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系指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致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可伴有下肢及运动和感觉障碍和(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腰突症属中医“腰痛” “腰腿痛”或“痹症” “坐臀风”等范畴。 素问?利腰痛 “内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 1 临床表现 1.1 腰腿痛:最早出现,发生率 95%.椎间盘源性腰痛,平卧缓解,站立或弯腰加重,所有使腹内压和脑脊液压增加的动作,如咳嗽、排便、喷嚏、甚至大笑都咳诱发或加重腰腿痛。 1.2 间歇性跛行: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所致。 1
2、.3 肌肉麻痹(肌力减弱):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神经根,可引起神经根受损,出现肌肉麻痹。 1.4 肢体麻木:一部分患者不出现下肢疼痛而存在下肢麻木感。这主要是突出物刺激和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所致。 1.5 患肢发凉:少数患者有自觉肢体发凉,尤以足趾远端为重,此为突出物刺激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1.6 马尾神经根:鞍区疼痛麻木、大小便异常、阳痿。 2 诱发因素 本病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所致,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与以下这些情况有关。 腰部过度负荷;腰部外伤;腹内压增加;体位不正;其他。 3 西医诊断标准 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有局限性压痛点
3、。 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脊柱姿态的改变。 X 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CT 或 MRI 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其中,项必备,并具备项的任意 1 项即可诊断。 4 中医按症候分类 4.1 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出,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4.2 寒湿症: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4.3 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
4、4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后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临床中,除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外,还可以针刺配合艾灸,亦有较好的疗效。取穴原则以足太阳、少阳、少阴、督脉经穴为主:悬枢、命门、腰俞、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腰阳关、腰眼、环跳、经验穴、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其他穴位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取,如阴陵泉、阳陵泉、志室、悬枢、命门、肾俞。这里的经验穴是两个,一个在环跳的左侧
5、,一个在环跳的下方,三穴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 “腰背委中求”,委中疏通足太阳经气,为治腰背痛的腰穴;腰阳关助阳散寒化湿;三阴交活血;环跳及经验穴可止痛,对腰腿痛的症状明显的缓解作用,艾灸,我选择的有“温针灸” 、 “铺灸” ,多选择“铺灸” , “铺灸”具有面广、艾炷大,活力足,温通力强之特长。脊柱是奇经督脉循经之所在。督脉是阳脉之都纲,统摄全身阳气。维系人身元气,具有涵蓄人身之精血,调节阴阳真气的作用,故“铺灸”可通过温和火气的逐步渗透,激发经气,内达脏腑,外通肢节,调整了机体功能,发挥其“从外治内” “直达病所”之效用。铺灸时可在腰眼处加铺艾绒。患者做完针刺、铺灸后,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铺灸的具体操作:在患者的皮肤上,摸一层凡士林,然后铺上蒜泥、姜泥,上铺厚度适中的艾绒,将艾绒点燃,注意不能烫伤患者(不需要发疱) 。临床中有效率占 100%,治愈率 97%。 5 病例 阿合买提,男,53 岁,腰及右下肢疼痛发复发作,经针灸、推拿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两年后再次针刺、推拿,疗效没有上次好,我选择针刺配合铺灸治疗,在腰眼、肾俞处亦铺上艾绒,针刺每天进行,铺灸隔 7 天进行一次,半月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且无怕冷现象。临床中的案例非常多,疗效可靠,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