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申报表建设学校(公章): 洪泽县朱坝中心小学 共建学校(公章): 洪泽县实验小学 责任单位(公章): 洪泽县教育局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2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项 目 名 称 “牵手诗词,相伴成长”特色课程建设责任人及建设人员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教育局主要负责人 陈宏 洪泽县教育局副局长 13852351534项目建设学校校长 朱凤中 洪泽县朱坝中心小学校长 13770410927校长 李建成 洪泽县实验小学校长 13852379022赵一民 洪泽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13915158847共建学校 挂职老师蒋永柳 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15152588012项
2、目建设内容基本情况洪泽县朱坝中心小学位于洪泽县城东侧城郊结合部,城市的文明、润泽的湖 风和泥土的芳香熏染着这个年轻学校。学校始建于1980 年,占地 3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899,现有 18 个班,在校学生 690 人,其中,进 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 42.6%,是洪泽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指定就读学校。学校建构以“ 至美” 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以建设“ 诗香校园”为抓手,全力打造诗词教育特色学校。2011 年,学校加入洪泽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12 年被评为“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基础学校文化建设理念准确定位2010 年初,学校乘洪泽县学校文化建设的东风,结合本校实际
3、,确定学校文化的核心为“ 至美” 。其意旨为:用美丰润教育,用教育诠释美,引导 全体师生走在追求美的路上。具体阐述为:学校围绕“ 至美”这一核心理念,建构“ 至美”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以诗词教育为抓手,推进学校教育的全程美育、全员美育,营造 “至美”的学校教育。 学校诗词教育特色初步彰显学校从 2007 年开展诗词教育工作,走出一条“背诵积累、丰厚底3蕴,尝试创作、激发兴趣”的诗词教育之路,开 设了校本课程,编写了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三字经简译读本和读诗写诗3 套校本教材,创办了“ 小荷诗社”,先后编印了小荷诗社学生作品集萃6 集,近百位学生的作品在省市级媒体上
4、发表。学校还成功举办了两届诗词文化节,在全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2 年,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来校视察诗词教育工作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先生作了“诗风满 校园” 的题词,学校于 2012 年被评为淮安市“诗香校园”和江苏省诗 教工作先进单位。江苏教育新闻网在一期专题报道中称,朱坝中心小学的诗词教育已成为“淮安素质教育的名片”。项目创意项目名称“牵手诗词,相伴成长”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学校教育首先应当是人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浓郁的人文氛围对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学习力和创造力、促 进人本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千百
5、年间,万口传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成为中华文化的血脉。学校通过诗词教育,引导师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师生的儒雅气质和高尚品性。项目建设的独特性开展诗词教育的学校较多,但相比而言,我们仍然具有申报这一项目的优势。 一是我们坚持得久。学校于 2007 年开发了诗词教育校本课程,历时 8 年,初衷不改,力度不减。二是我们思考得深。其他学校大多只是单一的诵读,而我们是多措并举,诵读、运用、创作有机结合,激发 了孩子学习诗词的兴趣,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的需要。三是我 们收获得丰。开展诗词教育以来,我们精选的 180 首诗词,学生毕业时均能背得朗朗上口。这是一笔
6、不小的文化财富。很多学生留下了诗词作品,学校已经为他们出版了 6 集。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周道中先生曾饶有兴趣地带了二十多套诗词作品到苏南学校交流。4建设内容营造诗词物化意境作为一所崇诗尚美的学校,必须有优美的环境和充满诗意的氛围,也就是首先要以环境物化诗意。1.营造诗意浓郁的至美校园。增添校园绿植,悬挂相关诗词小吊牌; 在花坛里放置石块,镌刻名诗;在校园适当位置树立诗人雕像,介绍诗人生平;将校园围墙改造成诗廊,展示经典诗词;在教学楼各层外墙面,呈 现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在教学楼的各层长廊下悬挂诗词名句;将学生公寓的北墙壁改造成吟咏洪泽湖的诗词壁。建设绿荫浓郁、花果 飘香的“ 丰美”生活
7、体验园 。2.建设诗风厚重的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墙壁充分利用诗书画营造诗词情境。室内配置影音播放系统、诗词音像库、诗词人机互动设备,陈列丰富的诗词书籍。3.开辟诗情洋溢的小荷诗社。小荷诗社墙面悬挂各级领导的题诗,张贴师生诗词作品和题有古诗的大幅国画,布置诗词墙裙,摆放古色古香的桌几。室内陈列诗社成员人手一册的唐诗宋词赏析词典。开发诗词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又要创造性的开设校本课程。在具体执行时不能将两者完全剥离,而是在固定校本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两者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从而彰显诗词教育特色。1.落实典型的诗词诵读内容。学校在已经编写的三套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将 组织精干力量
8、继续编写诗词赏析与创作、 诗词名句集锦、诗人与诗 的故事、 古 诗新唱以及洪泽湖诗词集等 5 套校本教材。2.引进与时俱进的诗词作品。利用网络、报刊、杂志,引进今人的优秀诗词作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积累,习得方法。3.实现诗词教学的渗透整合。在语文课上,感受语言文字的诗意曼妙,学习诗词的诵读、理解和运用的方法,尝试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诗词;在音乐课上,增加古诗新唱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演唱古诗的5兴趣,体会古诗的音乐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在美术课上,增加诗配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画笔再现古诗的意境;在体育课上,推广配有古诗新唱音乐的中华武术操,在张弛有道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构建诗词积
9、累模式学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探索多种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诗词诵读形式,走出一条“ 背诵积累、丰厚底蕴,尝试创 作、激发兴趣”的诗词教育之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读、悦读,在诵读中尝到甜头,形成 习惯。1.注重诵读,厚积博观。一是激发兴趣, 乐学悦读。建立师生、家校共诵共背机制,同学之间开展背诵竞赛,采取接龙对歌、男女对联、小组接力、 课本剧、表演唱等生动有趣的诵读形式,鼓励学生诵读诗词,增加诗词积累。 二是立足课堂,分 类指导 。探索建立 5 种基本课型。指导课 重在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了解“ 三分诗词七分读”的奥妙;欣赏课重在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品出言犹尽而意无穷的韵味;积累课重在让
10、学生摘抄妙词佳句,品鉴、背诵;改写课重在把浅显易懂的写景叙事的古诗改写成现代文;交流课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诵读的水平,交流学习古诗的心得。2.强化运用,以用促悟。一是教师笔下有诗意。教师备课、写文章力求诗意洋溢。教师上课的过渡语、总结语要有诗味。学校的每一份公文、简报 要有诗韵。出口成章、下笔有 诗已 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二是学生文中有诗句。诗句结构简洁,内涵悠远,往往一句胜千言,因此,我们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常用诗句来画龙点睛,养成文不离诗的习惯。作文因 诗句而添了彩,学生因运用而悟了诗。3.指导创作,内化提升。一是儿歌引路,感知韵律。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11、。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学校引导学生咏唱和诵读儿歌,感知合辙押韵的美感和节奏感,由吟唱诵读欣赏儿歌,逐步引导学生创作儿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降低学生创作的难度。在学会儿歌创作的基础上,结合初步掌握的押韵技巧,拓展创作内容,丰富创作形式,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学会诗词创作。二是渗透格律,循序渐进。小学课本中6出现最多的是唐诗宋词,他们除了有字数和平仄甚至对偶的要求外,都要求押韵。在创作诗歌的教学中,我们采用分步吸收声律精华的方式,先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字数的工整和押韵上,在诗词欣赏、创作点评等环节逐步渗透平仄,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格律的美妙,从而对格律知识产生兴趣,并努力尝试运用格
12、律。 拓展诗词实践渠道丰富多彩的诗词实践活动既能展示学校诗词教育成果,又能进一步促进诗词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活动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身心,陶冶情操。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以 诗怡情成为我校师生的共同追求。1.多方位的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将扩大学生文学社团小荷诗社的规模,不断优化活动模式,提高活动效果,并积极为孩子们发表作品开辟多种渠道,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丰厚他们的人生底蕴。同时,学校甜美合唱团、炫美舞蹈队、 绘美画社、健美体操队、壮美武术队等也将进一步发掘诗词的内涵和意蕴,用他们特有的表现形式,从多角度呈现诗词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才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13、2.常态化的开展节会活动。学校将重点抓好“三会一节” 活动,即端午节举办“ 诵诗会 ”、中秋 节举办“ 唱诗会” 、重阳节举办“赛诗会”,每年 11 月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诗词文化节。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诗词文化节,在以后的诗词文化节的筹划上,我们力求参与面更广、形式更丰富、效果更显著。保障措施举全校之力。在赢得全校师生对项目认同的基础上,领导重视、教干带头、全 员参与,齐心协力致力于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并成立诗词特色教育项目组,下设项目领导组、开发组和课题研究组。我们还要创造多种机会,开辟多种渠道,组织教师进行诗词教育内容培训,把老师们对诗词教育的热情升华为诗词教育能力,更好地引领学生畅游
14、诗词海洋,尽享诗风词韵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靠上级支持。近几年,洪泽县教育局大力倡导各校进行学校文7化建设,关注内涵化发展、特色化提升,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势必会给予我校全力支持。托集团辐射。我校是洪泽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拟共建的学校是洪泽县实验小学。洪泽县实验小学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文化底蕴丰厚, 办学经验丰富。该校将全程帮扶,全力帮扶我校的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聘专家引领。学校将以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为契机,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广交诗友,广结诗缘,聘 请淮安市 诗词协会会长荀德麟先生、副会长陆广浦先生为顾问,聘请县诗词协会会长张玉银、副会长卜开初等为指导老师,邀请县教师研修中心学科研修员担
15、任课程建设业务指导, 长期指导我校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时序进度时序进度立项阶段:2015 年 6 月2015 年 8 月1根据学校建设基础和师生发展的需要,提出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设想,明确项目的指导思想,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项目实施的详细方案。2.邀请教科研专家,对本项目进行论证,并作修改完善,同时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3.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宣传工作,赢得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实施阶段:2015 年 9 月2016 年 4 月1.针对项目的特点,确定建设思路。2.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诗词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并逐步实施。3.以积极的态度与共建
16、学校联动,积极争取共建学校在人力方面的鼎力支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4.分阶段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并不断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提高项8目建设影响力,发挥项目基地的辐射作用。总结阶段:2016 年 5 月2016 年 6 月1.收集整理诗词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的资料,做好迎接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2.总结诗词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的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崇诗尚美的学校文化氛围。3.反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剖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困惑,形成该项目持续发展的长远思路。预期效能显性效
17、能1.校园环境诗味十足,诗意校园已经成型。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化、诗化,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了浓烈的诗风词韵,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从人文化的校园环境中,师生能解读出其中蕴含的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加深生命体验,感受到校园文化的丰厚韵味。2.诗词教育特色明显,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更浓了,积 累诗词的量更大了,学生发表的诗词作品更多了,整个校园充满了诗香,师生的生活尽是诗意。3.学校工作长足发展,文化建设落到实处。通过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学校整体工作有了抓手和着力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牢固的根基和主线。在开发和建设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师生智慧,增添了师生活力,
18、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出色开展,开辟了学校工作新局面。隐性效能1.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我国是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进9程中,诗词以其丰沛的情感体验,超然高雅的审美品位,铿锵华美的音节韵律,带给我们无穷的美的享受,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个缤纷绚烂的精神驿站。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魂宝。它可以感发人心,陶冶情操,外塑气质,内修品性。在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中,我们每一个朱小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2.师生诗书气质得以培养。在诗词教育特色项目建设中,每一位师生都积极加入到诗词诵读、吟唱、创作的行列中,一起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师生的心灵接受了真、善、美的
19、洗礼和熏陶,从而为我们的人生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深扎了“中国梦” 的根。3.学校文化底蕴得以丰厚。因为着力建设诗词教育特色课程,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得到领导、家长、社会的充分认可,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提升。师生因学校的发展而觉得荣光,更加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积极向上的豪情,真正把学校当成了幸福自己、成长自己的至美乐园。二、建设学校项目支出预算表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10省财政补助 市、县财政投入 小计合 计 30 60 90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7 14 21诗词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 1 2 3诗词触控一体机(5 台) 4 8 12“小荷诗社”室内布置(仿古) 1 2 3购买诗词音像制品、书籍 1 2 3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16 32 48开辟诗词长廊和诗词墙 2 4 6立诗人塑像等诗词环境 2 4 6建诗词意境体验园(20 亩) 10 20 30开发诗词教学校本课程 2 4 6三、材料费小计 1 2 3师生诗词作品结集、出版 1 2 3四、实验费小计 3 6 9组织诗词实践活动,举办“诗词节”2 4 6开展诗词教育课题研究(省市级) 1 2 3五、培训费小计 3 6 9聘请专家指导组,成立工作室 1 2 3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1 2 3学生外出学习、采风 1 2 3三、共建学校项目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