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8901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萧山五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 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 8 页;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案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好相关栏目。一、选择题(50 分,每题 2 分)1. 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C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衰微2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 。下列人物“言” 、 “事”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三公

2、九卿制B 汉武帝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推行察举制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3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下列现象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从世卿世禄到官僚政治“瓷路”繁荣到实行海禁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A. B. C. D.4. 有学者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5. 1928

3、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 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缺乏正确的战略战术 D未形成团结抗敌的局面导致战争失利7. 2015 年 9 月 3 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中老兵方阵的出现令人感动,其中也包括了中国远征军的抗战老兵。1942 年 1 月,中国政府

4、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 B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D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8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

5、“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9.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1846 年起西方对华贸易总额开始下降,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不够B甲午战争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此洋务运动彻底破产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是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参加D北伐战争的开始,原因是国共两党联合来争取民族独立10邓小平曾指出: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尽管名义上他没有当什么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他实际上对军队的指挥以

6、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 ”这体现了A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中共领导人顾全大局求真务实 D党与军队的关系得以最终确立11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12.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

7、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A B C D13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这说明城邦制度有利于A公民直接参政 B摆脱法律束缚 C公民张扬个性 D自由主义产生14. 法国学者费奈隆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

8、点理解不正确的是A全体雅典公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B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C公民的判断完全被政治家的演说所左右D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民众交流的频繁15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 “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161701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王位继承法 , 限定了国王的继承顺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国王必须遵守法律。议会还对革命期间处死国王等事件进行了合法追认。这表明 A议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9、 B资产阶级真正确立了统治 C英国国王实属虚君 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 ”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美国综合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B美国的民主更突出民权C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D美国的民主还有很多完善的空间18.2015 年 10 月 10 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开幕,得到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热烈响应。其实早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初,就被迅速翻译成各国文字流行于欧洲,

10、是由于A.它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B.它反映了工人阶级生活的痛苦C.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D.它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19下列言论最能体现二战后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的是A.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B.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C.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D.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20.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

11、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北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21.观察图 1 到图 2 的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图 1 图 2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 农业耕作技术并没有革命性的发展A. B. C. D. 22.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不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现象是A.商业活

12、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B.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C.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2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数量(家) 72 3 ? 100 153A.2 B.31 C.73 D.19324下表反映了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25.“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

13、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A.近代交通工具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近代工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 )26.(16 分)廉政建设需要制约权力,进行制度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

14、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刺史)秩卑权重,以卑临尊此大小相制 ,内外相维(相互制约平衡)之意也。中外监察制度简史材料二 所谓 “五权” ,是指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还有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看到了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由议会掌管监察权,不利于权力的相互制约,容易造成 “议会专制 ”;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导致 “任用私人 ”和“盲从滥举” 。 根据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宪法,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组成,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 他提出的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等思想 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伟大创新。王华的制度设计中的创新与缺陷

15、材料三 第 2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 83 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地方国家机关的干涉。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31 条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3 条 宪法第五条增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

16、纳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的主要职能和特点。(4 分)(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2 分)评价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5 分)(3)根据材料三,你对新中国廉政建设有何认识?(5 分)27.(18 分)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 ,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 “殊非经常之道” 。 清史稿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陶煦租核材料二商办 官办

17、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年代设厂数(家)资本(千元)设厂教(家)资本(千元)设厂数(家)资本(千元)18721894 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各省工场状况及职工数(1915 年)省份 工场数(家) 职工数(万) 人口总数约(万)山东 936 24774 3792江苏 1288 14 2678 2588安徽 386 2468 1622湖北 532 3679 3414云南 932贵州 17 00606 966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第一辆出厂的解放牌汽车 1954 年毛泽东给爱姆发动机试制成的贺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

18、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9 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条件和意义。 (5 分)28.(16)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

19、,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图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自唐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通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荼等农副产品更是经海上丝绸之 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 1843 年的1300 多万 斤增加到 1855 年的 8400 多万斤;丝的出口从 1843 年的 1000 多包 增加到1855 年的 56000 多包。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2013 年 9 月 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20、,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时隔一月,习主席在访问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新华网 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6 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 分)(3)据材料三,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 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6 分)试题卷答案一、选择题1-5 BBCDA 6-10 DBDCC 11-15 BCCCC 16-20 ACCAD 21-25 CCDAB

21、 二、非选择题26 (1)职能:巡行郡国;监察地方官员;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2 分)特点:位低权重,以小制大;目的实现制约平衡。 (2 分)(2)观点:提出五权主张;指出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提倡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思想。 (答到两点得 2 分)历史价值: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3 分)现实: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推进政治廉政建设,避免腐败滋生。 (2 分)(3)主张人民主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依法治国;提高人民监督权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依据国情,借鉴经验。 (答到五点得 5 分)27.

22、(1)新现象:当时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 。 (2 分)因素: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2 分)(2)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处于弱势;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沿江地区发展较快;近代工人占总人口比例小。 (3 分)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民族资本处于弱势地位;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开放较早,受西方影响较大,发展较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近代工人比重小。 (6 分)(3)条件:新中国的建立;“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苏联的援助。 (3 分)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

23、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28.(1)特点: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6 分)(2)影响: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4 分)(3)意义: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周边地区和稳定。 (4 分)特点:积极开展睦邻友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交流。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