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0542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神经病学周围神经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周围神经疾病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蓝丽康,重点内容: 三叉神经、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概述1、解剖:脊髓和脑干的软膜外的所有神经结构。2、发病机制: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根破坏,结缔组织病变,自身免疫,中毒,酶系统障碍,轴索中运输系统障碍。,3、病理: 华勒变性(主要因外伤断裂引起) 轴突变性(中毒、代谢性神经病) 神经元变性(神经元胞体变性坏死) 节段性脱髓鞘,4、症状学:感觉障碍: 感觉缺失 感觉异常 疼痛。运动障碍: 运动神经刺激性症状(肌束震颤、肌痉挛、痛性痉挛) 运动神经麻痹性症状(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萎缩),腱反射减

2、低或消失。自主神经障碍。5、辅助检查: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二、脑神经疾病1、三叉神经痛: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中老年人多见,疼痛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支或两支,大多为单侧,突然开始,突然停止。每次持续数秒至1-2分钟,,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严重时可有痛性抽搐。病程可呈周期性,很少自愈。无神经系统阳性体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一般诊断不难。 需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牙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鼻窦炎、非典型面痛等相鉴别。治疗: 抗癫疯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苯氨丁酸 维生素B12 哌咪清 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

3、神经炎或BelL麻痹。病因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病初可伴有麻痹侧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的疼痛。,额纹消失 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患侧鼻唇沟变线 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吹口哨时漏气 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即可诊断 需与格林巴利综合症,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神经炎、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面瘫相鉴别,治疗: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7-10天,维生素B族,理疗、手术疗法。,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BS)又称格林一利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疾病。1、流行病学:发病率0.6-1.9/10万人,各年龄

4、组均可发病,在我国河北与河南交界带的农村,多在夏、秋季节有数年一次的流行趋势。,2、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清楚,部份患者病前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3、临床表现:,GBS的临床表现: 病前1-4周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 肢体呈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多有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少数患者以脑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可同时有自主神经症状。4周后肌力开始恢复,单相病程。,临床分型:经典格林一利综合症(AIDP),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型神经病(AMSAN),Fisher综合症,不能分类的GBS。辅助检查:CSF(是蛋白细胞分离现象),EMG异常,NCV和EMG异常。神经活检。,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特点、NCV、EMG、CSF可确诊。 需与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相鉴别。治疗: 呼吸机, 对症治疗, 预防并发症,,血浆置换 免疫球蛋白 皮质类固醇激素 康复,预后:大部份GBS患者可完全恢复或遗留轻微的下肢无力。10%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