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7379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 摘要本文论证了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进入普通高校的实践价值。文章首先总结了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证了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在具体实践中的重大意义,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归纳了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的一些具体方式。 关键词民族歌舞艺术教育 普通高校 实践价值 在普通高校加强美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在高等教育界是一个普遍的共识。然而,如何来贯彻这一点,则远未形成统一意见。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美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当前高校一般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解决这一问题

2、,笔者认为,应从教育手段上寻找突破,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途径。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风以化人” 、 “寓教于乐”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作用。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大力提倡“教育上应注意美育” ,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都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以音乐欣赏为主要内容的音乐选修课已在高校中广泛开设。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学生认为此类课程的目的只在于唱歌不走调、能哼些流行歌曲就可以了,对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所

3、知甚少。目前的这种不容乐观的局面,一方面根源于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视德育教育而轻视美育教育、对风以化人、礼乐并重的两翼教育原则认识不足的痼疾,另一方面则应归因于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普遍忽视,没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民族文化精髓,在提高其艺术素养的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加强高校美学教育应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起;要切实地将民族文化精髓贯彻到美学教育过程中去,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民族歌舞艺术教育。在都市化成为时代潮流的条件下,在劲歌热舞泛滥成灾、观众对之普遍产生审美疲劳的背景下,一些质朴的民族歌舞作品强烈地冲击着城市人的眼球和耳膜,在将人

4、们拉出流行歌舞汪洋的同时,使人们日益感受到了民族歌舞潜在的价值与意义。与民族歌舞在社会中日益扩大的影响不相对称的是,在普通高校美学教育中有关民族歌舞的内容仍几乎没有,这种状况使人们不得不反思,理当引导社会艺术和美学潮流的高校教育,为什么反而落在了时代的后面?而要改变此种状况,显然需要我们广大的高校艺术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民族歌舞为教学主线。 “以学习音乐知识,了解民族风情,增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实践证明,笔者的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增进了学生对民族艺术形式的理解和热爱,而且在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增进了其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

5、能力。 (二)在普通高校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的意义 对于在普通高校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的意义,笔者认为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潜移默化培养民族文化根基。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从游牧民族祭奠祖先的原始歌舞、猎手在石窟中留下的原始猎物壁画以及人们编演的原始英雄史诗以来,艺术始终在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人们无法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与民族均无法生存。中国是一个富有美育传统的文明古国,歌舞艺术资源极为丰富,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歌舞,由于自然环境、文化生活、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的不同,歌舞艺术就具有了地域性和民

6、族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对中国民族歌舞的欣赏、学习,将了解到本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风格与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的关系。如维吾尔族歌舞的学习能了解到绿洲文化的特点、蒙族歌舞的学习能了解到草原文化特点、汉族歌舞的学习能了解到农耕文化的特点等。追溯到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民族情感。就像一个人只有一直在母语环境的熏陶下,才能更好地领悟到本民族的精髓所在,更深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2 歌舞结合、引发情感共鸣。形象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任何艺术手段都有自己特殊的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段,作为歌舞艺术来说,其实践工具主要是人的听觉器官,同时还有人的视觉器官以及内部感觉器官中的运动觉、平衡觉参与,歌舞

7、能体现联想现象,能把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最佳结合在一起。那时的“欣赏”主要是由生理运动而引起心理变化,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以笔者认为,歌舞是审美情感最有力的表现。欣赏歌舞作品时,视觉和听觉冲击人的大脑,体验到歌舞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而采用这样一种直接的教育方法,比起让普通高校学生单一地训练唱歌技巧、生硬的记背音乐理论、学习复杂的五线谱,或许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3 激发学生对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兴趣。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舞中,都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中国民间歌舞中有许多奇异的文化现象,不论任何人,只要他一唱起、跳起一种民间歌舞时,

8、他的个人生命已融入其中,歌舞所带来的愉悦和慰藉,可以使舞者和观者同时分享。走进民间歌舞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独特性、生活性、游戏性以及原始性,这往往能吸引那些缺少感受力的学生,让他们发现民族的音乐舞蹈还有这么多有趣、美丽的东西,进而引起学生想学习各种不同类型民族艺术的冲动。 4 融合不同艺术形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乐”在中国的古代内涵要比今天更为宽泛,它集“诗” “歌” “乐” “舞”为一体,同时还融合了美术、语言、宗教、风俗等其他艺术文化,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态。古人常以“乐”来教化人,陶冶人的情操。到了现代, “乐” 、 “舞”已渐渐成为独立单一的门类艺术,单一的音乐知识教育并不能起

9、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作为普通高校的青年一代,更需要通过这门课,提高其艺术修养,培养综合素质。而歌舞艺术教育,便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中,不仅能听到有如天籁之音的石屏彝族“海菜腔” ,看到使人激情澎湃的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场面,还能观赏到演员身上穿着的精美的手工民族服装、首饰,服装上的各种手绣的图案都具有原始的民族特色,使学生了解到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民俗风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趣培养,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三)普通高校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从上文可得之推行民族歌舞艺术教育有其积极的意义,李岚清副总理在考察中国音乐学院时的讲话指出:“民族音乐是

10、国家的象征,友谊的桥梁,增进相 互了解的语言” ,并号召我们要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贡献。因此,在高校青年中如何更好地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开展民族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艺术修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高校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提几点建议:1 增强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从应试教育襁褓中步入高校殿堂的大学生,其有知识无文化、有学历无能力、有思维无思想的危机,更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以自身的历史失误形成的文化断代及其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断代危机,正是造成当前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突出原因之一。有些教师不仅对西方音乐文化不了解,甚

11、至对本土的音乐文化知识也知之甚少,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丰富教育手段,不仅要熟知各民族的音乐舞蹈风格,还要能说出其歌舞特点的来源,追溯其民族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孕育下一代,担负起“美育”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我们所从事的是对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倒不如说首先是我们音乐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好在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持续过程,只要我们能够早日醒悟,奋起直追。2 加大民族歌舞在音乐课中所占的比重,增设民族歌舞剧目赏析课。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大多为选修课,课程安排大致为:视唱、练耳和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其间插入一些中西方音乐作品欣赏。教学过程过于生硬、僵化、死板,忽视学生的鉴赏能

12、力和审美趣味,学生还处于只会识简谱,哼流行歌曲的状态。若能加大民族歌舞赏析课的比重或增设此类课程,将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能因为有系统地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民族歌舞经典作品的认识,留下完整的映象。3 培养学生对民族歌舞感受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了解和领悟。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挑选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歌舞作品,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反映民族风情的题材琳琅满目。如 1987、1989 年山西省歌舞剧院推出的黄河儿女情 、 黄河一方土带着醇厚的泥土芬芳、浓郁的山乡风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儿女的性格内涵;1979 年首演的民族舞剧丝路花语以中国大唐盛世为

13、历史背景,以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为文化底蕴,听觉上感受到西域别具一格、特殊的音乐韵味,感观上享受到莫高窟里那些壁画的“复活” ,巨幅画卷似地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特殊魅力,怎不使人惊叹。4 歌舞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朱载堉乐律全书吕律精义:“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歌舞结合使歌舞音乐同时具有了民歌的歌唱性与旋律性和舞蹈的节奏性与动作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艺术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经验。以往音乐教师在课上多数以欣赏作品、演唱为主。多年来,我尝试着在教授不同民族的音乐时,配以简单、具有民族风格特点的舞蹈动作,学生边跳边唱中更直接地体会到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如学唱新疆好地方时,我为歌曲编了简单的新疆风格的舞蹈动作,学生在唱跳中,高效率地掌握了新疆音乐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并且通过动作的学习,更快地领悟到维吾尔族幽默、风趣的音乐特点。歌舞结合这一领域还有待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发扬推广,使之更加完善和得到广泛地应用,以服务于我们社会。发展民族歌舞艺术教育的目的最终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灿烂的中华艺术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骄傲与自豪的,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传承发扬本民族的精粹,让它始终奔腾不息,纵横恣肆于神州大地上,奔向前方,奔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