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年全国两会学习体会 6 篇【篇一】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努力干出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干出中国发展的新辉煌。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尤需广大党员、干部浇铸实干担当的“真”信仰,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以狠抓落实的魄力担当作为,真正绘就发展的宏伟蓝图。 使命连着责任。必须锻造信仰坚定的精神内核,来催生责任,焕发干事创业的激情。信仰并非虚无缥缈,也不是口头说说,更多的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的默默奉献与埋头苦干。李保国为了太行山果农早日脱贫致富,把自己变
2、成“太行愚公”;廖俊波为了政和县实现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甘当为民“樵夫”;南仁东 20 年如一日地仰望星空,只为打造世界第一射电望远镜信仰坚定,行必所至。责任使然,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坦荡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把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多经几番“寒彻骨”,多过几道“历练关”,以过硬素养涵养对党忠诚、为民负责的政治品格,铸牢勇于担当的职责使命。 干一份事业,显一份担当。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党员干部必须敢于冲锋陷阵,始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要勇于自我革命,摈弃固化思维,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注重研
3、究改革深化过程中涌现的新情况、发现的新问题,打破“路径依赖”,不断开动脑筋,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要练就担当作为的过硬本领,主动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不断从中吃透中央精神,读懂做事业的思路,增强干工作的指导性和创造性。要把基层一线、民生热点作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的主战场,引导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在攻坚克难中受历练,在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好事实事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要注重把握问题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施政的关键点放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敢担当、
4、能攻坚,做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盯,在不断破解难题中抓好落实,真正以积极进取、敢闯敢试的责任担当,踏实走好新时代改革“长征路”。 【篇二】 3 月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马善祥代表答记者问时说到:“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矛盾,尤其是群体矛盾,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有感情、有方法,调解就更胸有成竹。”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确实要下一番功夫。曾与基层干部交流,就听有干部说,现在老百姓见识广了,想法也多了,要想办法满足好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工作压力也很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5、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面对群众诉求,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老马所提到的“有感情”“有方法”,虽然说的是调解,但对于答好群众之问、做好基层工作一样适用,应当成为一名基层干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基层干部在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要做好服务工作就需要做到与群众“讲感情”,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简单讲就是要入心、入情、入景,借用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要有“同理心”,不仅要走到群众中去,还要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对基层群众将心比心才能与群众“同频共振”,也只有做到心连心、情连情,方
6、能凝聚人心,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经常会说,做事有没有办法,看的是人的能力。有没有办法把群众诉求问题解决好,一样考验的是基层干部的素质。在大调研工作中,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多次强调:“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诚然,办法总比问题多,关键要做有心人。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则更需要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了解多了、细了,掌握的情况就更全面,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就多了,就好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基层干部要主动去与群众多打交道、主动作为,积极参与解决好群众问题,不断在基层这个大熔炉磨练能力,努力成长为一名拿得出办法、工作上“
7、有方法”的高素质干部。 “我们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不是说服了群众,而是感动了群众,群众被我们感动了,就会因我们而改变,所以说感情就是力量,但方法更是力量。”老马说。其实,基层工作最好的收获也无过于来自群众的“感动”,这是对工作极大的肯定,如果基层干部有了做好基层工作的力量,那么离收获这份“感动”也就不远了。 【篇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 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
8、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 ”每当腾格尔那闭目陶醉的歌声在心灵深处响起,祖国北疆那壮阔、美丽的风景就呈现在眼前。蓝天、白云,草原、羊群,那是何等和谐壮美的画面!文人骚客都喜欢吟咏江南的烟雨塞北的雪,而雪,只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道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守护好的“亮丽风景线”上美丽的一笔。两年来,我们的“保卫战”取得了节节胜利,但保护环境的“攻坚战”依然激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一系列的环保举措付诸实施,我们居住的环境正在朝着更为宜居的方向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
9、大计。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特别重申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样的理论高屋建瓴,把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将开启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纪元。 生态建设,城乡同步,新型城市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早在 2013 年,中央城镇工作会报告中就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 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诗意的语言,铿锵的决心,让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乡的信心倍增。乡愁,是一种思念,一种牵挂,一种情愫。“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之所
10、以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那“绿水青山”吧!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北疆,放眼全国,号召我们“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是要在环保生活的各个方面下足功夫。就全国而言,可持续性城镇化、环境保护与治理、低碳发展、建筑设计、废水处理、垃圾处理、高科技技术以及医疗等行业等,都需要项目完善,才保得住那份“绿”。使城镇在自然、调和方面乡村化,让乡村在规划、设施上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千百计,生态第一计。面对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全人类都在高度重视,都采取了一系列
11、的环境保护措施。虽说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路上,但人们对大自然人为破坏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在个别地区还较为严重,要真正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守护好祖国生态系统的美丽风景线,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样名副其实的歌声永远飘荡在祖国大地,永远飘荡在人们的心间! 【篇四】 3 月 5 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引才用才聚才的施政举措,从科技团队高层次人次,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的队伍再次闪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综合性的育才政策让“
12、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治国经邦、人才为基,为政之要、贵在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新时代的国际竞争舞台上,人才既是第一战略资源,更是第一内生动力,其蕴含的创造力、支撑力、引领力,成为激活发展要素的关键。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必须时刻以精准、精心、精细的态度对待人才建设,广纳良才、多方选才、务实用才,手把人才选任的“尺子”,甘当人才服务的“顾问”,成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主力”。 精准选才,在服务发展大局上“严选严管”。引才的重点是要把事关全局大局发展的重点人才、稀缺人才选实选好,立足本地实际“按图索骥”“对号入座”。
13、尤其是当前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的推进实施下,如何将科技人才团队壮大、如何推动各类英才竞现、如何促进创新成果泉涌,成为人才选用领域的重大课题。组织部门必须充分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人才与发展、人才与岗位、人才与特色相结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导向,防止出现引才不切实际,杜绝人才“水土不服”,树立正确人才观,把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聚起来、活起来、选起来,真正让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人才成为支持发展的“源头活水”。 精心为才,在服务人才队伍上“真心真情”。人才的去与留与当地的人才环境休戚相关。政府工作报告鲜明指出,要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并对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加
14、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多项举措作出了细化安排。这些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给人才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更加充盈的能量。当前,在人才队伍服务管理中,“外地的馍馍更香甜”“只管引进数量不管服务质量”以及“留才”政策出台不及时等问题,已经成为多数地区难以留住“高精尖”人才的最大短板。组织部门必须统筹抓好人才的引与留,在精心为才服务上下苦功,既在人才诉求倾听上当好“顾问”,又在人才需求解决上当好“参谋”,更要在人才培养成长上当好“导师”,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安全感,让人才充分释放手脚、激活动能。 精细用才,在人才选拔任用上“深抓深研”。人尽其才方能发挥最大作用。人才渠道的多元化、人才种类的多
15、样化,都给人才的任用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近年来专业技能型人才、特殊岗位稀缺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要素。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类人才的使用选用明确了全新的任务。组织部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用才理念,既要把基层一线的实干型人才用好,又要把领导岗位的管理型人才用好,不惟资历论、年龄论、学历论,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把踏实肯干、苦干实干的人才用好。要注重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引导企业用人、市场用人,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在岗位中施展才能、交相辉映。 政以才兴,业以才兴。组织部门必须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把准方向引人才,瞄准重点聚人才,优化服务留人才,多
16、措并举用人才,真正让人才使用管理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篇五】 阳春三月,满眼繁花,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发表重要讲话。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者;伟大的国家和人民,需要以伟大的气魄去抒写刻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文艺工作者莫大的嘱托与鼓励。新形势下文艺工作者应当努力成为民族的铸魂者、时代的代言人、人民的艺术家。 做民族的铸魂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既是对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肯定,同时也给当前的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奠定了总的方向和根本宗旨,那就是要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