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的心理保健,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群体学前儿童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与智力低下者是
2、少数,大多数学前儿童处于中间状态,IQ在85115之间。,(二)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心理健康者与不健康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人的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恰当。心理健康的儿童积极情绪多余消极情绪,并且能主动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意志品质健全与行为协调适度,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做出决定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
3、现既定目标。意志不健全的儿童挫折承受能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人的行为像是心理的镜子,通过它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心理健康者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与性质相配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四)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表现。学前儿
4、童的性格可塑性很大,要注意从小培养,尤其自我意识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以表扬为主,对挫折与失败不要过分求全责备,以增进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五)人际交往和谐,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共享欢乐。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学前儿童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在共同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交流思想与情感,遵守活动规则,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2、胎内环境,3、脑损伤或疾病,4、生长发育迟
5、缓,1、气质与性格,2、需要与动机,3、情绪,4、自我意识,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
6、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三)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 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家庭氛围,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家长素质,教育态度和方式,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文化素质与子女的
7、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2、托幼机构,3、社会生活环境,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关注心理健康
8、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三)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出现某一种或少数几种问题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在实际生活中,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很难截然分开。 但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也会发现不少学前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正常的行为举动。,一、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一)看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幼儿都有他却没有,或大部分幼儿没有他却有,都可能不正常。,(二)看行为表现的程度,(三)看个体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的严重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的表现程度,也属不正常。,身心发展出现长期停
9、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的现象,很可能不正常。,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1、培养儿童的自尊、社会性和自主性。,2、家庭成员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养态度要一致。,3、要有鼓励儿童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父母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托幼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儿童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治,(一)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 屏气发
10、作 暴怒发作 分离焦虑 (二)睡眠障碍 夜惊 梦魇(三)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呕吐(四)排泄障碍 遗尿症,(五)言语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 口吃(六)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 说谎(七)神经性习惯 吮手指 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八)其它心理障碍 多动症 选择性缄默,儿童期恐惧,表 现:,原因:,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2)共鸣性的学习。,(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恐惧对象(米勒),(3)受恐吓的结果。,防治:,(2)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3)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4)
11、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一)情绪障碍,屏气发作,原因:,在遇到发怒、惊恐或不如意的事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旋即发生呼吸暂停。,(1)由某种心理诱因的触发。,(2)机体缺铁所致。约30有家族史。,(1)尽量消除可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防治:,(2)正确教养,不要溺爱孩子。,(3)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4)孩子发作时,家长要镇静,待其恢复后设法转移其紧张情绪。,情绪障碍,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神经症。3岁以下的小儿比较多见,(5)必要时服用镇静剂。,表现:,暴怒发作,表 现:,原因:,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
12、、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头发等过火行为。,通过学习而产生,儿童发作(遭受挫折)大人让步 (结局强化了行为);其他儿童模仿获得这种行为。,(1)从小培养儿童讲道理、懂道理。第一次发作 时,家长不要妥协。,防治:,(2)培养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3)严重者给予行为治疗。,情绪障碍,分离焦虑,指有的学前儿童,特别是婴儿,当与亲人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主要采取游戏治疗,行为治疗的方式(1)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合理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2)培养
13、儿童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3)教师要特别关心、与之交谈,鼓励与他人交往。,拒绝上幼儿园,案例 小红今年3岁半,刚刚上幼儿园。从个第一天入园起,她的情绪就特别不稳定,经常哭闹,开始是一进班就哭,后来是一进园就哭,几天后,甚至在离园几十米处,就开始四处乱跑、躲藏、耍赖、哭叫,脸上充满了慌张和恐惧,不肯上幼儿园的态度之坚决令大人吃惊,已近乎歇斯底里。 造成小红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娇惯,形成过分强烈的亲子依存关系,一旦离开父母,就有了害怕的情感体验,而回到父母身边,则减少了害怕情绪,增加了安全感。也有可能是因为刚入园,就碰上了一个过分严厉的教师,进而发展成不愿意上幼儿园
14、。,(二)睡眠障碍,表现为临睡前不愿上床、上床后很难入睡、在睡眠时说梦话、磨牙、哭喊等。1.梦魇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表 现: 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醒。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断记忆。,夜惊,原因:,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 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1)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
15、紧张。,防治:,(2)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3)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生理因素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表现:,梦魇,原因:,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常被惊醒。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有片断记忆。,(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1)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防治:,(2)及时治疗躯体疾病。,(3)生活有规律。,睡眠障碍,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16、睡眠障碍。多见于学前期儿童。,(2)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3)睡眠和饮食习惯不良。,表 现:,梦游(睡行症),原因:,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或做些机械动作。表情呆滞,神态迷惘,步态不稳,难以唤醒。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然后上床入睡或睡在别处。醒后完全遗忘。,(1)与儿童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不完善有 关 ,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 是主要诱因。,(1)功能性的,不需进行特殊治疗。,防治:,(2)非功能性的,要消除引起紧张、恐惧的各种因素,避免过度 疲劳,不要在儿童面前谈论梦游情况,发作时应予以保护。,(3)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睡眠障碍,(2)与机体疾病
17、也有关系。,(3)家庭遗传。,表 现:,(三)语言障碍,包括发育性语言障碍、发音性语言障碍和口吃。口吃为常见的语言节律障碍,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的将字迸出。,防治:,(1)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3)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小儿说话。,(4)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语言发育迟缓,原因:,口语明显落后同龄儿童,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甚至仅能讲少数单词,有的表现为讲话词不达意或构音不清。,(1)脑组织的有关部位功能发育不完善。,(3)
18、听力障碍、婴儿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精神病。,矫治:,(1)采用神经营养治疗,促进大脑发育,完善语言功能。,(2)进行言语训练。(倾听声音并告之名称模仿教师口型发音听语音指物指物说名称口语对话念儿歌),言语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言语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言语障碍和表达性言语障碍。,(2)缺少言语刺激、教育和训练。,表 现:,口吃,原因:,(1)发音障碍在某个字音或单词上停顿、重复、延长。,(2)肌肉紧张呼吸和发音器官紧张性痉挛。,(4)伴有其他心理异常易兴奋、易激惹、胆小、睡眼障碍。,防治:,(1)精神创伤。,(2)模仿。,言语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奏障碍。它是指说话的时候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男孩比女孩多2-4倍。,(3)伴随动作跺脚、摇头、挤眼、歪嘴。,表 现:,(3)成人教育上的失误。,(4)躯体疾病。,(1)正确对待小儿说话时不流畅的现象。,(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3)成人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和小儿说话。,(4)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9/10的儿童口吃是因发育迟缓而发生的。,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