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0173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与健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运动与健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运动与健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运动与健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运动与健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讲老师 袁春平,运动解剖学,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主讲老师 袁春平,运动与健康,第七讲,第一节 概 述,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 直接原因 1. 思想上不重视 2.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5方面问题) 3. 技术上的错误 4. 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5. 身体功能及心理状态不良 6. 组织方法不当,7. 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8. 场地设备的缺点9. 不良气候的影响,(二) 诱因,1. 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2. 局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二. 运动损伤的分类,三. 运动损伤的预防,(一) 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二) 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1. 加强思想教育 2.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3

2、. 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4.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5. 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6. 加强保健指导,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急救,急救的意义、原则和注意事项 概念: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的处理。 目的:1. 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 2. 避免再度伤害 3. 减轻伤员痛苦、预防并发症 4. 为伤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原则: 救命在先,防治休克,运动损伤的初步诊断,收集病史就地检查,三. 常用的急救方法,(一) 急救包扎法 1. 绷带包扎法 作用: 固定敷料和夹板、保护伤口、压迫止血、 支持伤肢 原则:松紧适宜、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1)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开始、结束时,肢体粗

3、细均匀的部位 (2) 螺旋形包扎法适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 (3) 反折形包扎法-适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 “8”字形包扎法-适于关节,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反折形包扎法,2. 三角巾包扎法,手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头部包扎法前壁悬挂法大悬臂带小悬臂带,(二) 止血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 (上肢半小时,下肢一小时要松开一次),3. 指压法 (压迫出血部位近心端的血管),颞浅动脉头顶及额部出血,颌外动脉-面部出血,锁骨下动脉-肩部及上臂出血,肱动脉-前臂及手部出血,指动脉-手指出血,股动脉-大腿及小腿出血,胫前动脉-足背出血,胫后动脉-足底出血,(三) 骨折固定法,1. 概念:

4、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即为骨折2. 骨折的原因 1) 直接暴力 2) 传达暴力 3) 牵拉暴力 4) 积累性暴力,3. 骨折的征象,疼痛、肿胀和皮下瘀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压痛和震痛4.骨折的急救原则 1) 防治休克 2) 就地固定 3) 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四)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1. 人工呼吸 1) 口对口吹气法 频率: 1618次/分 2) 注意事项 2. 胸外心脏挤压法 操作方法 频率: 成人-6080次/分 小儿-100次左右/分,单人操作-15:2,两人操作-5:1,对呼吸心跳均停止的伤员,按压与吹气的频率之比为:,四. 抗休克,(一) 什么是休克 是人体遭受体

5、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发生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或全身综合症.(二) 原因及原理原理: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三) 征象 (有时相性),兴奋期抑制期(四) 急救平卧饮水保暖和防暑保持呼吸道通畅,5. 止痛,6. 包扎和固定,7. 止血,8. 针刺急救穴,9. 请医生或送医院,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一) 冷疗法 (二) 热疗法 (三) 按摩疗法 (四) 拔罐疗法 (闪火法) (五) 药物疗法 (六) 针灸疗法,(七) 痛点药物注射法,(八) 保护支持带的应用,(九) 合理安排伤后体育锻炼,二.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擦伤、撕裂伤、刺伤、切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6、 1. 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 早期表现: 红、热、肿(水肿和血肿)、痛、功能障碍,2. 处理原则,早期 ( 伤后2448小时内 )-限制活动期 病理变化:组织损伤,出现血肿和水肿, 发生创伤性炎症 处理原则: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局部休息,2)中期 (伤后2448小时后)-恢复活动期,病理变化:出血已停止,肉芽组织形成,组织开始修复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提高新陈 代谢, 活血化淤,防止或减少粘连处理方法:热敷、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 外敷或内服药物,3) 后期-机能恢复期,病理变化: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已基本消

7、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 若有粘连,尽量设法分离和软化。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以药物治疗和保护支持带的应用为辅。,(二) 慢性损伤,原因:1. 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而来 2. 局部负荷过度而引起劳损处理原则及方法: 同急性损伤的中、后期 (按摩、打封闭的效果较好),第四节 常见运动损伤,挫伤(一) 损伤机制 挫伤又称撞伤,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二) 征象 1. 单纯型挫伤 2. 混合型挫伤(三) 处理,二. 肌肉拉伤,(一) 概念: 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

8、(二)原因和原理 1. 准备活动不充分 2. 训练水平不够 3. 疲劳或过度负荷 4. 错误的技术动作或姿势、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 5. 气候或场地器材不良,发生部位:,肌肉的起止点、肌腹、肌腹与肌腱的交界处(三)征象 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四) 处理,(五) 伤后训练,(六) 预防,三. 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的韧带,(一) 原因和原理,(二) 征象踝外侧副韧带扭伤伤者有足内翻受伤史。踝外侧疼痛,疼痛轻重与伤势有密切关系。踝外侧韧带扭伤 患足可以持重,跛行。足踝外侧轻度肿胀,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阳性,踝关节稳定,无异常活动。,2. 踝外侧韧带完全断裂,

9、患足不能持重,跳跃式跛行。外踝剧痛,肿胀且范围大,外踝和足背出现皮下瘀斑。踝关节强迫内翻时伤处剧痛,同时有踝关节不稳和距骨异常活动。,(三) 处理,现场急救 伤后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即韧带损伤处)止血。,三. 关节韧带损伤,(一) 损伤机制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运动,关节内外韧带受到过度的或猛烈的牵拉而造成损伤。(二)征象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韧带完全断裂或撕脱时关节有不稳或松动感(三)处理(四)预防,四. 脑震荡,(一) 概念指头部遭暴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组织被震荡而引起大脑暂时性的意识和机能障碍。(二)原因,直接,间接,暴力,(三) 原理,(四)征象,有头部外伤史

10、伤后即出现轻度的短时间的意识障碍 ( 不超过半小时 )3. 腱反射等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散大但对称4. 清醒后出现“逆行性遗忘”5. 意识清醒后,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五) 处理,平卧昏迷不醒者,点掐急救穴或嗅以氨水使之苏醒呼吸障碍者,施以人工呼吸与颅脑损伤区别无颅脑损伤者,平卧送至寝室休息,直至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为止,脑震荡与颅脑损伤的区别:,( 在急救或观察时,如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1. 昏迷时间在5分钟以上2. 耳、鼻、口流脑脊液或血液,或眼球青紫3. 清醒后头昏、呕吐、恶心剧烈4. 两瞳孔不对称或变形5. 清醒后有颈项强直或出现第二次昏迷,五. 胫腓骨疲劳性

11、骨膜炎,(一) 损伤机制 1. 肌肉牵扯学说 2. 应力学说(二) 征象 1. 无直接外伤史,发病缓慢 2. 疼痛 (主要) 3. 小腿下段水肿 4. 后蹬痛,(三) 处理,(四) 预防,七. 腱鞘炎,(一) 损伤机制 训练安排不当造成局部使用过度桡骨茎突部腱鞘炎手指屈肌腱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踝部腱鞘炎,(二) 征象,(三) 处理,(四) 预防,八. 骨骺损伤,(一) 损伤机制 1. 急性损伤 2. 慢性损伤(二) 征象 1. 骺板分离及骨折 2. 骨骺炎(三) 处理,七. 腰部损伤,腰部的解剖结构,(一) 急性腰扭伤 ( “闪腰” ),原因和原理负荷重量过大 A. 超过了躯干肌一时所

12、能承受的能力,腰背筋膜撕裂,肌肉收缩使肌肉的附丽点、小关节韧带受累,B. 负荷时重心不稳 (失足、被撞倒),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引起关节韧带扭伤、肌肉附丽区的损伤或小关节的错缝。,2) 脊柱超常范围的运动,A. 错误的技术动作导致腰部过分的屈、伸、旋转B. 过劳、损伤及退变等情况下,软组织松弛、弹性差-此时本来不过分的动作幅度可能也成为超常范围的活动而引起损伤。,伤及筋膜、肌肉、韧带,C. 脊柱运动时,肌肉不协调的收缩或腰部受到了力的作用而发生不协调运动,扭伤 (“闪腰”),a. 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过于放松、或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过于放松时,较小的外力也可致伤。,b. 在疲劳的状态下

13、,出现不协调的动作,c. 肌肉力量不平衡,d. 被冲撞,2. 征象,急性腰扭伤后,最主要的征象是腰痛。因疼痛出现保护性强迫体位。功能障碍。具体的:筋膜损伤-弯腰、腰扭转时疼痛较重。肌肉、韧带损伤-立即剧痛 (刀割样、撕裂样) 体前屈和扭转时加重 有压痛点、肿胀、青紫小关节错缝-腰的任何活动都痛 板腰 (肌僵直) 如伴关节囊嵌顿,则剧疼 (最疼的一种),3. 处理,卧板床休息。轻的23天,重的1周左右。 停止训练。2) 按摩。3) 封闭。4) 外贴膏药、内服药物。5) 功能锻炼。,4. 预防,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腰腹肌的协调性、反应性。体育活动和劳动时注意力集中。注意正确的提重物姿势。加强腰

14、腹肌的力量伸展性训练。,(二) 慢性损伤 (腰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肌纤维炎、肌肉风湿症等。原因和原理A. 长期弯腰负荷过多或体位姿势不良,疲劳积累、局部有害代谢产物增加,肌肉变性(如肌肉发硬、挛缩、弹性下降等),B. 腰部反复细微损伤或急性损伤愈合不佳,肌筋膜粘连、肌纤维粘连、肌纤维变性等,从而使肌肉的耐力差、力量不足,易反复损伤,形成慢性劳损性伤痛。,C. 腰部肌力软弱,腰肌可因缺乏锻炼或肌肉训练不足或因伤病影响,使肌肉体积缩小、肌力软弱,相对不能承受较大负荷而易劳损。脊柱畸形 骨杠杆及肌肉用力方向发生变异。,2. 征象,1) 一般无明显受伤史, 因损伤引起的也是属齐王受伤史。2)

15、疼痛 由轻逐渐加重,且是酸痛或胀痛(钝痛),以酸胀困楚开始大面积的(弥漫性)的自感不适,隐隐痛,慢慢出现痛点。不活动时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轻微活动后疼痛减轻,久坐或站立后疼痛,在竟技状态时几乎不痛,活动累了疼痛加重、早晨起床和天气阴冷时加重。,3. 处理,处理原则: 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淤、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具体方法:按摩、体疗为主。 理疗、火罐、红外线、超短波、封闭等也有效。,4. 预防,1)经常进行改变体位的交叉训练,使不同肌肉有轮流休息的机会,减轻疲劳和预防劳损。2)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腰、腹训练。3)注意循序渐进和训练节奏,以防肌肉疲劳积累。4)积极治疗腰部扭伤。5)参加腰部用力较多、负重较重、活动幅度大的体育运动及伤后训练应佩戴护腰或宽腰带。6)经常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期固定于一种体位。7)积极开展自我按摩和相互按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