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加利 TEL:13265039998Q Q:107998714,针灸治疗学,带着问题来学习 1.针灸治疗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2.针灸的治疗作用是什么? 3.针灸治疗的原理与应用是什么?,针灸是怎么治病的?,头痛扎头? 手痛扎手?,第 一 章 治 疗 学 总 论,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的一门临床学科。,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疾病要综合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并注重经络穴位诊断,再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
2、经在络,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并考虑腧穴作用、机体特异性,按方施术。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阴阳,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扶其正气,祛其邪气,使机体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长期以来,许多人对针灸有一种偏见,认为针灸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没有什么理论,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痛为腧罢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好的针灸医生必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总论中分别就针灸治疗的作用、治疗原则、辨证方法、针灸处方四部分进行讲述
3、,在各论中结合具体病症进行分析,以使同学们掌握针灸辨证论治的方法,为针灸临床实践奠定基础。,第一节:针灸的治疗作用,机体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条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病态机体: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治疗作用阴阳纲 扶正祛邪法则强 疏通经络气血畅 三大功能不可忘,针灸治病,疾病,针刺艾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一、疏通经络,(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 重要病理变化: 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七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
4、的有机体。所以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引起种种病变。,(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属实证,治宜泻法,进落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
5、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治之。以上均可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扶正祛邪,(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
6、外感六淫,痰饮、淤血和食积等。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想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补虚泻
7、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斗争中,二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后扶正。,(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的补虚与泻实,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
8、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祛邪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适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启闭、开窍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是应用。,三、调和阴阳,(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
9、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 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 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则,因此调理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针灸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10、”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是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 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可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方面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取太溪、阴谷和太冲、行间。 腧穴配伍 如:五脏病取背俞穴,六腑病取募穴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发、泻发应用:补合谷泻复溜可发汗,泻合谷补复溜可止汗;,(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有良性调节作用:,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
11、究表明针灸对机体有良性调整作用,能使失调的脏腑器官机能得到调整,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作用。,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是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准绳,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以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结合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常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同治、三因制宜等几个方面。,一、补虚与泻实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泻实,“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 “实”是指邪气偏盛。 补虚就
12、是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针灸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针和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二)补虚与泻实的应用方法,1.补法:“虚则补之”。在邪正斗争中,如果正气不足,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症状多表现为虚症。其中阳虚、气虚者,毫针刺用补法,并灸,以振奋阳气;阴虚者,毫针刺用补法,以养其阴。 “陷下则灸之。”“陷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下陷,失于固摄;二是血络空虚;三是指脉象沉下,王冰在灵枢经脉篇注之曰:“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所以陷下有沉脉之意;四是阳气暴脱、脉危欲
13、绝之危象。 正确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腧穴的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的补法: (1)补益肾气法:用于肾气虚弱证,穴如肾俞、命门、关元、太 溪;针刺补法,并灸。方用大补元煎 (2)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证。 穴如脾俞、胃俞、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针刺补法,并 灸。补中益气汤 (3)补益肺气法:用于肺气虚证。补肺汤 穴如太渊、肺俞、足三里、太白(注);针刺补法,并灸。 (4)补益心脾法:用于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穴如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针刺补法,并灸。 (5)补益气血法:用于气血两虚证。八珍汤 穴如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并灸。
14、 (6)补益肾阴法:用于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 穴如关元、肾俞、照海(注)、尺泽;针刺补法。 (7)升阳益气法:用于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证。穴如百会、中脘、气 海、足三里;针刺补法,并灸。附子理中汤,2.泻法:“实则泻之”“盛”指邪气亢盛,“泻”指治疗方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邪气亢盛,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症候表现为实证。治疗用泻法,或用毫针泻之,或用三棱针放血,或用梅花针重扣出血,以祛除病邪、邪去正安、疾病才能向愈。,“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菀”,同郁,蓄积、瘀滞、瘀结之义;“陈”,久也,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
15、类的病证。“除”,去也,破除的意思,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故凡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均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之。如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之,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于“郁陈”较重者,可在点刺出血后再加拔火罐,便可排出更多的恶血,促进病愈。另外如腱鞘囊肿、小儿疳疾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泻法在应用时,应包括经穴配伍和刺法两个方面。 临床常用泻法有下面几种: (1)疏风解表法:用于表实证。 穴如风池、合谷、列缺,针刺泻法。麻黄汤 (2)泻热通便法:用于里实证。 穴如天枢、曲池、上巨虚,针刺泻法。大承气汤 (3
16、)理气豁痰法:用于痰实证。 穴如天突、膻中、合谷、丰隆,针刺泻法。二陈汤 (4)活血化瘀法:用于血瘀证。 穴如曲泽、委中、十二井穴、膈俞,针刺泻法, 或用刺络拔罐法。血府逐瘀汤,3.补泻兼施 疾病的临床证候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应当补泻兼施。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既衰又见邪实之象,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后泻实。同时还根据虚实程度的轻重缓急,来决定补泻的多少与先后。例如:对邪实正虚的膨胀病,一味泻实或单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又如阴虚不能制阳引起的肝阳上亢之证,应育阴潜阳,宜补太溪、复溜以滋养肾阴,又泻太冲、行间以平降肝阳。,4.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17、在一般情况下,凡某一经络、脏腑的病变,而未涉及其他经络、脏腑者,则可在该经络上取穴补泻之,此即“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灵枢禁服篇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难经六十九难说“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多在本经循经取穴治疗,常以原穴和五输穴为主。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在临床上,虚证和实证的表现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诸如有表虚里实或表实里虚、上
18、虚下实或上实下虚,还有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等。所以,补虚泻实治则的运用,也必须灵活应变。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就单用补法或泻法。如实热证多采用浅刺出血的方法,虚寒证多采用留针补法或施用灸法等。若是虚实夹杂,则必须补泻兼施。补虚泻实既是针灸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类经也说:“凡用针者,但可泻其多,不可泻其少,当详察血气,而为之补泻也。”都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二、清热与温寒 (一)清热与温寒的基本概念,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证是机体阳
19、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机体机能衰减, 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机体机能亢盛, 所表现的证候。 温法,是用针灸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用于寒证的治疗。 清法,是通过针法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泄热开窍 的一种治法,用于热证的治疗。,1.热则疾之: “热则疾之”,“热”是指邪热亢盛,或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五脏六腑有热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局部的局部热证。 “疾”是快速的意思。这里是指治疗方法,即疾刺快出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与此同义如点刺出血,以泻其邪热。如表热证,用毫针浅刺曲池、合谷、大椎等穴,并疾出其针,以宣
20、散热邪。五脏热者,选择响应的俞穴以刺之,如心热者,取中冲、少冲,点刺出血,以泻其热;热在经络局部者,用毫针散刺,或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扣刺局部出血,以疏散邪热。“疾”也有快速运针的意思,即快速提插、快速捻转、相当于泻法,多用于实热证。 “温者清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温”是热的意思,即病性属热者,“清”是大法,即热证应用清热的方法。,临床常用清法有: (1)清解热邪法:适用于热证。 穴如大椎、曲池、合谷;针刺泻法。清营汤等 (2)清热解毒法:用于温毒热证。穴如委中、曲泽、 十宣、阿是穴;点刺出血。黄连解毒汤 (3)清热开窍法:用于热闭神昏证。穴如水沟、 十二井穴、劳宫;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
21、。安宫牛黄丸 (4)清泻脏腑法:适用于脏腑热证。 穴如所属脏腑的荥穴和相应的经穴,如心热证,取少 府、 劳宫,肝热证取行间,阳辅等,针刺泻法。 导赤散(清泻相应的脏腑热邪),2.寒则(温之)留之“寒者热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指疾病的性质属寒,或为外感寒邪引起的表寒证;或为寒湿痹阻经脉的寒痹证;或为阳气不足引起的脏寒证。“热”是指治疗的方法,如艾条法,或用针刺热补法(烧山火法),如表寒证可温灸肺俞、大椎等穴,以温散表邪;寒痹证可用隔附子灸、或温针灸,以温经散寒;脏寒证可取相应的腧穴,以温灸之。 “寒者留之”出自灵枢经脉。是说寒证应当久留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激发其经气,使阳气来复、散其
22、寒邪。灵枢九针十二原“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就是指治寒病宜深刺而留针。,常用的温法: (1)温通经络法:用于寒凝经络证。 穴如阿是穴、或根据病变部位循经取穴,治宜 灸法,或留针法,或温针法。 乌头汤 (2)温中散寒法:用于胃寒证。 穴如中脘、气海、足三里;留针补法,并灸。 理中汤 (3)回阳救逆法:用于阳气衰微,四肢厥冷; 穴如关元、神阙;重用灸法。四逆汤,三、局部与整体,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经络的作用下,内联脏腑,外络四肢百骸,联系内外,贯通上下,将人体各部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一旦人体阴阳失调,引起疾病,就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而某一症状往往是某些内在疾病的一种表现。 如眩晕,气血亏虚、痰湿中
23、阻、肝阳上亢均可引起,所以在治疗时,必须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1.局部治疗:一般是针对局部病证的治疗。例如口噤取地仓、颊车;头痛取太阳、百会、风池;肘痛取曲池、尺泽等。 2.整体治疗:一般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例如:肝火循经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取足厥阴经穴行间,清泻肝火、肝火得清、则目赤肿痛自可向愈。 再如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取合谷、外关等穴发汗解表,表邪得解,则头痛、恶寒、发热等症可除。,3.局部整体兼治:既重视病因治疗、又重视症状治疗,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如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即可取太冲、太溪平肝潜阳,又可取百会、风池、太阳以止晕,这样把局部和整
24、体结合起来,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因此,针灸治病,要善于掌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辩证论治的整体出发、选配穴位,进行治疗,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才不致发生素问方盛衰论所说的“知左不知右,知上不知下,知前不知后,故治不愈”的偏向。,四、治标与治本(一)标本的概念,“标”和“本”的含义十分广泛:从正邪关系上看,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疾病的发生上看,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变的部位上看,内脏是本,体表是标;从发病的先后上看,先病是本,后病是标。不难看出“标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中医学通过这一概念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疾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以及疾病的现象和本质。,(二)标本在临床上的应用,素问标
25、本病传论说:“只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这是强调标本在辩证施治中的重要性。应用治本与治标的原则是: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和标本兼治。缓则治本:就是分辨疾病的本质而进行治疗。治其病因、证状自解。治其先病、后病可除。与“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是一致的。急则治标:当标病急于本病时,则可先治标病,后治本病。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事,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小结: 1.针灸治疗原则: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同治、三因制宜。2.补虚与泻实: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3. 清热与温寒:热则
26、疾之、寒则(温之)留之、温清并用。4.局部与整体:5.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一)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一原则的运用,使以病机的异同为依据的。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二)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病机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病方法也不同。例如:同是胃病,因肝气犯胃引起者,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止痛。取厥阴、阳明经穴,穴如太冲、足三里、梁门针刺泻法。(注)因
27、脾胃虚寒引起者,治宜补脾健胃、温中散寒。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补法,兼用灸法。异病同治:许多疾病,虽然其受病部位和症状不同,但其主要的病机不同,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胃下垂和子宫脱垂,尽管它们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不同,但病机相同,均属气虚下陷,治宜益气升陷,取百会、气海、中脘等穴,针刺补法并灸。可收异病同治之效。,六、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即根据治疗对象、季节(包括时辰)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情况,而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冬,夏,春,秋,北,南,东,西,长夏,中,第三节 针灸辨证论治纲要,针灸治病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
28、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同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证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症的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作出正确的辨证。 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要将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的辨证方法综合运用,分析病性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属虚还是属实,是属阴还是属阳;确定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是在经还是在络,是在脏还是在腑。再确定治疗大法,配穴处方,按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使脏腑、气血、阴阳协调,经络流畅,从而恢复“阴平阳秘”的状况。,一、八纲证治,定义: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证治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疾病性质、病位、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
29、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进行归纳,并用于针灸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 八纲证治是各种辨证论治的总纲。 在八纲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证、实证、热证为阳证,里证、虚证、寒证为阴证。,(一)表里证治 表里是鉴别疾病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轻重、传变转化趋势的两个纲领。病变发生在皮毛、肌腠、经络等浅表部位的属于表,病变发生在脏腑、气血、骨髓的属于里。一般来说,表证病情相对较轻,里证病情相对较重。表证转为里证,预示病情加重;里证转为表证,说明病情好转。(二)寒热证治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阴气过盛、或体内阳虚所表现的病证。其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
30、;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热证是感受热邪、或体内阳气过盛、或体内阴气不足所表现的病证,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之分。,(三)虚实证治 虚实是指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而言。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正气不足为“虚”,多因禀赋不足、正气虚弱所致,或见于慢性病或重病之后。邪气有余、亢盛为“实”,多见于急性病证,一般体质强壮、病势较盛。(四)阴阳证治 阴阳是指病证的类别而论,大而言之可概括整个疾病,小而言之可表示一个证候,一切疾病的病理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偏盛偏衰两大类,阴阳为八纲证治的总纲。,综上所述,八纲辨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病变过程中的八类证候。应该
31、注意的是,由于病邪性质、受病部位的不同,正邪盛衰的差异,临床上八纲所属证候往往是相兼出现的。八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临床当仔细分辨,灵活处理。对寒热相兼者当针灸并用,虚实夹杂者则宜补泻兼施。在某种条件下,八纲的证候性质还可发生转化,如表证转为里证,里证转为表证;寒证转为热证,热证转为寒证;虚证转为实证,实证转为虚证;阴证转为阳证,阳证转阴证等。,二、脏腑证治,定义: 脏腑证治是脏腑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脏腑病变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脏腑病变所在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的盛衰情况,作出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大法,进行治疗的一种辨证论治方法。,(一)肺病证治 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
32、,上连气道、咽喉,开窍于鼻,合称肺系。其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又主宣发肃降,能敷布水液,通调水道,而为水之上源;又主治节,朝百脉,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首先犯肺。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表现为主气司呼吸功能障碍和卫外机能失职,以及水液代谢的部分病变。其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吐痰、胸痛、咯血、鼻塞、流涕、鼻衄、咽喉肿痛、失音等。,1.风寒束肺2.热邪壅肺3.痰浊阻肺4.肺气不足5.肺阴不足,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上肺”,足少阴肾经“入肺中”,足厥阴肝经“上注肺”,胃之大络“络肺”,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交会于中府穴
33、,故肺病的证治与大肠、心、肾、肝、胃、脾的关系密切。,(二)大肠病证治 大肠为传导之官,职司传送食物糟粕,使之最终变化成形,排出体外。如肠道感受外邪、或为饮食所伤,则其传导、变化功能失常,便会出现肠道和大便异常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肠痈、痔疾、脱肛等。,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肠上下相连,故生理、病理方面也息息相关。又手太阴经脉“络大肠”,足太阴之络“入络肠胃”,故大肠的病理变化与肺、脾、胃、小肠最为密切。根据“合治内腑”的理论,治疗取穴以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1大肠实证2大肠虚证3大肠湿热4大肠寒证5大肠津亏,(三)脾病证治脾居中州,主运化,其性喜燥恶
34、湿,代胃行其津液,其气以升为顺。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生命之本。脾又具有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功能。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运化无权而致消化功能失常以及水湿潴留,不能统血,清阳不升等方面。其病变常见症状有腹胀、腹泻、便血、月经过多、崩漏、身重肢冷、肌肤浮肿、肢软无力等。1脾气虚弱2脾阳不足3湿热困脾,(四)胃病证治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灵枢海论),其性喜湿恶燥,以通降为顺。胃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胃的病症主要与饮食有关,凡饮食不洁(或不节)、饥饱失常、寒热不当、辛辣不节等,都能影响胃的和降功能,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呃逆、吐血、
35、便血等症。胃与脾相表里,又“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灵枢本输),故胃的病症与脾、大肠、小肠关系密切,还受到肝的影响。足厥阴肝经“挟胃”,当肝气郁结之时,常常会横逆犯胃,而出现胃痛连及两胁等症。1食积伤胃2胃寒证3胃热证4胃阴不足,(五)心(包)病证治心居胸中,外有心包络裹护。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其华在面,开窍于舌,经脉通过目系与大脑相联系。心主神明、又主血脉,是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体生命和精神思维活动的中心。心包居胸中,为心之宫城,有护卫心脏的作用。在生理上代心行事,病理上代心受邪,治疗上代心用穴。故心和心包的病症以心脏、神志、血脉三方面为主。其病变常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昏迷、谵语、癫狂、吐
36、血、衄血、斑疹以及血液运行失调等。1心气不足2心血亏虚3心火亢盛4痰蒙心窍5心脉瘀阻,(六)小肠病证治小肠为“受盛之官”,职司分清别浊。小肠与心相表里,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阑门,与大肠相连。其病理变化与心、脾、胃、大肠关系密切。如心移热于小肠可发为尿血,小肠有热上逆于心可出现口舌生疮;若小肠不能分清别浊,则导致清浊混淆,出现二便失常。1小肠虚寒2小肠实热3小肠气滞,(七)肾病证治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肾藏精,又为命火所寄,肾精为人体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命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肾又主水,主骨生髓,主纳气,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既主水又藏命门真火,故称“水火之脏”,肾为“先天之本”、
37、“阴阳之根”。一般而言,肾病疾患以虚证为主,常表现为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肾虚水泛等证候。肾病的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或疼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水肿、消渴、阳痿、遗精、喘息、五更泄泻等。1肾气不足2肾阳不足3肾阴亏虚4肾不纳气,(八)膀胱病证治膀胱为津液之腑,职司小便,为“州都之官”。生理上,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产生气化作用,掌管尿液的排泄。病理上,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如膀胱不约,则见溲数,遗尿;膀胱不利,则见癃闭,淋沥等症。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2膀胱湿热1膀胱虚寒,(九)三焦病证治三焦为六腑之一,为上、中、下三焦的总称,有主持诸气,司一身之气化的功
38、能,疏调水道,参与机体的水液代谢。上焦主宣发、敷布;中焦主受纳、运化;下焦主分清分浊。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诸如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水谷的消化吸收,水液的气化代谢等,都依赖三焦气化作用而维持正常活动,故三焦的气化功能实质上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所属脏器的整个气化作用。其病变机理关键在于气化功能失司,水道通调不利,以致水湿潴留、泛滥体内。其临床常见症状表现有肌肤肿胀、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等。2三焦虚寒1三焦实热,(十)肝胆病证治肝位于右肋下,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调节人体精神情志活动,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在病理上,疏泄失常可致情志、消化功能、妇女月经异常等,血不归藏,筋脉失养可致
39、风气内动及厥阴肝经不利、目疾、筋病、妇女月经异常等。肝病多实,以气郁阳亢、风火上逆之证为主。每由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胁肋胀痛、少腹窜痛、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嗳气呕逆,头痛眩晕,肢体拘挛、震颤,手足抽搐,口眼斜,目疾,妇人月经不调等。胆附于肝,为六腑之一,储存胆汁,助胃之消化,在肝的疏泄功能支配下得以调节。胆主决断,其性刚强,胆气虚则见胆怯。胆与肝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肝郁可以影响胆汁的疏泄,出现黄疸、口苦、呕吐苦水等症;胆汁的瘀结又可导致肝失条达,出现头晕、目眩、胸胁疼痛、心烦不眠、口苦等症。胆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口苦、发黄、惊悸、失眠、胁痛、头痛、目眩等。
40、,1肝气郁结2肝阳上亢3肝火上炎4肝风内动5寒滞肝脉6肝血不足7胆火亢盛8肝胆湿热,三、气血证治,定义: 气血证治,是分析归纳气血的病理变化,对气血病变所表现的不同证候进行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濡养脏腑、灌注经络、抗御外邪、调节平衡的重要作用。,(一)气病证治气的病证一般分为虚、实两大类。“虚”指气之不足,表现为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有气虚、气陷之别。“实”指气之有余,表现为脏腑组织功能亢进或太过,有气滞、气逆之异。1气虚证治2气陷证3气滞证4气逆证 (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肾不纳气),(二)血病证治临床有关血的病证很多,但一般不外乎血虚、血瘀和出血三个方面1血
41、虚证2血瘀证3出血证:(1)气不摄血(2)血热妄行(3)阴虚火旺(4)瘀血内积(三)气血同病证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为气舍,血为气之母,无形之气必须依附于有形之血存在于体内,并依赖血的滋养。生理上的密切关联,也导致病理上的气血同病。1气血两虚2气虚血脱3气随血脱4气虚血瘀6气滞血瘀5血瘀血虚,四、经络证治,定义: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以及经络的异常反应,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经络证治。 经络证治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经络证治是针
42、灸辨证论证的核心。,(一)经络辨证经络病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经络病证包括经络所属的脏腑病证在内,合称“脏腑、经络病证”;狭义的经络病证则是指脏腑以外的皮毛、肌肉、筋脉、骨节、五官九窍的病证,常见有局部红、肿、热、痛(拒按)、抽搐的实性病证,或肢冷、麻木、痿软、瘫痪的虚性病证。,1经络辨证(1)辨证归经:辨证归经主要是依据临床证候表现进行归经的(2)辨位归经:辨位归经是按病变部位循行分布的经脉进行归经的(3)“经络诊察”归经:是根据经络具有诊断疾病的功能而确立的一种归经方法,包括经络望诊、经穴触诊、经络电测定和知热感度测定等方法。1)经络望诊2)经穴触诊3)经穴电测定4)知热感度测定,2按
43、经论治 按经论治是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在病变经脉及该经相关的经脉上选穴施治的方法。(1)十二经证治:十二经脉的证候表现,包括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相应组织器官病变三个方面。各经的这些病变的治疗应取本经腧穴为主。1)手太阴肺经证治 2)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3)足阳明胃经证治4)足太阴脾经证治 5)手少阴心经证治 6)手太阳小肠经证治7)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8)足少阴肾经证治 9)手厥阴心包经证治10)手少阳三焦经证治11)足少阳胆经证治12)足厥阴肝经证治(2)奇经八脉证治(3)络脉证治(4)经筋证治,第四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系以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学
44、说为依据,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配伍,并附以刺灸方法而成。处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如千金翼取孔穴法第一中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一、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即在受病的脏腑、器官、肢体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能就近调整受病经络、器官、组织的阴阳气血、使之平衡。(例:眼、耳、胃痛、肘痛等)。 2.远部选穴:即在受病部位的远距离取穴治疗。如肘后歌说:“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疾曲泉针”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些都是远端选穴的典范。 3.对证选穴,是针对个别症状的治疗
45、措施。一般属于治标的范畴。个别症状的解除,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也是针灸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二、配穴方法,(一)按部配穴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有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等方法。1. 局部配穴法 局部配穴法是在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症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的局部取穴的方法。 2.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此法多用于胸腹疼痛疾患。 例:胃痛 前梁门 或 中脘 后胃仓 或 胃俞,3.上下配穴法 上指上肢和腰以上部位,下指下肢和腰以下部位。此法临床 上应用最广。 例: 胃痛内关、足三里 牙痛合谷、内庭 脱肛百会、长强 头痛昆仑、太阳4.左右配穴法 这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 例:左侧瘫痪合谷(右) 右侧瘫痪合谷(左) 内脏疾病左右同用加强协调。 如胃痛取双侧足三里、胃俞。 亦有舍患侧而取健侧者,如治偏瘫和 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