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广播的江苏模式2007 年 1 月 6 日,江苏新闻广播全新诞生,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类型化新闻台。5 年来,江苏新闻广播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播省内外和国际国内各领域的信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建设美好江苏做出了重要贡献。5 年来,江苏新闻广播收听率和占有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排名垫底到如今稳坐冠军宝座,成为商家追捧的对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丰收,叫好又叫座。成就篇一、建设美好江苏先声夺人服务美好新江苏的建设是新闻广播义不容辞之要务。对更高品质新闻报道的追求倒逼了新闻广播对时政报道采写手段的革新。党委政府的任何决策方针,不仅要听施政一方的表态,更要
2、倾听受其影响的百姓意见,这既是尊重新闻规律,也是及时为政府收集民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重大主题报道,江苏广播通过大型新闻行动唱响新闻宣传主旋律,开创广播新闻报道的 “江苏模式” 。2010 年推出的大型新闻行动幸福江苏影响颇大。其成功一是得力于总台内部各媒体联动,相互响应,相互借力;二是得力于广播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扎根基层,深入采访,增强广播的贴近性;三是广播人不自馁,主动表达,在行动上早于电视,有声势,有创意。时政新闻永远是主流新闻,也是最大的民生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淡化民生和政经新闻的人为区隔,党政报道突出鲜活和录音,政经会议报道强化角度和切口,日常报道注重提炼和深入。选择贴近大众
3、生活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解读,以平等、自然、亲和的形式去传播。比如,在近几年的江苏省和全国两会报道中,将代表委员的观点与大众的看法期待有效融汇,观点包容,令受众倍感亲切,可听爱听,传播效果远胜以往,得到时任省长罗志军的高度赞扬。主题报道注重鲜活、可听。做典型报道时,找小切口、讲故事。解读政策时,将细化政策和百姓期待以及权威点评相结合。做大型新闻行动时,自主创新,不拘一格,突出现场感和广播特色。2010 年,我们全年策划了 32 个系列主题报道,发稿近 400 篇。2011 年上半年,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勇敢尝试报道形式的创新,报道多次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二、构建和谐江苏勇挑重担江苏新闻
4、广播从开播以来,就旗帜鲜明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难点,江苏新闻广播不回避、不动摇。从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纾解百姓情绪、促进政府工作的角度,把广播媒体的及时性与网络媒体的广泛性有效嫁接,做好突发新闻和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江苏的进程中勇挑重担。谣言止于公开。自开播以来,江苏新闻广播始终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始终紧跟江苏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报道,第一时间解读,力求呈现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各种影响,在传递新闻事件的同时引发大众的关注和思考。江苏新闻广播直面各种社会难点,用独家、深度的舆论报道,打破民生新闻琐碎报道的窠臼,聚焦带有普遍意义、关联价值的
5、事件、问题,向纵深挖掘,向广度扩展,以点带面,有效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如2010 年 12 月,江苏新闻广播报道了泗洪县龙集镇政府为了完成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强拆村民住房,导致村民寒冬露宿村头。记者多次实地采访,作出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被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受到江苏省和有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也专门对此作出批示,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这一报道直接促进了政府部门加强对土地征用、拆迁等行为的监管规范,有力推动了政府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施政为民的意识和水平。为了扩大新闻影响力,江苏新闻广播 2011 年在原来的采访部特报组的基础上,专门成立特别报道部。三、打造文化江苏全新品牌围绕品牌
6、影响力、品牌创新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责任感等核心品牌价值,江苏新闻广播在全国广播媒体中独树一帜,以品牌媒体的强势姿态,擂响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的进军鼓,为文化江苏打造出一张“叫得响、传得开”的新名片。江苏新闻广播是全国省级广播第一家新闻类型台,2011 年以来,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南京 24 家电台中始终保持第一;市场份额实现两位数,稳定在 11%左右, “听新闻,听 937”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效应。开播五年间,江苏新闻广播旗下节目江苏新闻联播 、 新闻早高峰 、新闻晚高峰 、 政风热线 、 大林评论全部成长为“江苏广播十大名牌节目” 。 江苏新闻联播在南京地区 600 多档广播节目中收听率多次雄
7、踞第一。 新闻早高峰当选江苏省广播电视局 2008 年度十大名专栏;新闻晚高峰被评为 2010 年度全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先后获得 5 个全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2011 年,江苏新闻广播被斯坦国际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潜力媒体” 。2007 年江苏新闻广播开播之初,创收 300 万,2008 年 500 万,2009 年 1100 万,2010 年 2600 万,2011 年 3000 万。五年增收十倍,创收实现跨越式发展,凝聚了一大批高忠实度的优质广告客户。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表明,江苏新闻广播的听众以 2545 岁的男性为主,这是社会中坚阶层,也是最有影响力最有消费力的社会人群。
8、开播 5 年来,江苏新闻广播确定了“公信立台” 、 “公益立台”的品牌理念,联合江苏省慈善总会、省消费者协会等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启动了多场公益慈善活动,包括以援建灾区希望小学为主旨的“添砖行动” ,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而特别策划的江苏问候以及每年与爱德基金会合作的义卖活动等等,时刻发挥着温暖向上的影响力,为媒体实现社会价值做出表率。如今,江苏新闻广播通过 “政风热线环省行” 、 独家公益品牌“薪火传递爱”等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有效推广了江苏新闻广播的品牌,并且成功树立了江苏新闻广播良好的媒体形象。经验篇回顾 5 年的历程,江苏新闻广播立台理念所坚持的方向、人才优化所构筑的保障
9、、密集信息所支撑的格式、流程再造所具备的迅捷、主动介入所实现的引领、整合观念所表达的思想,使其在新闻宣传方面脱颖而出。一、新闻立台广播一定要坚持“新闻立台” 。 新闻报道的效果如何,是传媒影响力最重要的标志。新闻立台绝不是单纯指某个新闻台的新闻理念,而是更高决策层面上要树立“新闻立台”的思想。在众多城市的广播频率中,收听率、市场份额、广告收入打头的往往是交通广播、文艺广播。新闻台被边缘化,资源不足、不受重视,甚至被认为是“赔钱货”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只能是配角,大量录播节目,时效不快,类型不新,新闻台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广播这么走就将失去主流媒体的地位。作为主流媒体,
10、不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如果不能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哪有舆论引导力可谈。江苏台领导审时度势,认识到频率专业化走到今天,特别需要强化“新闻立台” ,做强新闻频率,让广播回归新闻本源。因此,2007 年 1月,江苏台前瞻性地推出了全国第一家省级类型化新闻台,并在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让新闻成为主角,让“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现实,全开放的架构保证了新闻随有随发、呈线性流动。今天,每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江苏听众都会自然而然地打开江苏新闻广播,这就是权威,这就是高瞻远瞩得到的回报。二、创新驱动中央领导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次提出要创新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提倡创新思路和手段,做好新闻宣传
11、工作。5 年来,江苏新闻广播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用创新引领事业发展。1.创新的理念?扩展新闻定义。从 2007 年开播起,江苏新闻广播就树立了“要成为最好的大众媒体”的意识,在广播整体实力仍然偏弱的时候,大胆提出“摆脱弱势心态,重回新闻主流”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核心的广播新闻理念,突出强调时效性,通过现场连线,把新闻的定义由“新近发生的事实”扩展为“正在发生的新闻” 。?重新认识新闻价值。融汇宣传和新闻,在国计民生的结合上下功夫,重视传播效果。传统新闻传播尤其是广播新闻传播,在形态和内容上都落后于受众的需求,导致宣传和新闻被割裂。一方面,广播新闻以宣传为主,做得
12、很辛苦,另一方面,宣传内容枯燥、形式空洞,充斥着灌输味道,大众不喜欢,不接受,宣传效果差,媒体影响弱。江苏新闻广播五年来大力倡导“重视听众、重视效果”的传播理念,坚定不移地将宣传与传播有机融合,在国计民生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在对时政、经济类主题的报道中,改变以往会议新闻的套路和模式,注重报道角度,突出与大众生活相关联的主要内容。党政报道突出鲜活内容和录音,政经会议报道强化角度和切口,日常报道注重提炼和深入。尤其是以故事化的切入方式,将大众生活与大政方针和宏观政经新闻结合报道,改变政经新闻固有的严肃和高高在上的面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有效传播,实现新闻的价值。重新定义民生新闻。在内容呈现
13、上推陈出新,倡导“大民生”的报道理念。江苏新闻广播在开播初期,提出“立足民生,面向大众”的定位,但一度片面狭隘地认识“民生”报道,出现了大量琐碎、零散、鸡毛蒜皮的社会新闻。但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抛弃了这样的情况,提升了对民生新闻的判断和理解。我们生产的越来越多的是对听众来说具有普遍意义和关联价值的报道,无论是以大众视角解读大政方针,还是以点带面反映众生百态,或是展现公益情怀,关注平凡中的感动江苏新闻广播都在以更为开阔的视野诠释“民生”的意义,传递着“大民生”的概念。2.创新的模式江苏新闻广播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早晚板块+滚动+延伸”的基本格式,既保证早晚集中收听的客观需求,又大力培育
14、全天整半点随时收听的新习惯。这套国内首创的格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早晚板块新闻之外,全部以半小时为单元,滚动推进。每半小时都由“12 分钟资讯+18 分钟延伸”组成,资讯以快速和集纳为特色,延伸则体现丰富和深度。延伸节目包括:“重点关注”详细报道新闻和热点事件;“新闻故事”讲述近期发生的新闻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新闻评弹”评析新闻焦点,纵论社会万象(2011 年起扩充为 12 点至 13 点一小时)。这一格式化的节目设置简洁直接,充分保证了信息在第一时间传播第一时间展开,又迎合了受众日益增强的对观点和评论的需求。不仅如此, “滚动+延伸”的格式化节目设置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广播的灵活性,在遭遇重大事件尤
15、其是突发事件时,可迅速反应,随时介入,而且其固有的快速和深入搭配模式,又成为听众充分了解事件的信息渠道。事实证明,这套格式已经在南京和江苏市场获得了成功,而且为多家新闻台所借鉴,包括中国之声。3.创新的文风江苏新闻广播在 5 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魅力独特的文风,在广播市场上具有鲜明的识别性,有力促进了江苏新闻广播占据竞争的优势地位。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强调新华体、三段式、倒金字塔等写作模式,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未必是最有效的报道方式。当新媒体不断发展,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多的时候,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文风显得格外关键。对广播新闻而言,创新报道形式意味着我们的节目必须更具可听性,更能发挥声音魅力,我们的
16、报道必须体现现场化、情节化、细节化、画面感。“现场化、情节化、细节化”可以提升报道的生动性和贴近性。同样的主题,呈现的内容是否更接近受众的生活,决定了这条报道能否被有效接收。在此基础上改变写作手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客观描写叙述等文学手段,辅以原生态的现场自然音响,可以为广播新闻报道带来全新的面貌,提供广阔的联想空间,这样的联想空间远比报纸和电视的报道更有魅力这就是江苏新闻广播的报道所追求的“画面感” 。这样的报道可以使受众获得更好的收听体验,可以让听众随着记者的笔触和音响身临其境,同喜同悲。三、资源整合江苏新闻广播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整合资源、合纵连横、汇天下之精华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一直延续并
17、扩展至今。内部资源的无缝共享。新闻广播事业部所属三个频率的资源完全打通,选题策划实施、稿件播发、节目内容选调无缝对接,形成合力,减少对撞。整合的抓手就是我们不断改造的新闻资源共享平台,三个频率的所有内容资源在同一个平台上体现。节目的生产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内部资源的无缝共享:江苏新闻广播的节目样态不是简单的积木式堆积,资讯节目与延伸节目互为补充,板块节目与滚动节目交相辉映,所有节目都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梳理播出情况,为其他节目提供资源,丰富其他节目的内容。将五指捏成拳头,充分体现类型化新闻广播电台的报道合力。同质媒体的纵向延展。江苏新闻广播因势而动,立足本土,打造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形成以江苏新闻
18、广播为主要平台、江苏各地市新闻电台为支撑的新闻平台大格局,以全省广播一盘棋的思路,更好地从民生角度传达省委省政府的大政方针,更广地传递江苏各地发展成就,更强地张扬江苏广播的优势。江苏新闻广播还自行建设了一个基本覆盖所有省市自治区的广播电台的特约记者队伍,保证国内其他地区发生重要新闻事件时能第一时间报道。通过对同质广播媒体的资源整合,江苏新闻广播打通天地线,做到了一个省级新闻广播电台的“顶天立地” 。同域媒体的横向联合。江苏新闻广播自开播起就与江苏城市频道、现代快报以及相关新闻网站等媒体开展合作,共享资源,实现新闻影响力的倍增效应。其中,江苏新闻广播与江苏城市频道的战略性紧密合作,创造了中国广播
19、电视史上第一个成功合作的范例。江苏新闻广播与江苏城市频道充分共享品牌、线索、节目、主持人、宣传、推广等资源,强强联合,带来双赢的喜人成果,实现了受众资源的完美共享。随着江苏新闻广播在同地域媒体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目前,与本土平媒(如现代快报)、网站(中国江苏网、西祠胡同)等不同介质媒体的战略合作正不断推开。新媒体时代的三维对接。2011 年 4 月,江苏电台与新浪签署了整体合作协议,江苏新闻广播与新浪网的合作进入常态化轨道,官方新浪微博的粉丝量与日俱增,目前已经超过 17 万,在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电台类榜单中始终位居前十,在省级新闻广播中独树一帜。2011 年通过新浪网被广泛转载的江苏新闻广播稿件有 20 多条,多篇稿件被多个门户网站首页转载。与强势门户网站和微博的合作,为广播新闻打破了地域限制,开辟了新的舞台,也使得江苏新闻广播拥有了与电视、平媒相比毫不逊色的传播能力。四、团队建设“新闻立台”的理念和标准制定后,需要有一流的团队来执行贯彻。这就需要统一的价值观。在江苏新闻广播,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做新闻,要一流的人才,更需要一流的团队。我们的团队是一支拥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新闻队伍,包括对新闻职业、文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