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腧穴的主治规律, 特殊治疗作用】,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特定穴除具有一般腧穴的普遍性作用外,还具有各自特殊主治内容。见【特定穴】内容,返回,【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名称概括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是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穴位的位置、穴性、主治作用等方面的相类特点而对十四经中部分穴位再归类、再命名总结出来的。,四肢部:躯干部:混合分布于四肢及躯干部:,五输穴,郄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基本概述,腧穴的分类和命名,腧穴作用及主治规律,特定穴,腧穴定位法,腧穴学发展,返回,【特定穴, 五输穴】,含义: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
2、输、经、合五个(类)腧穴,总称为五输穴。,返回,【特定穴, 五输穴】,命名释义 古人用自然界水流形成奔流的过程来比拟人体经气运行过程,说明经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散到合、由微到盛的发生发展过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五输穴按井 荥 输 经 合次序,从四肢末端呈向心性排列到肘、膝关节部。,返回,【特定穴, 原穴】,含义: 脏腑原气经过与留止的腧穴,称为原穴。 分布于十二经脉循行于腕、踝关节附近的本经上,又称“十二原”。,五脏原穴:即本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六腑原穴:另专设原穴,难经六十二难认为,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在输穴之外另有一原穴。
3、,返回,【特定穴, 络穴】,含义: 络脉在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腧穴,称为络穴,共十五个络穴。,返回,【特定穴, 络穴】,命名:,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的名称相同。 见表,返回,【特定穴, 郄穴】,含义: 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 郄穴之名与位置首载于甲乙经。,返回,【特定穴,郄穴】,作用:,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用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用治疗急性痛证。用于辅助诊断:诊断经脉病、脏腑病,循按可在相关郄穴找到反应点。,返回,【特定穴, 下合穴】,含义: 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以六腑名称命名,如大肠的下合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 灵枢本
4、输“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返回,见表,【特定穴, 下合穴】,分布:分布在膝关节周围及以下的足三阳经上。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胃)、上巨虚(大肠)、下巨虚(小肠)足太阳膀胱经穴:委中(膀胱)、委阳(三焦)足少阳胆经穴:阳陵泉(胆),返回,【特定穴, 八脉交会穴】,含义: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八穴”、“流注八穴”。 首见窦汉卿的针经指南,称为“交经八穴”或“窦氏八穴”,明代的医经小学和针灸大全始称“八脉交会穴”。,返回,【特定穴, 八脉交会穴】,与奇经八脉关系:,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手足腕踝关节上下近部 。与奇经八脉的关系主要是
5、指的交会关系,是指脉气相通,而不是指奇经八脉直接与八个穴位相交会。,返回,【特定穴, 背俞穴】,含义: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 以脏腑的名称给各自的背俞穴命名,如肺脏背俞穴,名肺俞。 首见于灵枢背俞、素问气府论,但不完备。后由脉经补充大肠俞、小肠俞、胃俞、胆俞、膀胱俞;甲乙经补充三焦俞;千金方补充厥阴俞而完善。,返回,【特定穴, 背俞穴】,分布 在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相对应而上、下排列。,返回,【特定穴,背俞穴】,作用:,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和治疗脏腑官窍疾病。 诊断脏腑疾病:“阴病行阳,俞在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反应在背俞穴,可诊断某脏有
6、疾(主要定脏腑)。 治疗脏腑官窍疾病:“迫藏刺背,背俞也”,“阴病治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刺背俞穴治疗。亦常配合募穴应用,称俞募配穴。,返回,【特定穴, 募穴】,含义: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返回,【特定穴, 募穴】,分布 在胸腹部,位置大体与相应脏腑所在部相对应。 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上的募穴为单穴,共6个;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两侧其它经脉上的为双穴,共6对。,【见表】,【十二募穴歌】,返回,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中脘穴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包络厥阴也。,【特定穴,募穴】,作用: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和治疗脏腑病。
7、诊断脏腑疾病:难经六十七难曰“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若六腑有病,相应的募穴有反应,募穴有压痛,可诊断六腑有疾。 治疗脏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募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腑病。募穴单用可以治疗脏腑病,但偏重于治六腑病;可与背俞穴相配,即俞募配穴法。,返回,【特定穴, 八会穴】,含义: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为八会穴。 首见于难经四十五难。在躯干部与四肢部均有分布,无明显规律可言。,返回,【特定穴,八会穴】,作用:可用八会穴均可治疗八者相关的疾病。【例如】,返回,【特定穴, 交会穴】,含义:凡有两经或两经以上交会通过的腧穴,称交会穴
8、。交会穴首见于内经。以躯干、头部分布为主,四肢极少,其特点是:一般阳经多交阳经,阴经多交阴经(与经脉分布循行相关)。,返回,【特定穴, 交会穴】,分布: 以躯干、头部分布为主,四肢极少,其特点是:一般阳经多交阳经,阴经多交阴经(与经脉分布循行相关)。,返回,【特定穴,交会穴】,作用: 交会穴不仅能治疗本经(脏腑)疾病,还能主治与之交会的经及所属脏腑的病证。 【例如】,返回,确定腧穴位置,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在距离标志较远的部位,则于两标志之间折合一定的比例寸,称“骨度分寸法”;取穴时,用手指比量这种距离,则有手指比量法的应用;此外还有简便取穴方法。,基本概述,腧穴的分类和命名,腧穴作用及主治
9、规律,特定穴,腧穴定位法,腧穴学发展,返回,一、体表标志法,【腧穴定位法, 体表标志法】,(一)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二)活动标志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返回,二、骨度分寸法,【腧穴定位法, 骨度分寸法】,返回,三、手指比量法,【腧穴定位法, 手指比量法】,(一)直指寸(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二)横指寸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返回,四、简便取穴法
10、,【腧穴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常用的简便取穴方法有: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端处取列缺:半握拳,当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取风市;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两耳角宜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这些取穴方法只是作为取六法的参考,同样要以骨度标志为准。,返回,腧穴学的发展,一、腧穴学理论的形成,社会进步针具改进经验积累,有固定名称、明确部位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理论,系统总结,腧穴学理论,二、腧穴学理论的发展,战国西汉(475B.C24A.D),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25581A.D),隋唐时期(581907A.D),宋金元(9071638A.D),明朝,清朝 民国时期,建国后,基本概述
11、,腧穴的分类和命名,腧穴作用及主治规律,特定穴,腧穴定位法,腧穴学发展,返回,【腧穴学的发展, 战国西汉】,黄帝内经,为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确提出“穴”的概念,用“穴”字统一其它有关名称。 共记载穴名数160个,其中单穴25个,双穴约135个。腧穴分有名有位、有位无名及“以痛为输”三类载述。载述涉及名称、位置、归属、主治、刺灸方法及禁忌等。载述五输穴、背俞穴、募穴、络穴、交会穴等特定穴。,难经,(已失,但此书内容存于甲乙经中)可视为早期有关腧穴的总结性著作,亦有学者认为本书为我国最早的“腧穴学”专著。 充实完善了腧穴学的基本理论及腧穴的临床应用。,明堂孔穴针灸图经,对五输穴、原穴
12、、俞募穴进行补充阐发。提出了八会穴理论。特别对临床应用进行阐发。对十五别络穴位作了深入解释。改善了取穴原则与操作方法,推行“母子补泻法”。,【 腧穴学的发展,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针灸甲乙经,作者:皇甫谧,成书于公元256260年,晋汇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之书精华而成,全书12卷128篇,其中70余篇专论腧穴,共载349穴,全面论述了:穴位名称、别名、位置、取穴、主治、配伍。 何经脉气所发,何经脉气所会归经。 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壮数。 禁刺、禁灸。误刺、误灸后果。 整理穴位排列顺序:头面、躯干以分区划线排列;四肢分经排列,共35条线路。为后世腧穴学发展特别是腧穴归经奠定了基础
13、。,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爪切或艾灸人中”救治卒死急救;提出用“一夫法”量定腧穴取穴方法之一。,【 腧穴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1. 甄权等人考订明堂孔穴,以纠正穴名及定位的混乱与错误。 2. 孙思邈对腧穴学贡献巨大,其代表作是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的贡献 : 首创彩色的“明堂三人图”,为历史上最早的经络腧穴彩图(正面,侧面,背面)(十二经以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 首创“阿是穴”和“指寸法”。 首创三里保健灸。 发展了腧穴配伍(为后世腧穴处方发展奠定了基础)。 收集了大量的经外奇穴为历代医籍之最多者。,【 腧穴学的发展, 宋金元时期】,(北宋)著名针灸医家王惟一对腧穴学的贡献
14、:代表作为1026年撰写的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重新订正了腧穴的定位、针刺深浅等,并刻石立碑,供学习与参考、拓印,并由政府颁布全国;次年铸经穴铜人两具模型(教学、考试),为我国最早的经穴金属模型,创直观教具教学考试之先河,直用到明代。(元代) 名医滑寿对腧穴学的贡献:代表作为十四经发挥,对经脉循行与腧穴的联系作了详细考订,首创“十四经理论”(十二正经,督脉任脉);其二是将全身腧穴按气血流注进行排列,一直沿用至今。,【 腧穴学的发展, 明朝】,名医杨继洲对腧穴学的贡献:代表作为针灸大成,是一部总结性的针灸学著作。对腧穴主治病证,分门别类加以论述,颇为详尽。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穴后附有医案。该书
15、现有40余种版本,并译成英、法、德、日多种文本。名医高武对腧穴学的贡献:绘画出“仰、伏、侧人”尺寸图,大部分腧穴注明局部解剖部位,便于定位。针灸聚英论述了十四经穴的性能,并汇集历代针灸家对腧穴性能的论述(为后世研究腧穴的珍贵资料)。,【 腧穴学的发展, 清朝】,名医李学川对腧穴学贡献:代表作针灸逢源,收集历代针灸医籍中所载十四经穴数目定为361个(沿用至今),提出针刺穴位治病与方脉可左右逢源。,【腧穴学的发展, 民国时期】,此期整个中医日趋衰退,腧穴学亦无新的发展与成就。,【腧穴学的发展, 建国后】,中医事业不断发展,针灸亦发展很快,腧穴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腧穴学不断得到充实与提高近五十年来腧穴学研究有如下特点与成就: 从文献研究总结转入临床实验室研究。 陆续发现一些新穴(头针穴区的创立,腕踝针穴等全息针法,耳穴的验证与不断完善,并定立标准化方案)。 腧穴用于麻醉成功。 经穴名称、定位标准化方案研究成功。 1983年由卫生部首次组织统一编写出版腧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