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9227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于 2011 年设立的本科专业。我校于 2009 年率先开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2011 年获批 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当时国内首批招收该专业的 16 所高校之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江苏省“ 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淮海工学院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一、规划与发展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涵盖太阳能、风电、生物 质、海洋能、核能等,产业种类齐全,江 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太阳能企业群集,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其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必须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

2、产业发展相适应,并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1.专业定位专业定位决定了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的配置、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添置、课程与教学 计划的设置,以及学生 毕业 后的就业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是侧重于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同 时兼顾其他新能源利用,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重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太阳能利用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具备设计、制造太阳能利用产品等相关能力,为太阳能利用产业一线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2.发展目标1)构建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新能源利用为方向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完善与生产实践、社会

3、 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根据专业的规模需求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到 2015 年,力争使本专业专职教师达到 17 人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 25%以上,培养或引进教授 1-3 人,聘请兼职教授及工程一线专家 5-8 人。3)建成与“卓越工程 师计划 ”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 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到 2015 年,力争建 设校级精品课 程 3-5 门,省 级精品课程 1-2门。组织编 写并出版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系列特色教材 3-5 部,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书 3-5 部。4)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10-15 项,申报各级教学研究课题 6-8 项,发表教

4、研教改论文 10-15 篇。5)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和学生创新实验比例,保证 100%的实验开出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与改进实验。6)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各类新能源利用企业及光电企业的合作。稳定现有实习 基地,适当建 设新的实习 基地, 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7)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 97%以上,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新训练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到 2015 年,力争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 3-5 项,成为本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3.专业建设思路及改革规划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势明显的专业教学团队。(1)

5、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学缘结构。 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与国内相关企业、院所合作开展研究,强化教 师的科研能力,促 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提高。(2)进一步加强“ 双师型” 教 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 双师型” 教 师队伍。 对于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鼓励他们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和挂职锻炼,着力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实验实训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企业专家、高 级技术人员、高 级经理人员、退休专家

6、为兼职教授,聘请选拔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技 师、现场工程师为兼职实践教师。(3)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学科 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 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4)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资助访问学者计划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5)采用“请进 来、送出去”的办法,定期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有关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以实验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及时掌握新能源行业技术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特点,以对外科技服务反哺专业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 水平提高。2)不断推进课程体

7、系的整合与优化,加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建设。(1)调研分析国内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特点,归纳、整理近年来本 专业同类专业的教学研究成果, 调整基础课、 专业课和实 践环节的学时分配,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和本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使之更加科学合理:a.保证基础课 程的学时、学分,夯 实专业基础;b.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力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训;c.确保通识教育 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2)结合新能源行业最新科技成果,更新专业课内容,优化知识模块。抓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课程群、太阳能光伏技术课程群建设。(3

8、)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遴选若干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4)重视教材建设。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 世纪教材和 “十五”、“ 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积极组织编写或更新自 选课程教材,鼓励使用自 编特色教材。(5)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6)注重培育课程特色。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形成风格和特色。3)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实现教

9、师角色转变。充分挖掘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注重因材施教,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探索将启发式、探究式、 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 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4)完

10、善教学手段,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多种教学方式,唤醒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自主学习。(5)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升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互促,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教师以理论引申方式、案例教学方式将 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以全新知识方式填 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白。(6)鼓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在研究课题中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做实验,强化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4)按照“卓越工程 师培养计 划” 的标准, 优化工程实践教育,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以新

11、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优化整合、更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减少 验证性、单元性实验,增加开设设计性、 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和反映现代科技成果内容的研究型、自主式实验,引 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模块结构,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现场实践和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与培养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培养、工程训练和岗位训练的高度融合。(3)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巩固现有的实验室、生产实习基地,建立适应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新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学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

12、习的有效运作机制,实施3+1教学模式,保证有1个学年的完整生产实习时间;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考核评价机制。(4)进一步梳理清楚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的相互关系,使之分工明确但又相辅相成。(5)充分发挥我校大学物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光机电信息技术实验室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太阳能利用技术实验室的平台作用,以培养 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 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6)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加快实验教材建设和网络资源建设。(

13、7)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科创新竞赛、 实验室开放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 实效性。(8)加大实验类和工程应用研究类毕业论文的选题比例,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强化 毕业论文与创新性 实验相结合, 让学生尽早 进入毕业论文工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5)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1)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进行本科生导师制探索,引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以“与人为善、 师生为友、鼓励为主、立足于帮” 的工作原则,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聘请资深专家和行业一线工

14、程专家参与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学风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研讨,保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 施和预期目标 的实现。(4)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本专业教师除承担本专业的专业课外还承担着大学物理公共课程,教师的精力主要在教学方面,因此,师资数量及力量上的不足是制约本专业持续发展关键因素。(2)从事本专业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分属不同的教学部门,协调起来难度较大。(3)学校相关配套政策上的滞后与不足使得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二、师资队伍1.基本情况08 年起,为建设“太阳能利用”专业方向,即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资

15、队伍的建设,以建立一支 结构合理、 业务精湛、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名 单见表 1,师资队伍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1 专业教师名单序号 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技术职称 毕业学校 承担专业课程1 邵理堂 49 博研/博士 教授 东南大学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2 江惠民 48 硕研 /硕士 教授 南昌大学 工程热力学3 薛清 48 本科/学士 教授郑州大学数字逻辑系统单片机原理4 刘学东 45 硕研 /硕士 副教授 内蒙古大学 制冷与空调5 卢佃清 51 博研/博士 副教授 南京大学 固体电子学基础6 史林兴 35 博研/博士 讲师 南京理工大学 工程设计软件7 孙庆强

16、 38 硕研 /硕士 讲师 西华师范大学 新能源材料8 孟春站 39 硕研 /硕士 讲师 山东大学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9 李志国 37 硕研 /硕士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 传热学10 宋祥磊 35 硕研 /硕士 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 热泵11 宋晓敏 35 硕研 /硕士 讲师 上海大学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2 徐超 35 硕研 /硕士 讲师 内蒙古大学 太阳能电池13 徐友冬 35 硕研 /硕士 讲师 上海师范大学 风能发电技术14 张守军 55 本科/学士 讲师 徐州师范学院 工程流体力学15 吴同成 34 硕研 /硕士 讲师 上海大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表 2 教师情况统计表教师总数:15 人数

17、所占比例35 岁以下 6 40.0%3650 岁 7 46.7%50 岁以上 2 13.3%老、中、青比例大体为:1 :3.5:3年龄结构35 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 :100%研究生 13 86.7%学历结构本科 2 23.5%博士 3 20.0%硕士 10 66.7%学位结构学士 2 13.3%正高 3 20.0%副高 2 13.3%中级 10 66.7%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比例为:33.3%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建成一支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此外为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几年来,共聘请 2 位工程一线的技 术专家为学生授课、指 导学生的认知及生产实习。从学生反馈情况看,教学效

18、果良好。2.存在的问题本专业的所有教授、副教授都能为本科生上课,而且承担着主干课程。 总体来看,本专业教师队伍虽能基本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但存在以下问题:(1)在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仍有不足,大部分教师为原来的大学物理教师转为专业教师,本硕博均为本 专业的教师还没有, 这对专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还需要通过引进的办法来解决。(2)本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比例存在不足,高 级职称人数偏低, 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3)本专业教师人数偏少,基本上每个教师一门专业课,如出现教师进修学习、出差等情况,该门课程无人替代, 这对学科的发 展是极为不利的。(4)本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19、 因此在教师的个人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鉴于本专业师资上的现状以及本专业高学历教师引进上的困难,建议学校在本专业人才引进上予以倾斜,引进本专业的硕士生,通过学校培养攻读博士学位,解决本专业师资不足的 问题,提高本 专业高学历 教师的比例。3.教师教学投入情况由于本专业是新办专业,且多数教师是由大学物理教师转行而来,因此本专业的所有教师在准备课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履行着教师职责,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中。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本专业教师还能主动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能将自己的科研资 源向学生开放,主 动带领 高年级同学从事科学研究,并能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至目前

20、为止,已有 9 位教师带领 20 余名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占本专业 教师的 60%。近 3 年中,本专业教师共承担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教改课题 9 项,占教师总数的 66.7%。三、专业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局的较好成绩,基本能够满足本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教学大 纲要求的实验项目能够 100%开出。本专业实验分室见表 3。表 3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序号 实验分室名称1 polysun 软件实训室2 光伏工程实训室3 风光发电实训室4 太阳能制冷实验室5 太阳能利用技术实训室6 热物性测量实验室7 染料敏化电池实验室8 热工基础实验室9 光伏基础实验室10 太阳能

21、采暖实验室11 太阳能检测实验室12 太阳能干燥实验室13 光热工程实训室除本专业实验室外,另有部分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共用的实验室,如光源特性测试实验室、材料制 备实验室等。此外 还设 有学生创新制作实验室, 为本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方便。为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与 6家企业签订了协议,为学生的 认知实习、生 产实习和 毕业实习提供保障。但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也经过会碰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如:比较对口的企业不乐意接受实习生,而能够去的企业又不怎么对口;企业的情况经常会变,而学校教育规律相对较稳定, 这会产生矛盾;实习的经费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今后的教学中有待逐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