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7641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宁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民间群众的知识、智慧、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情操、爱憎、美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媒技术,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 ,造成“文化趋同”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近年来,各

2、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早在 2005 年下半年起,江北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成效初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分布较为广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块状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成效突出,形成了集体传承的喜人局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能够迅速发展?传承和保护工作有何特色?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瓶颈问题是什么?今后如何全面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如何提高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围绕这些问题我们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在江北辖区内 7 个街道

3、、1 个镇及103 个行政村,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考察调研和与代表性传承人单独谈话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本课题充分研究这些资料,深入全面地分析总结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深刻地指出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的瓶颈问题,认真探索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对策。这对于进一步探寻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规律,有力促进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分析江北区作为宁波老三区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成就了千年古慈城的“儒魂商魄”,拥有三江口城市文化长廊,历史悠久,不仅见证了宁波历史名城从渡口经河口到港口

4、的变化,延续了江南水乡朴实、勤劳的民风民俗,保留了内容2丰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唯一“中国慈孝文化之乡”,“浙江省慈孝之乡”,其中,慈城镇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庄桥街道荣获“浙江省风筝之乡”;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江北区成为宁波市连接国际大都市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圈的北门户,江北突破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江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为目标,全力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结合江北文化资源,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与年糕生产企业、休闲旅游和家具行业等相关产业不断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形成块状经济,逐渐

5、成为引领江北经济转型、加快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新动力”。(一)底蕴深厚,灿若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06 年江北区坚持“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通过走村串户、访问座谈和走访传承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和登记工作,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普查工作涉及全区 8 个街道(镇)208 平方公里,参与人员 147 人,其中文化系统 11 人,开展普查培训 17 次,培训人员 207 人,投入普查经费

6、10 万元,普查时间 4 年,先后召开座谈会 317 次,参与人员 1966人,走访传承人 812 人,查获有效线索 4960 条,已收集实物 55 个,形成调查项目 861 个,见表(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统计表。表(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统计表召开普查座谈会普查成果 成果汇总项目单位次数参与人数走访传承人数调查项目数(文字记录(万照片(张)录音记录(小时)摄像记录(小资料实物(件)文字资料(册)音像资料(盒)电子资料(G其他(件)3个) 字) 时)已收集已登记)总计317 1966 812 816 23230 79.46 45 55 55 8 2其中已布区级非遗项目 7

7、3 个,市级 5 个,省级 1 个,与此同时,还先后在17 所中小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开展 2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在通过普查,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综观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以下明显特点。表(二):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及分布统计表街道(镇)数量 名称类 别中马 白沙 孔浦 文教 洪塘(涉农)庄桥(涉农)甬江(涉农)慈城镇 合计民间文学 15 15 30 20 35 20 33 82 250传统音乐 1 3 2 1 1 0 1 6 15传统舞蹈 1 4 1 0 0

8、 0 0 0 6传统戏剧 1 3 1 0 0 1 0 0 6曲艺 4 3 1 2 3 2 3 1 19杂技 0 2 0 1 0 1 0 1 5传统美术 2 3 1 2 2 3 3 6 22传统技艺 7 7 2 11 10 24 18 11 90生产商贸习俗 3 3 7 0 5 7 2 2 29消费习俗 1 5 11 8 3 6 5 8 47人生礼俗 3 9 20 15 7 17 16 7 94岁时节令 4 7 8 13 10 15 11 7 754民间信仰 2 6 2 4 8 11 11 3 47民间知识 2 4 4 3 7 18 15 2 55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4 5 6 6 7 4 4

9、2 38传统医药 15 3 5 1 2 2 7 8 43其他 2 0 0 2 4 4 2 6 20合计 67 82 101 89 104 135 131 152 861从表(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它涉及项目 17 大类,见其中,传统医药 43 个;民间美术 22 个;民间手工技艺 90 个;民间文学(口头文学)250 个;民间舞蹈 6 个;民间信仰 47个;民间音乐 15 个;民间知识 55 个;曲艺 19 个;人生礼俗 94 个;生产商贸29 个;岁时节令 75 个;消费习俗 47 个;游艺与竞技 38 个;杂技 5 个;民间戏曲 6 个。但从

10、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1、数目差距较大。从项目上看,项目种类比较齐全,但“三多”、“三少”现象较为突出。其中“三多”:即民间传说故事 250 项、人生礼俗 94 项、传统技艺 90 项等项目数量比较多。“三少”:即杂技仅 5 项、传统舞蹈 6 项、传统戏剧 6 项等三个项目数量比较少。2、城乡区别明显。从区域上看,由于广大市民生活在城市,商品活动比较频繁,文化娱乐生活比较丰富,城区街道的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比较多,涉农街道(镇)由于长期受农村种植等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与种田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习俗较多、民间信仰、民间知识和岁时节令等项目比较多。3

11、、产业优势突出。非遗传承项目呈块状分布,由于水磨年糕、骨木镶嵌等优秀的传统手技艺,目前已形成了年糕产业和明清工艺品厂,并设有年糕展览馆。特别是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荣获“中国年糕之乡”。近年来,慈城镇已经有 20 多家专业生产年糕企业,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群。目前,慈城年糕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三成以上,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5(二)历史久远,特色独特1、悠久的慈孝文化。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民间文学、故事和传说等数量最多,其中以慈孝故事等最为突出,一千九百年前董孝子井和慈湖等经典民间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慈孝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特

12、别是自唐朝建县以来,仅慈城被历代皇帝旌表的孝子(女)就有 30 多名,慈城也因人们尊称的董黯、张无择、孙之翰等“三孝子”及“三孝乡”而更名。近年来,江北区先后荣获了全国唯一“中国慈孝文化之乡” 、浙江省唯一“浙江省慈孝之乡”、慈城镇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成为充满东方伦理之光的和谐之土。2、繁荣的稻米文化。邻近出土稻米的河姆渡遗址,累积并传承七千年稻作播种精华,江北稻米文化特别以慈城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慈城水磨年糕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目前,荣获“中国年糕之乡”的慈城镇共有 20 多家年糕生产企业,生产的年糕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三成以上,并畅销日本、韩国和台湾等 20 多个国家

13、和地区,誉满全球。慈城年糕还同谢年、饭富、接财神等民间风俗紧密结合,与年糕相关的传说、民歌更是广为流传。3、发达的商业文化。江北比较发达的商业,造就了区域内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和人生礼俗等项目比较集中。早在一百多年前的 1844 年,宁波与近代中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开埠后,江北岸成为外国人居留地,中外商贸和文化交流盛极一时,形成了比著名的上海外滩要早十几年的宁波外滩,也成为名扬四海的“宁波帮”的发祥地。目前,老外滩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的新台平。(三)创新机制,扎实做好原生态传承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近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及主要领导

14、深刻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在做好调研和普查工作的前提下,注重创新展示、传承、保护工作等新机制,不断完善传承保护的相关制度措施,有力地推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1、扎实开展非遗普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江北区先后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小组,严格按6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通过走村串户、座谈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展开了全方位调研,并登记备案,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民俗文化资源的数量、种类

15、、分布情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共发现线索 4696 条、文字记录 1.7 万字、文本档案 860 个、收集民间作品和民俗实物 24 件。与此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对普查收集的线索进行调研、论证,筛选了 16 个有价值的项目,公布为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中慈城庙会、风筝、面塑、骨木镶嵌、慈城年糕等 4 个项目被命名为市级非遗名录。2009 年,新挖掘 57 个有价值的项目,并公布了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慈城年糕已被命名为省级非遗名录,目前,慈城年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2、加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江北区文广

16、局和区教育局在前期认真调研、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采取多种途径进行集体传承保护,共在 17 所学校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分别选取花灯制作、剪纸和抖空竹等 21 个有特色、有保护价值的项目,开设非遗培训班,造就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小传承人。同时,定期在同类传承教学基地之间组织活动、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传承教学的影响力。年终开展检查评比,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2009 年,江北区育才小学荣获“浙江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3、完善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基层

17、调研,及时完成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登记注册工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对生活比较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适当补助,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对辖区内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一次慰问走访,安排一次体检,在安排部分传承人到学校上一堂技艺传承课的同时,并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教学活动,实现持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4、创新非遗技能展示平台。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工作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氛围,2009 年 6 月 13 日,7江北区举办“非常庙会”走进老外滩活动,在活动现场,舞龙、马灯、越剧、甬剧、空

18、竹等传统文艺节目齐聚一堂,同时,20 余块非遗成果展示板一一展示非遗精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眼球;面塑、剪纸、版画等 30 余个摊位前聚集了大批市民,亲身感受到了非遗项目迷人魅力;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富于时代精神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演出、比赛等展示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遇到的瓶颈问题尽管江北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及浙江省先进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相比,仍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轻人与老艺人的思想代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原因

19、。当代大多数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超前,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始终紧跟时代潮流或领先于时代步伐,富有朝气,阳光,猎奇,接纳与创新,更明智,更阳光,更新潮,勇于适应社会,坚持创新自己,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烈,敢于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和独特个性。但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过早的成熟,毫无理想和追求,成熟的可怕,成熟的麻木,头脑简单,四肢不勤,游戏生活,游戏人生,浪费青春,不思进取,不求进步,就像垂垂老矣的旧世界的人。有的思想浮躁,不踏实,急功近利,有好处的事才会去做,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多对传统的事物不感兴趣。现在 60 岁以

20、上的老年人,大多出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从小就受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三座大山”的压迫,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参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磨难,见证了实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举世注目的辉煌成就,他们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比较低,但他们阅历丰富,思想成熟,素养较好,善于思考,对人生有独特见解,饱尝人生艰辛,感悟人生真谛,为人稳重,虽然理念比较保守,观念相对陈旧,但他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比较强烈,特别是能经常回忆过去,怀旧的思想意识比较突出,勇于传承保护中华8民族传统文化。为此,当代青少年的追求时尚、流行与老年人稳重、怀

21、旧之间存在明显的理念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思想障碍。2、文化竞争力特别是优秀非遗传承项目在经济建设中竞争力还不够强。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文化战略成为全球竞争的最后一层帷幕。文化是第一竞争力、是终极竞争力。这就是中国文化战略专家曹世潮指出的深刻观点。我们必须维护或发展出这样的一种文化,即这种文化在特质、普遍性和深刻性上都充分地支持着我们所从事的产业和行业,这个产业和行业是我们最擅长的。而民族、国家、行业的最终地位,都将取决于这一场文化决战。全球化的竞争,已经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的文化能力达到了极致,这种使文化擅长在残酷的市场经济法则的推动下

22、极其所能。为此,文化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加强文化建设,建立和形成文化这种核心竞争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也经常把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于应对经济危机、经济转型、提升创新实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重要工作,并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特别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完全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统筹规划,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 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致使文化在各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弱,尤其

23、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不够强,已经成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一个制约。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命力还不够强。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像风暴一样弥漫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原有的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家园被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冲得七零八落” 。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了破坏;依存于独特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独特的语言、文

24、字正在消亡;许9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许多独门技艺人亡艺绝;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生态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创新能力和生命力不够强,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给该项目在原产地保护工作传承、保护、“申遗”、归属权和保护权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清醒认识客观分析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同时,也应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5、和保护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1、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美国本身的文化资源的确有限,但它不仅把整个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文明作为自己的文化源泉,也积极吸取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养分。迪斯尼公司前两年就以花木兰的题材做了一部动画片,赢得了巨额的全球票房。反之我们在“文革”期间,由于拒绝和排斥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弄到了“八亿人民八年看了八个样板戏”的境地,结果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个惨痛的教训一定不能忘记。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要勇于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

26、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借鉴就是无偿的借用;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渐强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 。李长春同志也在该会上指出:“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各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并举,积极引入商业运作机制的新局面。 ”近年来,先后在各

27、10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一个具体表现。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当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将对我国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发展来看,相比法、德和俄罗斯,中国是未来美国文化产业巨无霸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挑战者,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蓄势后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制造业大国,适时调整文化战略,充分利用北京 2008 年奥运会、2010 上海世博会等极佳展示机会,重建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及时把具有 5000 年

28、文明传统、又经过现代转换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这些都是历史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新机遇。2、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给江北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 年初,文化

29、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 2020 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 年 6 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 12 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