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绵阳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去年 9 月和今年 2 月,中央、省委相继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民族工作的新常态下的新思路。为不折不扣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民族工作的最新精神上来,推动我市民族地区整体发展,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同时也为“十三五” 规划做好铺垫和引导,我市组织民族工作干部就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殷切期盼形成了一个总体报告。一、绵阳市民族地区概况我市辖一个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个民族待遇县(平武县),15 个民族乡,其中藏族乡 9 个、羌族乡 5 个、回族乡 1 个。少数民
2、族人口 17.8 万人,占全市人口 3.3%,居甘、阿、凉之后,列全省第四位,有羌族、藏族、回族等 47 个少数民族,城市少数民族人口 2 万多人。其中,大兴回族乡位于盐亭县,是我市唯一的回族乡,桃龙藏族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 13 个民族乡都位于平武县境内。全市民族地区面积 9082 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 45.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给民族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但也成为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掣肘。二、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民 2 工委的指导协调下,市民宗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
3、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主题,和民族地区的党委政府一起,共同致力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地方政府的努力和民族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我市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持续增长,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格局更加开放和广阔。(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市民族地区依托资源优势,以旅游、工业、特色农业为重点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是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北川、平武及大兴回族乡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发展自然观光生态游和民族风情游,注重景区打造和产品开发,强化宣传营销,北川羌城、平武王朗等景区已成为我市民
4、族地区旅游的名片,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二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我市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如北川、平武根据各自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积极发展菌类、干果、茶叶、中药材类等特色种植业及白山羊、优质生猪等特色养殖业;大兴回族乡根据回族群众生活习性,精心打造牛、羊养殖业。三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注重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年增加,科技型企业达到 100 多家。我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在 2009、2010 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县 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2013、2014 年连续在全市年度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二)民族地区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我市民族地区逐年提高 3 民生投入占
5、财政支出的比重,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我市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饮水、灌溉工程、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近 5 年来,市民宗局联合财政、发改、交通、教体、农业、扶贫移民、水务、林业等民工委成员单位,共争取省级民族项目资金 5829 万元,市级配套资金 1350 万元,共实施民族项目 300 余个,帮扶民族地区累计新建、扩建通村、通社道路 547.75 公里,架设桥梁 16 座,解决 70 个村近 4 万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实施人畜饮水、小微水利工程 36 个,解决了民族地区近万名农村群众及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及 1000 余亩高山蔬菜灌溉难题,极大地改善了民族
6、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资金,重点向边远贫困乡镇、困难群众倾斜,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同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新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就业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三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升覆盖率,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极大地推进了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三)社会公共事业不断进步。一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于 2014 年共投入 505 万用于推动教育事业;民族地区与绵阳名校合作办学成效显著;教学基础设施改善明显;教师人才队
7、伍素质有所提高;民族语言教学得到大力推广;民族地区高考率逐年上升。二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设备不断完善;专业技术 4 人才缺乏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羌医中药使用得到推广和发展。三是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推动各民族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培育禹羌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创作出大北川、禹羌部落、美在白马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的文艺精品力作;加强民族文化载体建设,大力保护和完善民族特色村寨, “羌笛” 、“羌年” 等民族文化 遗产 得到有效保护、 传承和发扬;加大对羌绣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羌绣已
8、经成为既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化大使。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市民族地区特别是北川、平武民族乡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高山峡谷地带,受地理条件所限,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平武县是秦巴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按照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压力巨大,主要问题表现在:(一)基础设施薄弱,持续改善民生任务较重。我市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较过去有了很大改观,但因我市民族地区多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频繁,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处于屡建屡毁的状态,如 2013 年“7.9”特大洪灾,给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造成了灾难性的损毁,再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成本特别是公路建设成本
9、高,这就导致了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行路难、用电难 、饮水难” 的问题依然突出。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边远少数民族村社土地贫瘠、 5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增加,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北川县农业耕地近 2 万亩被冲毁灭失,部分群众无地可种,如何帮助这部分群众发展产业,解决基本生计和持续增加收入,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市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依然较高,扶贫帮困还需强力推进,持续改善民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二)产业发展振兴支撑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市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民族地区多属“九山半水半分田” ,农业基础设
10、施薄弱,土地零星分散,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生产力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群众资金短缺、贫困面大、收入低而不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血功能差,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带头人十分缺乏,尚未形成能普遍带动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和“ 拳头” 产品, 产业经济带动能力无法体 现,规模大、链条长、附加值高的支柱产业更是缺乏;工业规模小,总量少,结构不够优化,资金技术缺乏,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有带动性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企业,民族地区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还没有得到落实;第三产业发展还需整体规划,旅游业主导产业尚需培育,旅游产品有待丰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大型综合
11、性商贸集团支撑。同时,随着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我市民族地区招商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引才留才难度较大。由于经济基础 6 差、财力弱,民族地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总体滞后。在教育方面,突出问题是:1.由于民族地区多处偏远山区,许多乡级学校学生较少,生均公用经费不能维持学校的有效运转;2.学校基础设施较差,修建和维修资金不足;3.师资力量薄弱,学科教师不配套,边远地区教师缺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4.教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水较为严重;5.国家投入不足,地方财政负担较重,仅北川地方财政 2014 年的教育投入就达 2000 万。在公共卫生方面,主要问
12、题是:1.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基础薄弱,不能满足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2.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3.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招聘难,留住更难;4.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养老保险政策难以落实,没有专业人员愿意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5.民族医药面临消失的危险。在人才建设方面,主要问题是:民族地区因生产生活条件差,待遇较低,造成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每年大量流失,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北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四)生态建设与发展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态建设与发展的矛盾是一对长期的矛盾,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在民族地区这个矛盾更加尖
13、锐和突出。在发展工业、旅游业的同时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能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民族地区解决这个问题面临着政策、法律和资金上的空洞。 7 (五)民族地区政府负债较多,影响民族地区后续发展。我市民族地区都是“5.12”地震的重灾区或极重灾区,灾后重建中政府举债较多,随着灾后重建逐步完成,国家投入减少,政府负债将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又一个不利因素,成为民族地区后续发展步伐的绊脚石。(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大融合,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意识趋于弱化,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少数民族青年大都在外学习、生活和务工,受本民族文化影响小,对本民
14、族文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已经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有可能出现断层。一些民族乡民族特征正在消亡,部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珍贵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散,许多人所未知的民族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羌族、藏族文化及医药、歌舞、礼仪、习俗等都亟待保护。四、几点建议(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民族地区市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我市 2004 年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机动金各 100 万。但与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第 205 号令)第六条关于 “省、自治州、自治县和辖有自治县的市人民政府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机 动金 、民族补助费、 散杂居民族发展资
15、金 等专项资金,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的明确规定有一定差距,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等实际需要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市、州设立的民族项目资金有一 8 定差距(见附表)。我市各县均应设立配套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机动金,但除北川、平武每年分别预算 100 万和 150 万的民族工作机动金外,其余县(市、区)都未按规定设立,对于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帮助城市少数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个极大的制约因素,不符合少数民族当代生活方式的新趋势。(二)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民族地区的扶贫规划。以北川为例,按照北川 2011-2020年扶
16、贫规划,到 2020 年全县 311 个村要实现全部脱贫,但全县还有 94 个贫困村没有项目资金扶持,请求加大对民族地区扶贫规划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因灾失地农民耕居分离的问题。二是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着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发展环境的改善,我市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通讯等设施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距离,请求对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保护等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三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资源开发、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安
17、排省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引导资金以及省以上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技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资金等方面适当向民族地区倾斜,将我市民族地区纳入省级第二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范畴。 9 (三)加大对民族地区社会公益事业的扶持力度,稳定人才队伍。建议增加对我市民族地区医教文卫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投入,尽量减少民族地区项目的地方财政配套。建立更加灵活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和干部培养使用制度,推进干部支援民族地区工作,支持民族地区大学生毕业回乡就业创业。按照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编制政策、职称评定政策和招聘政策,提高民族地区津补贴标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加大对民族文
18、化的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力度,做好民族文化人才的培训规划,完善民族文化保护长效机制,设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促进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发挥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四)继续支持民族地区搞好地区立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路也强调,要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建议继续支持我市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就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推进地方立法,用法律保障民族地区的政策落实,促进共同发展。 10 附件我市与宜宾、
19、攀枝花民族配套 经费对比表总人口(万)少数民族人口(万)2014 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万元) 备 注宜 宾 543 10.2 2014 年 1085 万元,并逐年增加 13 个民族乡,兴文 1 个民族待遇县攀枝花 120 17.5 2014 年 1125 万元,并逐年增加3 个待遇县本级安排:仁和 300 万元、米易525 万元、盐边 300 万元泸 州 507 11.4 民族发展资金 275万元 两个民族待遇县(古蔺、叙永,8 个民族乡)雅 安 153 8.1350 万元(其中发展资金 150 万元,机动金 150 万元,民族补助费 50 万元)4 个民族待遇县(石棉、汉源、宝兴、 荥经)绵 阳 540 17.82014 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工作机动金 350 万元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民族县待遇),15 个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