以指导学生逐段归纳概括,总结出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的特征。二是要理清结构思路,特别是弄清说明顺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如动物游
3、戏之谜的逻辑顺序、 宇宙的边疆的空间顺序和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时间顺序都需要学生清晰地梳理出来。三是关注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了解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品味说明的效果。四是体会语言的准确和美感。准确、全面、简明是科普文语言的首要特征,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在语言上还呈现出一些散文化的倾向,散文语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能让学生在审美鉴赏中感受到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如动物游戏之谜前三段对动物游戏行为的描写就显得亲切、生动,充满趣味。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文本内容的把握,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前提。高中生对科学知识虽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4、更有助于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和阅历,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长足发展。如在动物游戏之谜中,学生如果没有对动物游戏现象、类型和种种假说的梳理及动物学家探索游戏之谜过程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怀疑、求实、创新和宽容的科学精神。在宇宙的边疆一文中,学生只有了解了宇宙的辽阔无垠、神秘莫测以及地球的珍稀、人类的渺小;才能真实认识到人类在探索广阔宇宙的勇敢和伟大,才能增强自己珍爱地球环境、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 三、注重探索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一般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几
5、个方面。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产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要从探索过程和科学主体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梳理动物学家对动物游戏行为的探索过程,正是动物游戏行为有违生物世界普遍规律“尽可能节省能量”的反常,引发研究者的疑问,进而通过实地考察、推理、验证等创造性地提出了种种假说,而假说之间也有质疑、争论、批判。最后作者也没有下定论,而是以宽容的态度、继续探索的精神收结全文。在对探索过程的关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质疑、探索、逻辑、创新、实证”等科学精神的内涵。 其次要关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人,学习他们献身科学、执着追求、勇于实践的
6、伟大精神和高尚人格。如一各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作者不是简单地叙述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作者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进而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并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科学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另外,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 ,也是人生的“境界” 。“游戏”使之乐此不疲,充满激情, “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四、关注人文精神 科普文章不仅弘扬科学精神,更要表现人文精神。科学活动不是孤立的探索过程,其中也显现出科学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和他们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关注人类未来和环境保护等同样是学生应该学习和具备的人文精神。如宇宙的边疆作者在讲解宇宙的构成时也不断地表达对人类世界的思考,探索宇宙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怀紧紧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思想认识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动物游戏之谜中科学家承认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具有一定的智力潜力、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人类自己,这有助于构建起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种认识的进步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