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05365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南昌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南昌市西湖区历史地段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南昌市西湖区“十大”文化品牌建设规划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南 昌 大 学 哲 学 研 究 所南 昌 大 学 旅 游 管 理 系二 六 年十 月1领 导 小组:组 长:谢为民 南昌市西湖区委副书记 副 组 长:陈 宇 南昌市西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 敏 南昌市西湖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仁让 西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办公室主任:林 峰 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 办公室成员:于贵平 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副局长罗柏楠 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行政办主任余江华 南昌市西湖区文化

2、广播电视旅游局行政办干部顾 问:宗九奇 滕王阁旅游管理处文史顾问、高级工程师王东林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南昌市社联副主席课 题 组:组 长:郑晓江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 组 长:杨雪骋 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曾群洲 南昌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成 员:张来芳 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令策 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徐春林 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王小珍 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秘书、硕士张 嵘 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秘书、行政财务主管张 丹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教务主任

3、李 甜 南昌大学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余艳玲 南昌大学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陈 超 南昌大学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孙立军 南昌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执笔: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年) 杨雪骋南昌市西湖区历史地段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 曾群洲、李甜、陈超、余艳玲南昌市西湖区“十大”文化品牌建设规划杨雪骋、曾群洲、李甜、陈超、余艳玲2目 录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 2010 年).3一、规划背景.3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6三、主要任务.7四、实施战略.10五、保障措施.21南昌市西湖区历史地段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23一、规划背景分析.23二、历史地段概

4、况.25三、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8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4五、利用规划.35六、关联规划.39附表一 西湖区保护建筑一览表.43附表二 西湖区历史建筑一览表.44南昌市西湖区“十大”文化品牌建设规划.45一、绳金塔景区.45二、利玛窦文化广场.53三、新风楼.57四、黄秋园纪念馆.60五、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64六、古巷文化.68七、天香园.72八、孺子亭公园.75九、铁军广场.77十、八一起义纪念馆.793南昌市西湖区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年)西湖区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约 34.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43 万,下辖 10 个街道办事处、1 个镇,全区设

5、100 个社区、12 个行政村。西湖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区,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英雄城区。千百年来,这里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经贸繁荣,市民安居,民风淳厚,人文昌盛。在新的历史时期,西湖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都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她的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整个南昌市,乃至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根据文化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起着关键作用的趋势,遵循“三产为主、二产为辅,文化为基、民生为本、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思路,为把西湖区建设成全省的“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的宏伟目标,特制订西湖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的文化发展规划。一、规划背景1、“十五”期间西湖区文

6、化建设发展的成就和文化建设优势“十五”期间,西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各项事业都迈上了新台阶。至 2005 年底,全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财政总收入突破 10 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45 亿元人民币,在 2002 年的基础上增长了 1.22 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形成了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所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实际利用外资近 1 亿美元,内资约 20 亿元人民币,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 8 个,出口创汇总额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城区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市民的

7、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在文化建设方面,“十五”期间,西湖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大区战略。“十五”期间的文化建设成就使西湖区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对经济的贡献力不断增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力日益明显。“十五”期间,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建设已经启动,绳金塔景区改建扩建工程加速实施。2004 年,依靠高校的4智力资源,进行了区内民俗及古建的调查研究工作,编撰了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专著草根南昌豫章风物巡礼;组织专家编写了系列丛书绳金塔下话南昌。这两本著作的编写出版,是西湖区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同时,完善绳金塔景区建设,充实绳金塔景

8、区文化内涵,打造绳金塔楹联文化一条街等举措,使西湖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彰显。这对于保存文化名城的历史记忆,塑造南昌文化的新形象,张扬历史文化名区的个性,都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深远的积极影响。西湖区的文化品牌逐步推出,文化魅力进一步得到发挥,会展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绳金塔庙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天香园国际都市候鸟节已成功举办三届,首届江西民俗文化艺术节、首届新春购物节、首届时尚嘉年华活动、国际郁金香展、万寿宫美食节等系列会展活动大获成功。这些文化经贸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投资 100 万元建立了西湖教育信息网,使教育信息化水平

9、不断提高;建立了网吧管理监控平台,使文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率先在全省县(区)图书馆推出馆内、网上双轨借书、订书一卡通,快捷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在全省率先创办“大眼睛”少儿网站,成立全省首家“国文博学启蒙馆”。百场社区文艺演出、“西湖之夜”大型歌舞晚会、孔子教育文化节、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及中国南昌首届傩文化旅游艺术节“西湖区文化旅游进社区假面篝火晚会”、南昌书院文化研讨会、南昌书院街文化艺术展览、“绳金塔杯”江西省第十届故事创作演讲赛,等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魅力无穷。2005 年,全区参加全国、全省、全市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比赛中获得 60 多项大奖,社区干部参加全省“文明采风”

10、大赛,荣获第一名,并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决赛。科技、体育、民生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市民素质明显得到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扎实有效;文化事业与社会其他事业协调发展,并为各项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湖区被评为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区、再就业工作先进区、低保工作先进区、具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会达标创佳先进区,建设桥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全区干部群众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观念更新,创新意识提高,积极性空前高涨,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5“十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为西湖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11、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而西湖区所拥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使西湖区在文化建设上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之上。2、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在肯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西湖区的发展还是相当有限的,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其他兄弟城区相比,特别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区相比,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水平。在文化建设事业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建设城市扩张的矛盾问题上,认识还有差距,任务相当艰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流失还缺乏有力度的控制。由于过去对

12、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的认识不足及存在着诸多盲点,在改造旧城区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在建设现代城市文化时缺乏全局统筹规划,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等等原因,造成了目前许多文化建设上的障碍,带来了文化建设项目上存在着空间小、成本大、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区内诸多的文化历史遗存,由于自然力的损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已经破旧不堪甚至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几乎所剩无几,难以知晓。文化产业在全区经济中尚未占到优势地位,其增加值在 GDP 的比重中还没有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其中部分行业数量严重不足,诸如文化艺术业、书报刊业、音像制品业、会展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景

13、区服务业、工艺品生产业等等,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全区图书馆(室)、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事业等建设方面,存在着投资不足、人气不旺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沟通,还不是十分顺畅,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率;相当一部分街道、社区干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结成就,找准问题,摸清家底,提高认识,分析全区文化建设上的优势和困难,是实现西湖区总体宏伟目标,争取未来更大的发展的思想前提,也是我们制定西湖区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前提。6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

14、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文化大区的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对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产业自身不同于农业、工业、商业及其他经济产业的基本规律,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而一旦产生效益之后,则是其他经济领域无法相媲美的。简而言之,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推动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加强社会资本的凝聚力和社会成员的凝聚力。文化建设没有显效,有长效,

15、除了其长远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社会价值之外,它对人们的精神所产生的愉悦、熏陶、提升、教化作用是极为深远的、无法估量的。因此需要我们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耐心的工作,努力发挥我区文化富区的优势,切实保护、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特别关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不断充实西湖区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西湖区的文化品味和美誉度,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加快西湖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圆满实现“十一五”期间把西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强区和文化大区的宏伟目标。2、发展目标根据南昌市建设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率先在中部城区崛起的总体目标,在西湖区文化建设中,挖掘历史文化,塑造

16、现代文化,打造西湖区文化形象,提升西湖区的文化品位,使西湖区成为文化大区。必须做到的基本工作有:深入挖掘本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改造一批历史积淀深厚和文化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老街区、古建筑、旧民居;抢救、恢复、再现一批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十大文化亮点);创造现代都市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引进和发展知识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区 GDP 中的比例;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及文化管理人才;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完善社区文化馆、文化站、图7书馆和纪念馆等文化设施,活跃群众文化事业,努力繁荣现代文化;营造最佳生活、居住、创业发展的人文环境,以

17、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之,要努力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建设相适应,与市民生活需要相适应。三、主要任务文化产业对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形象,没有文化的城市是平庸而无个性的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现出来,文化生产力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生产力,它起着提升城市品味、塑造城市面貌、凝聚市民人心、锻造城市精神、创造城市综合效益的重大作用。文化产业在现在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强大支柱,缺乏文化产业支撑的城市必然逐渐丧

18、失竞争力。因此,本规划提出的“十一五”西湖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全面繁荣现代文化;加大投入、重点发展文化产业。1、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加强对本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搜集、梳理和研究,并积极地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区域中的居民世世代代传承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活动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不断创造中积累起来的,它真实而直接地反映了这一区域中居民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方式存在下来,并在漫长的时间流程中不断地被淘洗而不断地发展变化,有些文化样式甚至会逐渐消失。物质形态的文化有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文物

19、和书籍,等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包括口头传统(故事传说、说唱文学等)、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传统表演艺术(音乐、戏曲等)、传统知识和技能及定期举行上述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等等。历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内涵,表现着该区域居民的精神气质和性格魅力。西湖区所辖区域为北至北京西路、八一大道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桥、中山西路;东以京九铁路线(北京西路至解放西路之间)、解放西路、洪城路、抚河故道西岸、象湖西岸线为界;南以桃花镇、朝阳农场与南昌县交界线为界;西以赣江8中心线为界

20、,总面积约在 34.5 平方公里左右,包括了南昌市城区的一半以上。这些城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南昌看西湖”,南昌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集中在西湖区,可谓俯拾皆是。古代及近代历史文化遗址有:晋、唐时期的古代建筑万寿宫、绳金塔;古代至近代的街道遗存有豫章古驿道、翠花街古街道群、船山路、书院街、朱紫巷、豫章书院旧址、观音阁、清真寺、基督堂、天主堂、干家大屋、包家大屋、蒋士铨故居、徐孺子墓,古时踏青赏春胜地桃花村等等。现代历史文化遗址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南昌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新四军军部旧址(原张勋公馆)、八一起义纪念碑、我省最早的省立图书馆原址、曾经是我省中共党

21、史上最早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三道桥附近的文化书社、吴宗慈所创办的自治日报旧址席公祠、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人士蔡敬襄创办的女子学校,等等。现代人文景观,如纪念东汉高士徐稚的孺子亭公园、南昌城区最自然清新的水域象湖文化园林及道教宫观建筑群、当代著名国画大师黄秋园纪念馆、我省民间藏书家王咨臣先生的新风楼,等等。曾经在西湖区生活和活动过的中外历史名人有灌婴、梅福、徐稚、陈蕃、许逊、胡俨、利玛窦、喻嘉言、江召棠、蒋士铨、曾国藩、文廷式、张勋等等,还有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方志敏、赵醒侬、袁玉冰、黄道、季恨秋、萧国华、蔡蕙等等,他们或者在这里留下了活动遗址,

22、或者留下了故事传说,让人们永久地记忆、凭吊或纪念。 除了上述物质形态历史文化遗产之外,西湖区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南昌特有的民风民俗有:许真君崇拜活动、万寿宫朝拜庙会、绳金塔庙会等;传统知识和技能有民间工艺如瓷版画、赣绣,有名菜名点和风味小吃如:新雅四宝、三杯鸡、藜蒿炒腊肉、鳅鱼钻豆腐、石头街麻花、春卷、白糖糕、棉花糕、馓子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口头传说有浴仙池民间传说、许真君传说故事、绳金塔民间传说,等等;传统表演艺术有赣剧、南昌采茶戏、筱贵林方言评书、西湖民间杂技、南昌方言等等,其中赣剧是代表我省戏曲最高水平的艺术瑰宝。这些都是西湖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宝贵资源,构成了西湖区文化

23、形象定位和城区风貌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素。上述文化资源可谓不胜枚举,异彩纷呈,丰富多彩,为发展西湖区的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9在 20 世纪急剧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中,南昌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昌市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者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失,或者在人为的破坏中急速消失。随着南昌市经济发展步伐的加速和社会进步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城市建设前进的脚步声中,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考验。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对一个城市形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保存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延续这个城市的传统,张扬其生命

24、力的前提。必须坚定地树立起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保存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认真挖掘、保护、抢救南昌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开发利用,这是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组织力量,做好本区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深层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编制西湖区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有关表册。特别是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档案和数据库;并采用一切现代化技术性手段尽早建立西湖区文化信息中心,大规模地搜集声像的、文字的、口述的历史材料,并建立档案,为今后本区的城市文化

25、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根据。鼓励民间力量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鼓励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进行抢救和保护。特别是对已经掌握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切实做好精心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工作,进行精心包装、精心设计,逐步做成有内涵、有品味、有特色、有价值亦有休闲观赏意义的文化景观。2、塑造都市文化形象,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西湖区的文化发展,既要依托历史,更要面向未来。西湖区的文化发展要创造更辉煌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活的人们正在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是这些活动过程的凝结物。它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精神创造和精神追求,它是人们学习知识、提高修养、培养素质、引发兴趣、升华精神境界的活动。这种文化是随着现实社会生活方式的需要而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它具有导向性、广泛性、群众性、参与性的特点。必须根据现代大都市的功能要求,整合西湖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西湖区的文化形象,提升西湖区的文化品位,实施城区重点文化品牌战略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