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046854 上传时间:2019-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个案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WORD 格式-可编辑-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个案分析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方法的改善,还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互动作为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英语课堂教学中,什么是互动?什么又是有效互动?怎样才能做到有效互动?本文拟通过两个个案作一些探究。一、互动与有效互动1. 互动左焕琪认为“互动” (interaction)的概念来自于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研究中对语言输入的重视,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有很大关系。 188 赵飞、邹为诚对互动假说的理论构建进行追溯研究,发现互动的核心理论是 michael long 的互动假说,其实质是本族语者或

2、者语言能力较强的说话人对话语结构的认知调整。 278 这种互动调整就是在意义协商基础上对学习者所进行的形式协商。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很大改善。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与体验,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课堂的交互趋于频繁。互动形式也不拘于话语对话语的交流,甚至出现“行为”与话语的交流。2. 有效互动一堂课主要的师生互动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经过准备与-WORD 格式-可编辑-策划的教学行动。 190 这种行为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然而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有效的。有效互动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互动要直接指向英语课程教育

3、和教学目标;第二,互动要促使学生有思维的学习行为发生;第三,互动结束要产生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基于这三个原则所产生的互动均可以视为有效互动。二、有效互动的个案分析【个案一】一堂互动示范课(2011 年 4 月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老师在研究生课程英语教学设计中的示范)【活动说明】教师准备若干套图片(每套四张) ,图片是描述自行车和卡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年轻人埋头骑车,没注意到迎面驶来的卡车,结果撞上卡车。卡车司机电话报警,救护车赶到,救护人员开始施救。图片包含 paramedic, stretcher, ambulance等生词。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之后准备口头汇报交通事故经过。教师的主要活动是观

4、察,偶尔作些提示、提问、反馈和评价。事件 1:教师安排活动明确学习任务t: well, you will work in groups practicing speaking. first, please count from one to four in turn and if you say “one” and you are in the same group, “two” in another group . four students form a group. (students began group forming in order) now i will give each

5、group -WORD 格式-可编辑-a set of pictures and you can discuss in class for ten minutes. after that, you are required to make presentation about what happened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one student from each group will do the presentation.【分析】行动反应教师安排学习任务,说明分组形式。学生接受任务后用“行动”回应教师的“安排” 。教师的语言简单明了,学生有序分组,获取图

6、片并开始讨论,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学生用实际行动成功回应教师的语言输入。事件 2:小组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根据图片内容准备口头叙述事故经过,然后派代表作口头汇报。下面是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观察到的部分话语:“this is a traffic accident .”“car and truck .”“救护车怎么说呢?ambulance? ” “我也不知道呢,好像是 ambulance。 ”“担架呢?bed? 好像不对。 ”“ 图片上的这个单词 paramedic 是什么意思?你查查嘛。 ”“弯腰骑车呢?” “low his head to ride?”【分析】合作学习

7、事件 2 是学生间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英语、汉语交织使用,互相询问不明白的地方,通过合作学习弄清楚 paramedic, stretcher, ambulance 等词汇的意义,倾听组上模拟汇报。观察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生词,还写下许多与交通事故有关的词汇,比如 injured, approach, -WORD 格式-可编辑-cyclist, bleed 等等。同伴在讨论与询问过程中,发生了语言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比起教师的讲授来,学到的东西印象深刻得多,为他们上台顺利汇报奠定了基础。事件 3:学生输出学习效果检验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各小组对图片的描述。在汇报的过程

8、中,学生应用到了图片上提供的生词。教师、汇报者和全班同学形成一个三角互动格局。汇报者面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不时地与汇报者沟通,进行意义协商。例如:s: a truck come near.t: you mean a truck is approaching?s: yes. a truck is approaching.s: the man bend his head to ride.t: the man is bending over riding(作弯腰骑车状).s: bending over riding?t: right. he is bending over riding.s: wel

9、l, the man is bending over riding.s: the ambulance(重音第二个音节) is coming.t: the ambulance(重音第一个音节) is coming.【分析】话语诱导应教师的安排,汇报者面向全班描述事-WORD 格式-可编辑-件经过,此举是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当汇报者输出受阻时,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帮忙” ,说明听众也把自己融入到了汇报的行列中,与汇报者形成互动。教师则注意观察学生输出时的语言形式,不时地开展“语言诱导” 。汇报的学生都会跟随教师的诱导,调整语言输出形式,提高输出质量。教师在与汇报者进

10、行“协商”互动的同时将视线移向座位上的学生,给他们也是一种示范,从而构成立体交叉的互动态势,对下一组的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后一组比前一组的汇报要好一些。事件 4:教师布置书面作业互动延伸至课外教师要求学生将四张图片的内容默记下来,写一篇 120 个词左右的短文,描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第二天上交。【分析】行动反应语言的输出包括说和写。课堂上检查了学生说的能力,课外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写的能力。这一任务的布置是课堂互动在课外的延伸。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练习汇报、上台汇报、教师的提示和反馈,这堂课学习的语言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写作提供了充分的材料。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课

11、后完成作业就是对教师作业安排的行动反应。课内的互动延伸到了课外,互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整个案例中,以目的语学习为目标的行为随时都在发生,课堂活动目的明确,互动过程目标直接指向英语学习,指向学生听-WORD 格式-可编辑-说写能力的培养。互动中还体现了一个有效的教学观念,即语用发生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之前。学生先用英语汇报事件经过,虽然出现各种形式的语言错误,但基本能表述事件内容。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辅以提示和帮助,不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反馈,加强了词法和句法的学习功能,话语协商以意义为基础,在协商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改善形式协商。【个案二】乡村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片段实录(2010 年 4 月贵州省黔

12、南州墨冲中学卢红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英语 (新目标) 七年级下册 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中的 section a.【教学目标】词汇:love, like, not mind, not like, cant stand, game show, sports show, news, soap opera, talk show, sitcom, cartoons.句子:what do you think of .? what does he/she think of .?事件 1:手指妙用行动输入在学生基本熟悉语言项目的基础上,

13、教师用五个手指(从大拇指到小指)分别代表 love, like, dont mind, dont like, cant stand,接着展示某一个手指,指名学生说出其代表的单词,教师作出简短评价。【分析】行动反应启动反应评价(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简称 ire)是师生互动的初级形式 1-WORD 格式-可编辑-92,符合学生底子薄的班级使用。启动不一定是语言输入,可以是一个“动作”或“行动” 。教师展示拇指,学生作出反应,说出love,教师给予简单评价。其他词汇的练习依此类推,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掌握了上述五个词汇的发音和意义。事件 2:四人游戏语言操练

14、学生每四人一组,其中一人用一本书遮住手掌,只露出某一个手指的指尖,让另外两名同学猜出所代表的词语,剩下的一名同学作评价。学生角色依次轮换。【分析】合作学习这是在事件 1 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三维生生互动。启动项仍然是“行动” ,其中包含了学生反应和学生评价,角色交换进行,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词汇的认知。事件 3:师生问答学习效果检验教师展示 game shows 图片,然后与学生问答。t: what do you think of sports shows?(启动)s: i love sports shows.(反应)t: how about news? do you like it?(跟踪)s:

15、 eh, i dont mind.(反应)t: not very interesting? (再跟踪)s: yes, not very interesting.(再反应, 但语言形式出现问题)t: no, it is not very interesting. so, you dont mind it.(重述,修正语言形式)-WORD 格式-可编辑-【分析】话语诱导事件 3 已经不是简单的启动反应评价(ire) ,而是教师不断地将话题引向深入,开展启动反应跟踪(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简称 irf)活动。通过“话语诱导” ,教师与学生在意义协商的过程中,不断延伸

16、和调整话语互动结构,实现意义和形式结合的交际目的。整个教学活动由教师与学生的 ire 初级互动发起,然后转向生生互动,进一步加强对目标语言的认知,接着开始更高一个层次有意义的 irf 师生互动,将互动引向深入,最后教师继续开展更加具有开放性的师生互动,如:what do you think of beijing opera? why? what does he think of sitcoms? 由此来检验教学效果。三、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的形式英语课堂互动分为两大类:一是话语与话语的互动,二是话语与行动的互动。有效互动基于意义协商。所谓意义协商,long 定义为学习者和高水平的说话者,为了

17、交际的需要,彼此提供和领会会话理解与否的信号,从而对语言形式、会话结构和信息内容的其中一项或者全部作出调整,直到实现彼此理解的过程。 3在意义协商过程中,说话人根据学习者要表达的意义,频繁说出各种各样的语义相关性语言,调整话语互动结构,从而帮助学习者达到交际的目的。 284 这种调整主要包括延伸(extensions)、解释(paraphrases)、改述(rephrasing)和重述(recasts)。延伸、改述和重述都是协商过程中的“话语诱导” 。我国学生多为外语学-WORD 格式-可编辑-习者,英语的学习多以学得为主,习得为辅,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多为教师主导下的

18、相互刺激与反应的课堂活动。具体来讲,有效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话语诱导话语诱导是教师通过延伸信息、改变表达形式或修正表达错误有目的地进行输入调整或互动调整,使学生明白教师传达的信息,理解其意义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过程。个案一中的事件 3 和个案二中的事件 3 都是话语诱导。2.行动反应行动反应指的是师生之间一方使用语言,另一方使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个案一中的事件 1 和事件 4 以及个案二中的事件 1 都是行动反应的具体表现。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多为学生与学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的结对或小组活动,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操练某一语言结构。四、结语互动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这

19、种教学活动不是孤立发生,而是由师生双边或多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产生的。互动的本质是师生的交流与沟通,目的是促进目标语言的学得与习得。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互动的范式包括话语诱导、行动反应和合作学习。互动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互动的启动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后作出反应,教师再根据-WORD 格式-可编辑-学生的反应深化互动内容,扩大互动范围,形成语言学习基础上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使学习行为自然发生。参考文献:1 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赵 飞,邹为诚.互动假说的理论建构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3 long m h.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w. c. ritchie & t. k. bhatia ( eds. ) .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6: 4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