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满双元 石立斌 陈海花摘要分析了大通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大县之一,在发展畜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首先,天然草场面积达到 15.8 万 hm2,占该县总面积(3 090 km2)的 51.1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 14.6 万 hm2,占草场总面积的 42.91%;其次,全县拥有耕地面积 4.62 万 hm2,总产量达到 13.598 8万 t,为发展耗粮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大通县的畜牧业经济取得了长
2、足的发展,2009 年末大通县草食畜存栏 37.68 万头(只),生猪存栏 12.95 头;2010 年草食畜出栏 25.16 万头(只),家禽出栏 25.51 万只;生猪出栏 26.33 只;猪、牛、羊、禽肉产量 2.98 万 t,禽蛋产量 1 750 t;牛奶产量 3.64 万 t,畜牧业产值达到 73 496.9 万元1。 1 大通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大通县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户的牛羊 5 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 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
3、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畜牧业增长方式仍然停留在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畜禽产品品质差,奶牛年产奶量在 3 t/头左右,与全国产奶量 6 t/头差距较大,农户饲养的瘦肉型猪很少,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诊断、防治所需技术和设备落后2-3;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
4、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近年来,大通县初步形成了浅脑山的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带,外川以张氏集团等 3 家养殖场为主的生猪养殖带,长宁镇五家坡仔猪繁育等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但是,总量不多,规模不够大,带动能力弱,该县还养殖有从江苏、四川、甘肃等地贩运来的仔猪,说明当地生猪没有完全占有市场,科学养殖育种能力弱。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
5、缓慢。 1.3 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近几年,大通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工业严重滞后,现有毛(绒)皮加工企业青海大通民享皮毛加工厂 1 家,全县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 4 家,产品只有酸奶 1 类,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1.4 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 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农村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
6、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1.5 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大通县暖棚养畜、 “西繁东育”已显示巨大的增收潜力,畜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发展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一般养殖户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发展壮大4-5。该县建设的如城关西门村牛羊育肥基地等多处养殖基地因群众缺乏资金,大多数畜棚等设施闲置,利用率很低。业务部门缺乏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资金,因此要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2 促进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2.
7、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 为促进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畜牧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6-7。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
8、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2 明确大通县畜牧业主导产业 大通县有辽阔的天然草地,环境洁净,土壤、水、牧草均无污染,具有发展高原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通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大通县畜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高原绿色环保牦牛肉类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态奶加工业绝对处于主导地位,使这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饲养业、皮革加工业等畜牧业产业及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个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2.3 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9、 大通县畜牧业必须充分立足草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突出发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扩大塔尔鸡场仔鸡生产规模,以满足大通县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积极发展土鸡、藏獒等特种养殖业;兴建规模适度的仔猪繁育场多处,以达到稳定市场、自繁自育的目的,也可降低畜禽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还可以起到推广优良品种、集中免疫作用。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供应体系;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环节拓展,实现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发展
10、特色畜牧产业为基础,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投资兴办产业;以科技为本,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以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为要求来建设龙头企业。 2.4 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强对散养户的培训,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户,加大投入以促进散养户的规模扩大和专业户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形成。进行养殖小区养殖(“一村一品”),采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形式,使养殖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养殖。 2.5 积极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 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
11、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和建立当地化的仔猪家禽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切实加强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级防疫结构,每村设多名防疫员,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强化防疫责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疫质量,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3 参考文献 1 张成图.关于加快推进西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EB/OL.(2010-08-17)2009-11-02.http:/ 2 王新华,蔡周山.武威市凉州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5):16-19. 3 申秋红.浅谈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8-30,33. 4 刘世义,姚得保.当前农区发展畜牧业的几种模式J.河南农业科学,1995(1):31-32. 5 李炜,任予顺.推广氨化青贮饲料促进牛羊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1991(9):33-34. 6 李绍蓉,常吉塔,仁青扎西,等.松潘县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考J.草业与畜牧,2010(5):54-56. 7 晓浅.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助推山东农业现代化J.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