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花生仲恺花号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关键词 花生;仲恺花 1 号;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从播种前准备、施足基肥、合理密植、覆膜栽培、施肥管理、水分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仲恺花 1 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仲恺花 1 号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 仲恺花 1 号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新选育的花生新品种,2005 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产干荚果 3 916.8kg/hm2,比对照汕油 523 增产7.9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仁量为 2 598.75kg/hm2,比对照种增产7.3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 年春季复试,产干荚果 3 818.4kg/hm2,比对照种增产 4
2、.51%,增产达显著水平;产仁量为 2 647.5kg/hm2,比对照种增产 4.94%,增产达显著水平。仲恺花 1 号为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春植全生育期 126129d,与汕油 523 相当。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 47.952.7cm,分枝长 52.357.6cm,总分枝数 6.77.6条,有效分枝 5.35.8 条。主茎叶数 17.219.1 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 6.98.8 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 14.816.2 个,饱果率 79.0%80.0%,双仁果率 77.8%82.4%,百果重 157.0177.2g,斤果数 345.4387.9 个,出仁率为 66.3%69.
3、3%。含油率为49.7%51.4%,蛋白质 25.82%26.31%。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2.53.1 级) ,高抗锈病(2.4 级) ;抗倒性、耐旱性强,耐涝性中等。20062007 年罗坑引进仲恺花 1 号,并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成功,通过摸索、探讨,总结出一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1 播种前准备 1.1 选地 花生为圆椎根系,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要求深、活、松的土体构造和上松下实的土层结构。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气性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并经 2 年轮作、隔年犁冬晒白的中上肥田。 1.2 深翻晒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冬耕,深
4、耕 2023cm,熟化耕作层。早春浅耕,及时耙匀耙细,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1.3 土壤消毒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施生石灰 375kg/hm2,于犁地前撒施。土壤深翻后,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既可消毒土壤,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1.4 种子处理 仲恺花 1 号花生剥壳前在阳光下晒 2d,种植前 1d 或当天再剥壳,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选饱满的籽粒作种子,每 1kg 仲恺花 1 号花生种仁用 2g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1.5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春播要根据当地春季的气候条件,以 5cm土温连续 5d 稳定通过 12(昼夜平均温度)为标准。一般在 4 月底播完。立秋至处暑
5、是秋花生的播种适宜期。旱坡地种植要适当提早播种,可在大暑前后播种,减少秋旱影响。若过早播种,容易引起徒长,病虫害又较多,不利于开花结荚;若过迟播种,由于后期低温干旱,荚果结实发育不良,空果多,产量低。 2 施足基肥 土壤消毒 35d 后,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施腐熟农家肥 15t/hm2、花生专用复合肥 750kg/hm2 或国产复合肥 1 125 kg/hm2,加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 150kg/hm2、硼砂 15kg/hm2,于犁翻前全层均匀施下;并耙碎耙平,使土壤全层熟化,然后起畦播种。 3 合理密植 采用小畦深沟,宽行窄株密植的播种方法,可以发挥边行优势,充分利用光能
6、,为仲恺花 1 号花生建立一个优良的丰产群体结构。即每畦1.6m 包沟,沟宽 30cm,每畦种植 5 行,每穴播 2 粒种仁,行距 25cm、株距 18cm。播种密度为 28.534.5 万粒/hm2。 4 覆膜栽培 春植仲恺花 1 号花生采用覆膜栽培不仅可使花生的播种期提早1015d,而且可以达到保温保湿以及保肥的目的。经覆膜的地块,可保持整个生长期土层疏松,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运转;而且覆膜地对太阳的反射光,能增加花生叶背对光能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花生的结实率和饱满率。在播种完毕,覆膜前,应淋 1 次薄水后即行盖膜,畦边地膜用泥土压紧,使其密封;畦面应在适当位置用泥块压好
7、,以免地膜被风吹开、撕裂。当花生幼苗长出显绿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打孔助苗长出。秋植仲恺花 1 号花生可露地栽培。5 施肥管理 仲恺花 1 号花生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植株生长所需的氮素需要土壤供应,因此必须早施速效氮肥,促进早生快发,早分枝,保证苗期生长良好,一般在齐苗后主茎具 34 片叶时施尿素 6075kg/hm2。具体用量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花针期不用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应结合培土撒施草木灰 300kg/hm2 和氯化钾 375kg/hm2。每次施肥后要即时扫落粘附在叶片上的肥料颗粒,以免灼伤叶片。施肥时间一般于晴天下午 4时后。硼是花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促进花生对钙素的
8、吸收,使花生正常生长发育,加速花粉萌发,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形成,加快花生的生长速度。因此,在花生的始花期或充实期喷施效果最好。一般于无风的晴天下午3 时后喷施,用硼砂 1.502.25kg/hm2 对水 1 0501 200 kg 喷施 1 次。还可于结荚期以后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 0.5%的尿素溶液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 12 次。 6 水分管理 仲恺花 1 号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需水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 ,苗期要保持土壤干爽,一般播种后至盛花前中午如大部分植株不出现因旱反叶就不需要灌水,即采取不旱不灌的原则,通过制水来促苗矮生节密;盛花
9、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开花结荚;后期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雨后渍水。但各生育阶段遇到干旱,对产量均有影响,以结荚期干旱影响最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确定灌溉水平或浇水的程度,确保取得高产。 7 田间管理 仲恺花 1 号高产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d,当大部分幼苗有 2 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壤中的 2 片肥大子叶清出,促进 12 对侧枝早发、快发,实现多花、多针、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做好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杂草,疏松表面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再次是要科学控苗,花生始花后 4050d 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长至 30cm 时,应及时叶面喷施 70100mg
10、/L PP333 水溶液,用液7501 125L/hm2,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喷后若生长仍过于旺盛,可隔 10d 左右再喷施 1 次,确保植株高度控制在 3040cm。 8 病虫害的防治 延长仲恺花 1 号花生生育期,保持收获期有一定数量的青叶数,是达到高产的关键。而要达到青棵活熟,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病害。仲恺花 1 号花生有零星发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绢病及叶斑病、病毒病,但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防治的药剂及时间是花针期后用 11100 倍波尔多液,75%百菌清 500 倍液,隔10d 使用 1 次,轮换使用,共喷施 23 次。虫害。仲恺花 1 号花生全
11、生育期都有虫害,苗期一般以小地老虎、蓟马、蚜虫为多,中后期以斜纹夜蛾、菜青虫为主。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采取诱杀,方法是用青菜叶 75kg/hm2 切成碎片,加入醋精 1.5kg/hm2,敌百虫 1.5kg/hm2混匀于傍晚放在畦面,每 1m 放一小堆。也可喷杀,方法是用辛硫磷 800倍液或用 52.25%农地乐 1 000 倍液于傍晚全畦喷杀;防治蓟马、蚜虫可分别用 20%好年冬 1 500 倍液、10%吡虫啉 1 500 倍液喷杀;菜青虫、斜纹夜蛾可用 48%的乐斯本 1 000 倍液、2.5%功夫菊酯 2 500 倍液、5%锐劲特 3 000 倍液等农药傍晚时喷杀。 9 适时收获 仲恺花 1 号春秋植的生育期都在 110115d,顶端 23 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逐渐枯黄脱落,地下荚果果壳变硬,内果皮极度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转黑褐,此期即可收获。在完熟期及时收获,可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和产量损失,获得最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茹德平.花生新品种新花一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108-110. 2 汪强.花生增效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