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455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琉璃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装饰材料,是釉陶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它不仅在美化人民生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与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充当了友好的使者。然而,关于琉璃的历史、构成分以及与材料、玻璃的区别,人们所知甚少,常常是把玻璃、琉璃、料器三者混为一谈。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对琉璃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一琉璃起源与历史琉璃,我国古代称作“璧流离” 、 “吠硫璃”或“药玻璃” ,后来省称“流离”或“硫璃” 。近代写作“琉璃” 。 中国琉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据此推算,我国琉璃已有两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了。但这时的琉璃除少数用煅烧合成法模制外,一般多来自自然矿物,

2、经加工琢磨成璧、?(bi)*、*、等贵族服饰物。无论从外观和化学成分分析,都近似于现代的料器或特种玻璃,且产量稀少,视如珍贵的玉器。琉璃其名在典籍中的出现,见于汉书?西域传:“?Y(ji)宾国出珠玑、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注引魏略中也有:“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 ”据此可知,汉代时,西域各国也已经出现了琉璃工艺。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和西域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道路。琉璃工艺的迅速发展和渐趋成熟,正是在丝绸之路建立之后,中西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结果。西汉晚期(约公元 23 年) ,我国出现了一种胎质为普通红色陶土、表面以低温烧成的釉陶

3、,色彩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琉璃工艺至此真正出现。北魏时期(公元 386534 年)佛教盛行,与佛教有缘的琉璃此时也迅速发展。 魏书?大月氏传中记载:“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 ”从此。琉璃产量迅速扩大,制品由贵重的服饰点缀物扩展到器皿、摆设及宫廷建筑,琉璃工艺逐渐普及。唐宋时期, “唐三彩”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元明以来,我国琉璃产地星罗棋布。而尤以山西为最,是琉璃的主要产地。明清以来,我国人民烧制琉璃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品种和釉色都有增加。釉色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达十多种;品种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如兽头、螭吻及室内

4、用品如绣墩(坐墩)及其他器物(如民间实用的绿釉大小套盆)等。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牌坊、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等,都是元、明、清各代留存下来的琉璃工艺的代表作品二琉璃的概念与特点汉书注中写道:“璧流离:此盖自然之物,采泽光润,*逾(yu)于众玉,其色不恒。 ”这句话,揭示了“璧流离”的本质是氧化铅(俗称“密陀僧”或“黄丹” ) 。因它有两种互变体:黄红色四方晶体和黄色正交晶体,在空气中加热至 500 ,即变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铅(俗称“红丹” ) ,故“其色不恒” 。当然,这里说的“璧流离”是原始琉璃“自然之物” 。不过,琉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这确实是事实。一般制造琉璃的低温铅釉中,约有 70的氧化

5、铅。它使得琉璃釉的性质不同于一般釉料,它也使得琉璃制品有不同于陶瓷、玻璃制品的特点。琉璃在熔融状态时液相粘度小,稀薄易流淌,是其一大特性。这从我国古代对琉璃的命名中也可以看出来:“流离”者,形体不稳定,易流失可游离也!因视其如宝如玉,故现代加以“玉”字偏旁部首。为了得到关于琉璃的确切概念,可以将有关物质与流离进行比较和区别:以玻璃与琉璃相比,从外观上看,玻璃是一种透明物体,而琉璃是一种半透明物体。从化学成分上看,玻璃的材料是石英砂、石灰石、碳酸钠等,其化合物主要是钙、钠的硅酸化合物;从烧成工艺上看,玻璃是上述原料经高温(1200以上)烧制而成的,而琉璃是上述材料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以

6、一般釉料与琉璃釉相比,从外观上看:一般釉料是覆盖在坯体表面的无色玻璃质薄层,而琉璃釉则是本身带色的半透明体矿石质材料;从原料上看:一般釉料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硼砂、粘土等,而琉璃釉的主要原料是氧化铅,以及含铝和钠的硅酸盐矿物;从煅烧工艺上看:一般釉料经高温烧成,而琉璃釉经低温形成。如果说,一般釉料的概念是:“一种以石英、长石、硼砂、粘土等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高温烧制而成的无色玻璃质薄层” 。那么,琉璃釉的概念可确定如下:一种以氧化铅为主要成分,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加水调制后,涂敷于陶体表面,经低温烧制而成的有色半透明体矿石质釉料。琉璃在近代多以釉料的形式出现,在古代

7、,它往往单独形成。故“琉璃”的大概念可以确定为:一种以氧化铅为主要成分,经低温烧制而成的含有铝和钠硅酸盐化合物的有色半透明体矿石质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北京出产的一 种料器(俗称“玻璃玩意” ) ,其外观晶莹如玉,玲珑精巧,逼真传神,色彩斑斓,造型有人物、鸟兽、鱼虫、花果等上千个品种,其原料虽与玻璃基本相同,但辅料中加入了氧化铅、硝酸钠、纯碱等多种成分。因此,料器既有玻璃的特点,又有琉璃的成分,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产物。它与琉璃的不同点是:氧化铅仅是一种辅料,其比例很小,因此没有琉璃氧化铅为主和低温烧成、液相易流动等特点。可以近似地把它看作玻璃的一个变体。由上可知:琉璃本身既不是陶,又不是瓷,也

8、不是玻璃与料器。现代琉璃通常是一种与一般玻璃质釉料不同的特殊的釉料,它的本质是一中以氧化铅为主的低温形成的有色半透明体矿石。至于琉璃器皿物件。既不属于简单的陶瓷,也不属于瓷器,它属于釉陶的范畴。它是简单陶器在进一步发展中,渐趋于完美和高级的产物。它与我国驰名中外的瓷器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对亲兄弟,它既具有瓷器那种五彩缤纷的多种色调和灿烂夺目的光泽等特点,又具有材料简单易得、烧成容易(低温煅烧) 、便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因此,琉璃制品不仅作为精美的室内摆设小件受人喜爱,而且历来被人们作为高级建筑材料,装饰庙堂宫殿、厅塔楼阁。其富丽堂皇、流金溢彩,充分显示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为世界所瞩目

9、。三、 琉璃工艺的形成及其与陶瓷的关系中国琉璃工艺,是在土陶制品不断向前发展的驱使下,结合我国炼丹术对物质变化及色相研究的成果逐渐形成的。五帝时期,水力便利、林木茂盛的山西曾是制陶术的发祥地。据史记?五帝本记和纲鉴记载说:“虞舜者,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陶河滨,河滨之器不苦窳(yu) 。 ”黄河之滨,制陶术很快遍地开花。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前三世纪的商周时期,我国开始出现了上釉陶器(粗瓷) 。被称作原始瓷器。到了西汉晚期,人们用低温烧制成功了一种含铅的釉陶,这种釉陶的胎质为普通陶土,胎作红色,釉面呈绿色、黄色或黄褐色。与原始瓷器比较,这种釉陶烧成温度低,容易操作,制品色彩 丰富,十分华丽,这就是早

10、期琉璃。琉璃工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人民对铅化合物长期研究的结果.一方面,我国人民早在几千年前便对铅有了一定的认识, 殷代末纣王时我国便会炼铅。碳酸铅 ,早在古代就被用作白色颜料。铅的熔点很低,为 327.5。铅的许多化合物,色彩缤纷,近代常用作各种颜料。如铬酸铅是黄色颜料,硫化铅是金色颜料,至于黄丹(氧化铅)呈黄色,红丹(四氧化三铅)呈红色,方铅矿(硫化铅)呈蓝色,也为人们所了解。另一方面,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统治阶级梦想长生不老,于是,炼丹术应运而生。炼丹术可以说是原始的化学。在炼丹过程中,人们逐渐积累和丰富了关于物质相互作用的宝贵知识,各种炼丹专著相继出现。我国古代人民,正是在了

11、解和掌握铅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对各种矿物质颜料的知识,创造出了色彩绚丽的琉璃釉,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琉璃工艺。琉璃釉的出现,使我国陶器在色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我国瓷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它在釉药方面的配制,对我国瓷器尔后的锦上添花起了极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宋代以前的瓷器,还只是青、白、黑三种单色,直至宋朝,才出现了青、红三彩瓷,而琉璃三彩狮,唐代早已出名。从时间上看,琉璃三彩釉比较瓷釉最少早三、四百年。元以后的明朝时期,瓷器的上釉技术有了大的革新,大量的三彩、五彩瓷器如青花、祭红、五彩、斗彩等,成为举世闻名的瓷器。而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色彩柔和的粉彩瓷器,却或多或少有追

12、求琉璃釉色自然匀色的趋向。综上,我国瓷器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除了我国有适合制造精细瓷器的优质高岭土外,更重要的是受琉璃釉药配制方面的启发,在技术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的结果。四、 琉璃的用途与制造工艺 琉璃,在古代一直视为珍宝。 翻译名义集三?七宝中讲:“吠硫璃,为佛家七宝之一。 “汉桓宽盐铁论?力耕中则有:”*?(shi)狐貉采旃(zhan)文?Y(ji) ,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 ”琉璃在我国古代开始时用作高贵的器皿。如世说新语?汰侈中记载:“五帝尝降王武子(济)家,武子供馔,并用硫璃器。 ”而后逐渐扩展到窗扉等局部建筑构件。如西京杂记:“昭阳殿窗扉多呈绿硫璃”

13、 。唐宋时,其用途扩展到高级城垣、楼台、厅堂等建筑物。这在古诗、古画中有不少描绘。如:五代南唐画院待诏周文矩曾作画描绘唐开元时江宁县丞、名诗人王昌龄和他的朋友在县衙后厅琉璃堂下宴集的故事,取名琉璃堂人物图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二) 、碧楼诗中有“烟亘叠琉璃,危楼半空倚”句;元代杂居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里也有“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的唱词。不仅如此,佛教故事里。也有不少关于琉璃建筑的记述,如杂宝藏经中有故事道:“波罗奈国有慈童女,家贫,卖薪养母。一日至山中,见琉璃城。有四玉女车擎四如意珠,作唱伎乐开迎。 ”等等。而唐太和五年,节度使李德裕筑琉璃城(在今四川大渡河南) ,更是千古明证了

14、。琉璃制造工艺与土陶工艺近似,但多一些工序。一般先经过打泥:将高岭土加水拌成泥状,加工成坯泥,然后用手工将坯泥装入模具,用力挤压、造型,然后整理使之整齐光洁,再装上捏制的花、鸟等图案或适当雕刻加工,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待各种坯泥自然干燥后,装入高温窑内,用煤做燃料于 1200左右高温下烧制,使坯体坚硬,定型。这个工序叫“素烧” ,即不上釉烧制。素烧结束后,将烧件从窑内取出、冷却后,用上釉刷将事先配好的各色釉料均匀地涂在烧件半成品上,然后将上好釉的烧件装入低温窑内,进行低温煅烧。烧制二十四小时后冷却取出,即成美观大方、光彩照人的琉璃成品件。随着琉璃产业的不断发展,技艺不断革新,琉璃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目前。琉璃的烧制已改一般土窑为机械化隧道窑,改柴烧为煤烧,改二次煅烧为一次煅烧,改人工看火为机械控制,温度稳定,质量提高。琉璃制造业已由手工业逐步进入半机械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