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用多年全口义齿翻新修复 68 例临床体会【关键词】 全口义齿;翻新修复 在口腔修复科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原有全口义齿进行翻新修复,纠正缺点,使其适应翻新后的全口义齿,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我科对原有全口义齿翻新修复 68 例患者,其中男 38 例,女 30 例,年龄 5383 岁,戴有全口义齿 519 年 。制作新义齿所用材料均为全口义齿常用材料,人工牙及基托材料由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生产。凡无戴用全口义齿禁忌证、要求重作全口义齿者均为本方法适应证。 1.2 临床操作及义齿制作 旧义齿的调整:检查旧全口义齿,结合患者主诉调制基托长短、宽度、厚度和边缘
2、形态,并对基托进行衬垫。患者戴用 2 周后复诊。调整人工牙咬牙合面形态及牙合曲线。必要时,用白色树脂加长人工牙,适当增加垂直距离(每次加高不超过 1.5 mm 为宜)。患者戴用 2 周后复诊。根据复诊主诉适当再次调整义齿和调整戴用义齿的适应时间。调整后义齿的再制作:将义齿组织面均匀磨除 1 mm,相对尖牙及第一磨牙牙槽嵴顶处适当留出组织停靠。用澡酸盐水粉印模材料取闭口式印模,在牙尖交错位进行肌能修整。灌制超硬石膏模型,用熟石膏形成底座。石膏结固后,制作定位沟并在相对游离端牙槽嵴顶处制作直径约 8 mm 铸道。涂石膏分离剂,制作义齿磨光面的个别托盘,用它制取人工牙及磨光面印模并连接磨光面石膏底座
3、。分离组织面与磨光面石膏底座,去除原义齿、组织面印模材料及铸道,将石膏底座对合后固定,熔化基托蜡并灌制蜡牙。全口义齿的完成:分离底座,去除蜡型铸道,获得调整后义齿的蜡型复制品。修整石膏底座,上架、选择人工牙并逐个排牙,试戴满意后按常规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直至完成。随访:1 个月后复诊,完成跟踪随访调查问卷。 2 结果 患者戴用全口义齿 1 个月后,回收问卷调查 56 份,12 例未复诊患者电话随访。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为 68 例患者制作全口义齿,成功率100%。对新全口义齿总体评价方面,62 例患者对义齿表示满意;4 例患者对义齿比较满意;2 例患者表示对翻新义齿可以接受,但同时表示对翻新义齿在
4、舒适度、稳定性和咀嚼功能方面有不同程度改善。 3 讨论 全口义齿戴用多年后,人工牙咬牙合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失去咬牙合面形态,严重者牙合面低平,甚至出现反牙合 状态。而且由于牙槽嵴的进行性吸收,基托组织面与支持组织不密合,义齿固位、稳定性差,基托边缘相对变长。这样的患者往往垂直距离降低,面容改变,咀嚼功能差或有其它不适而要求制作新的全口义齿,而戴用新义齿后又觉得效果不好,有的患者甚至认为新义齿还不如旧义齿好1。如何为这样的患者制作满意的全口义齿值得研究。 戴用全口义齿需要患者一定时期的适应,这种适应期时间的长短与戴用者健康状态、神经肌肉功能及使用全口义齿的动机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全身健康
5、逐年下降,再次戴用全口义齿的动机不如原来强烈。而且神经肌肉功能下降,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其原有义齿的磨损,垂直距离的降低是逐渐形成的,患者的神经肌肉已经适应了原有义齿。而常规方法制作的新义齿的变化是突然的,短时间难以适应,对于年老体弱,要求苛刻的患者来说,适应新义齿更加困难2。本文介绍的方法中,对原有义齿的调整保留了合理因素,纠正了缺点与不足,使其符合生理功能和保健要求,而且过程是渐进性的,更容易适应。对旧义齿进行衬垫修复改善了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能,而人工牙的调整与垂直距离的加高则明显改变患者容貌3,这种逐渐改善的过程增加了患者信心和对新义齿的期待及对医生的信任,使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适应调整翻新
6、后的义齿4,提高了对翻新义齿的评价和满意度。使更多的患者接纳旧全口义齿调整修复后的翻新全口义齿。 【参考文献】 1 郭天文.口腔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506507. 2 Terry JL,Ronald LE.Patient management and edcision making in complete denture fabrication using a duplicate denture procedure:A clinical reportJ.J Prosthet Dent,1999,82(5):499503. 3 Nohidra NK,Bulman JS.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vertical dimension of occlusion on facial anestheticsJ.Br Dent J,2002,192(3):164168. 4 Garrett NR,Kapur KK,Perez P.Effects of improvements of poorly fitting dentures and new dentures on patient satisfactionJ.J Prosthet Dent,1996,76(4):4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