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分裂症 之一 概述,定义(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精神分裂症 之一 概述,定义(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精神分裂性障碍以基本的和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总体特点。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某些认知损害。,精神分裂症 之一 概述,精神分裂症的核
2、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性格,另外一个是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的特点。气质+性格=人格。,精神分裂症 之二 流行病学,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患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终身患病率约1%。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
3、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精神分裂症 之二 流行病学,在一般人群中总患病率为3-8,年发病率为0.1,终身患病率为7.0-9.0,平均8.6(shields与slater 1975)。我国1982-1985年进行的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症的总患病率为5.69,时点患病率为4.75。其中城市时点患病率6.06,明显高于农村的3.42。最新资料显示(卫生部2005)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1993年城市总患病率8.18,时点患病率6.71,
4、农村总患病率5.18,时点患病率4.13。,精神分裂症 之三 病因,精神分裂症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尽管存在很多假说,但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的合并症、外伤、幼年与双亲被迫分离、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社会和家庭的矛盾对分裂症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精神分裂症 之三 病因,1、遗传因素: 较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潜在发病的可能性越高。2、生理因素: 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以改善精神症状支持这一假说。,精神分裂症 之三 病因,3、精神刺
5、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发生具有诱发作用,刺激性生活事件可直接触发具备精神分裂症患病倾向者并使其发病更早、临床表现更为明显。4、环境因素: 贫困阶层的患者生活条件较差,接受治疗不及时和不彻底,再加上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引起反复住院,最终导致迁延不愈,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它均具有特征性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1.感知觉障碍: 幻听、视、嗅、味、触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病人凭空听见邻居、亲人、同事或陌生人说话,内容往往使人不愉快,如听见几个声音在谈论
6、病人、彼此争吵、以第三人称评论病人、威胁或命令病人。还可见幻视、幻嗅、幻味等。,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2.思维联想障碍 之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思维贫乏,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2.思维联想障碍 之 思维形式障碍内向性思维: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独自沉缅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只有患者自己懂得,他人完全不能理解,以致患者的思维与现实世界完全隔绝,这时称为非现实性思维或内向性思维。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特征症状,仅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伴有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症状。,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3.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原发性妄想(妄想心境、妄想知
7、觉) 继发性妄想系统妄想非系统妄想,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妄想心境: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他有关,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的基础上,也不是认识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妄想知觉: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基础上,也不是认知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3.思维内容障
8、碍: 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嫉妒妄想非血统妄想疑病妄想,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4.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情感矛盾情感不协调:外界刺激后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协调,或内心体验自相矛盾。一般分为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矛盾情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5.意志行为障碍: :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对社交、学习和工作缺乏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行为懒散,无故不上班、不上课,严重时终日卧床或呆坐,无所事事,长年累月不理发,不梳头,口水含在口内也不吐出。有些病人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顽固的拒绝一切或机械的执行外界任何要求,任人
9、摆布自己的姿势,或机械地重复周围人的言语和行为。,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前驱期症状)1、情感变化: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常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2、睡眠改变:夜眠差,难以入睡,易醒,早醒,多梦或睡眠过多。3、敏感多疑:紧张、害怕,总觉得不安全,常把周边的事情与自己联系起来,疑心别人总是针对他、疑心爱人对自己不忠等,但尚具有评判这些想法的能力。,精神分裂症 之四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前驱期症状)4、行为异常:喜欢独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
10、游荡,夜不归家等。5、性格改变:原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不与人交往。一向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变得经常迟到、 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等。,精神分裂症 之五 临床分型,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未分化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与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支持临床进行诊断,作为诊断依据。一些量表的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为医生辅助诊断和确定严重程度参考,并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不能作为确切的诊断依据
11、。诊断的确定仍然要靠病史,结合精神症状以及病程进展的规律。,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如果没有明显原因,表现出上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自身内部及与外界环境不协调,持续一定的时间,对异常的表现没有认识,要高度怀疑精神疾病的可能。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如下: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
12、另规定:,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CCMD-3),
13、单纯型另有规定。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具备下述(1)(4)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5)(9)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2)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3)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的其他类型的幻听。4)与文化不
14、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5)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6)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7)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8)阴性症状,如显著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需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9)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15、精神分裂症 之六 诊断,2.病程标准: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以上14症状至少1个,或510至少2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3.排除标准 有3条(1)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抑郁、躁狂)时,就不应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非明确分裂症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排除心境障碍)(2)分裂症的症状和情感症状一起出现,程度均衡,应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3)严重脑病、癫痫、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应排除。,精神分裂症 之七 鉴别诊断,1.躯体疾病、脑器质性所致精神障碍2.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某些神经症性障碍4.心境障碍5.妄想性障碍6.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之八 病程
16、与预后,精神分裂症起病多缓慢,逐渐进展,病程迁延。经治疗后可缓解,有的可再发,或多次复发。分型中以紧张型较好,次为偏执型和青春型,单纯型欠佳。病期愈短,缓解率愈高,病期在半年以内的缓解率为6070%,一年以上的缓解率减低。抗精神病药物可使3/4患者的病情好转,坚持维持治疗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维持治疗者。,精神分裂症 之八 病程与预后,精神分裂症预后良好因素:突然起病、发作时间短、病前无精神病史、有丰富的情感症状、偏执型、起病晚、已婚、良好的性心理适应、良好的病前人格、良好的工作表现、良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依从性。,精神分裂症 之八 病程与预后,精神分裂症预后不良因素:隐袭起病、发作时间长、病前
17、有精神病史、阴性症状、侧脑室扩大、男性、起病早、未婚、分居、丧偶、离异、不良的性心理适应、异常的病前人格、不良的工作表现、社会隔离、不良的依从性。,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考虑症状、副反应、个体耐受性,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治疗原则: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患者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
18、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治疗原则: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复发作,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选用,副反应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多巴胺受体,称为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
19、,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第二代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氯氮平因其副反应大,作为二线药物使用,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第一代药物: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目前常用种类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奋乃静,氟奋乃静,舒必利等。,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长效药物:主要用于维持治疗和服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第一代药物长效针剂包括氟哌啶醇葵酸酯、氟奋乃静葵酸酯、哌普嗪棕榈酸酯,五氟利多为口服氟哌啶醇长效制剂。第二代药物利培酮、帕利哌酮的长效针剂已在我国应用。,精神分裂症 之九 治疗与康复,心理和社会干预心理治疗:帮助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家庭干预: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家庭环境;社区服务:为患者提供各种可能的服务,使患者能够适应在社区中的正常生活,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