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护理学,主讲教师,张萍,第二章 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正常值和计 算公式、前后囟闭合时间和牙齿的发育。2、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脊柱发育、 运动发育和语言的发育。3、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 价,生长发育的特殊问题及干预措施。,主要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2、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3、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4、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生长发育是一个重要的生命现象,始于精卵结合,止于青春期结束。 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的增长、变化,是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以用测量方法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developm
2、ent)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演进,即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 两者密切相关,不能截然分开,生长发育是儿童的基本特点,只有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影响因素,才能采取预防性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一、生长发育的概念:,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二、 生长发育的规律,(一)连续性和阶段性(二)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个体差异,(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呈现阶段性,如生后第一年增长很快,为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二)顺序性,顺序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如生后运动发育的
3、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即由上到下;从臂到手的活动即由近到远;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即由粗到细;先画直线后画圆、图形即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即由低级到高级。,(三)不平衡性,小儿机体各系统的发育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在,儿童时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顶峰,以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其他如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生长平行。,(四)个体差异,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有其自己的生长“轨迹”。,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性别、营养、教养、环境等
4、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体格上的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显著。青春期差异更大。,三、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生长发育,营养,遗传,性别,孕母状况,生活环境,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内分泌障碍、染色体畸变等更严重地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使机体的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等的调节功能低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良好的生活环境 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合理的生活制度及体育锻炼、良好的教育和护理对小儿的体格、智力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四、 体格发育,体重,身高,坐高,皮下脂肪,囟门,牙齿,体格发育,观察儿童体格生长,常选用具有特征的可
5、测量项目作指标,如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其中,体重与身长最重要。体重是反应儿童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体重数日就可下降。观察儿童体重增长趋势,可了解近期的营养状况。身长代表从头顶到足底骨骼的长度,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多,但营养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并无表现,一般需半年以上才有反映,所以身长是反映儿童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体重是身体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体重是反映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补液量和给药量的重要依据。,体重,正常参考值出生时:3kg(第1个月增加11.5kg) 3月龄: 6kg(约为出生时的2倍)12月龄: 9kg(约
6、为出生时的3倍) 2岁时: 12kg(约为出生时的4倍)212岁:平均每年增长约2kg,体重,体重,估算公式:312个月小儿: 体重(kg)=(月龄+9)/2 16岁小儿: 体重(kg)=年龄2+8 712岁小儿: 体重(kg)(年龄75)/2,6个月:体重(kg) = 出生体重 + 月龄 0.7(kg) 712月:体重(kg) = 6(kg) + 月龄 0.25(kg) 2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 2 + 8(kg),体重估算公式,体重,正常范围: 均值加减 2 个标准差的范围 均值上下波动10%,评价时以小儿自身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可以“公式”计算来评价,也不宜以人群均数当作“
7、标准”看待,体重,临床判断:体重过重: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 超过均值15% 见于肥胖症。体重过轻:较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 低于均值15% 见于营养不良。,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1周,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3%9%,多在生后 34 天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 710 日恢复到出生时水平,体重,测量方法,卧位测量,坐位测量,立位测量,母抱测量,注意事项,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出后进行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时间进行,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身高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3岁以下婴幼儿采用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以后用立位测
8、量,称为身高。,身高,卧位测身长,立位测身高,正常参考值出生时:50cm 1岁时:75cm 2岁时:85cm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身高,身高,身高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红色为增长的部分,估算公式212岁小儿:身长(cm)=年龄(岁) 7+70 或身高(cm)=年龄6+77,身高,由于头部、脊柱、下肢3部分发育速度不一致,临床上需要分别测量上、下部量以检查其比例关系,判断疾病更有意义。,身高,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头与身长(高)的比例,。新生儿上部量与下部量比例为60%:40%,中点在脐上,2岁时中点在脐以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下部
9、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身材异常:低于均值30%以上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 生长激素缺乏 长期营养不良 严重佝偻病等,身高,身高受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和疾病等因素影响,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会影响身高增长。,37,身高测量方法,量板测量(3岁以下),身高计测量(3岁以上),脱去其鞋、帽、袜,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扶正头,头顶轻触头板,小儿面朝上。测量者位于右侧,使小儿双膝伸直,移动足板触及足跟,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双眼平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向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尖和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测量者将底板轻轻移下,与
10、颅顶点接触,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注意事项,立位测量时足跟、臀部、两肩胛、枕后节结同时紧贴测量杆 头放正,即眼眶下缘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头顶板必须与测量杆垂直,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坐高,婴幼儿仰卧位测量顶臀长即为坐高,3岁以上的小儿坐在坐高计凳上,骶部紧靠量板,挺身坐直测量,测量方法, 3 岁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定义:经眉弓上方至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意义: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2 岁以内意义较大。 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提示可能为脑积水,头 围,头围,新生儿为34cm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1周岁时头围约46
11、cm2岁时约为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约为5458cm,接近成人,正常参考值,定义: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意义: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增长: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 岁左右等于头围;1 岁以后超过头围。 1岁青春前期:胸围(cm) = 头围 + 年龄 1,胸 围,腹围,腹围是指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2岁前腹围约等于胸围 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 腹围异常增大多提示腹水及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上臂围,上臂围是在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反映小儿的营养状况。,
12、上臂围,5岁以下小儿评估标准为: 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意义: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 筛查15岁儿童营养状况。,皮下脂肪,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测量皮下脂肪不仅可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还可判断肥胖与营养不良的程度。,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测量卡尺用拇指与食指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捏时两指间的距离为3cm将钳板置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并钳住,测量其厚度。,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背部,腹部,上臂三头肌部位,骨骼 牙齿,颅骨发育脊柱发育长骨发育,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前、后囟门,头围,颅 骨 发 育,骨缝,衡量
13、颅骨发育3大指标,额骨,冠状缝,额缝,人字缝,枕骨,顶骨,失状缝,前囟,后囟,额骨,顶骨,颅骨缝:34个月闭合,后囟:两顶骨与枕骨交界处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68周闭合,前囟:两额骨与两顶骨交界处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1.52cm(对边中点连线长度),6个月开始逐渐减小,11.5岁闭合。,颅骨发育,囟门,囟门测量立法,颅骨的发育: 前囟 后囟 颅骨缝 组成: 顶、额骨 顶、枕骨 顶、额、枕出生时大小: 1.5-2.0 很小 很小 闭合时间: 1-1.5 岁 6-8 周 3-4 个月,囟门,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14、; 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膜炎、脑炎、脑积水、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临床意义,脊柱发育,颈椎前突(3个月),胸椎后突(6个月),腰椎前突(12个月),3个生理弯曲的出现,3月抬头 出现凸向前的颈曲,6月会坐 出现凸向后的胸曲,1岁走路 出现凸向前的腰曲,长骨生长,骨骼发育程度、骨龄测定,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骨化中心,骨骺融合,标志长骨停止生长,长 骨 发 育,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其腕骨、掌骨、指骨的发育。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正常左手腕片共10
15、个骨化中心,出生时无,3个月出现,10岁时出齐。,3个月左右,约1岁,22.5岁,3岁左右,33.5岁,56,67,910,牙齿的发育,乳牙(20颗),恒牙(32颗),牙齿,乳牙萌出:生后6个月(410个月),出齐时间:22.5岁 出齐20个2岁以内牙齿数目推算;牙数月龄减46,牙齿,出牙迟缓、牙质发育差:多见于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21- 三体综合征,牙齿,乳牙萌出顺序,恒牙:共 32 个6 岁:出第一颗恒牙,为第 1 磨牙612 岁:按萌出顺序乳牙脱落代之以恒牙12 岁左右:出第 2 磨牙18 岁:出第 3 磨牙(智齿),神经心理发育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体格发
16、育相互影响,主要反应在日常的行为,故又称为行为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物质基础。,五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1 脑重量,在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各系统,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大脑的外观与成人相似,但皮层薄、沟裂较 浅。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状突与轴突 少而短。3岁时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与成人近似。 2.神经髓鞘形成 神经纤维到4岁时完成髓鞘化 感觉神经系统:生后23月形成 运动神经系统:5月至4岁形成 锥体束:则生后2岁左右才形成,3.脊髓 脊髓的发育:出生时已基本成熟,2岁时已接近成人。 小儿脊髓发育
17、相对较长: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 4岁时平第一腰椎。穿刺时要注意: 婴幼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 同成人。,4.神经反射发育 出生后即具有一些生理反射如:角膜反射、对 光反射、 吞咽反射终身存在。吸吮反射1岁后消 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24月消失。 新生儿、婴儿腱反射较弱,腹璧反射、提睾 反射不易引出,1岁时才稳定。,感觉、运动及言语的发育,感知觉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 言语的发育,1视感知2听感知3味感知嗅感知4皮肤感知,感知觉的发育,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只能看清1520cm距离内的事物 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 34个月可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 4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或乳瓶 5
18、6个月可以注视远距离的物体 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1视感知,2岁: 区别垂直线和横线 5岁: 区别颜色 6 岁 视力达1.0,2听感知,新生儿: 听力差 3-4个月: 头转向声源,会微笑 6个月: 区别父母声音 79个月: 确定声源,区别语言意义 1岁: 听懂名字 2岁: 听懂简单吩咐 4岁: 听觉发育完善,新生儿: 对母亲的香味能有反应 1个月 : 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 34个月: 能区别好闻难闻的气味 45个月: 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3 味觉和嗅觉发育,其中最明显的是对甜食的“偏爱”。,4 皮肤感知,触觉:新生儿很灵敏,敏感部位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出现
19、先天的反射动作 痛觉:新生儿已有,但反应迟钝,2个月后才逐渐完善 温度觉:新生儿很灵敏,环境温度骤降时即啼哭,保暖后就安静。,23岁:能辨别物体属性,如软硬、冷热、粗糙等。56岁:能区别同体积而不同重量的两个物体。,运动功能的发育,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发育规律,1、大运动发育 大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数字代表月龄) 2、细运动发育,分 类,3个月: 抬头较稳 6个月: 双手前撑独坐 89个月: 爬、扶站 9个月: 扶物站立 11个月: 独站 15个月
20、: 独自走稳 18个月: 跑、倒退走 2 岁: 独脚跳 2.5 岁: 单腿跳1-2,1、大运动,23月俯卧时抬头,15月走的好,12月会独走,10月扶物能走,8月会爬,6月会独坐,平衡和大动作:2抬4翻6会坐,7滚8爬周会走,小儿 运动发育过程: 1.5 岁 爬台阶, 2 岁 双脚跳、用勺吃饭, 3 岁 能跑、洗手和脸, 4 岁 爬楼梯、穿鞋, 5 岁 单脚跳、系鞋带。,大运动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4月 不能抬头 8月 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 不能独自站15月 不能独自走,精细动作,学会用匙,乱涂画,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欢撕纸,精细运动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4月后双手常握拳,不能握住小棒、
21、伸手抓物5月不会抓东西口中吸吮9月不能两个手之间传递物体14月无钳指握18月不会故意地释放物体2岁前未出现用手偏爱,言语的发育,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理解和表达三个过程。儿童言语的发展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要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同时,周围人群经常与儿童的言语交流是促进言语发展的重要条件。 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9个月至4岁。,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 发音阶段:婴儿2个月时能发生和谐的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等复音,但都没有词语的真正意义,8-9个月能重复成人所发简单音节。 理解语言阶段:9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听懂简单的词意,如“再见”、
22、“抱一下”等。10-12个月时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亲人对婴儿自发的“爸爸”、“妈妈”等语言的及时应答,促使婴儿逐渐理解这些音的特定含义。 表达语言阶段:一般12个月时会说简单的词句,如“再见”、“没了”;1岁半时能用15-20个字,能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2岁时能指出简单的人名、物名和图;到3岁时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能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语言的发育,发音阶段 (出生1岁),理解语言阶段(1岁1.5岁),表达语言阶段(1.5岁3岁),12个月发喉音;2个月发简单元音;6个月出现辅音;78个月无意识叫爸爸、妈妈;10月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9
23、个月听懂简单词句,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从简单句到复杂句。,12岁小儿可出现暂时性乱语情况;,34岁小儿发音不准,易着急形成口吃。,语言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3月时不与母亲眼神接触,无应答性微笑;4月没有社交性微笑;6月不转向声源,哭闹时听见母亲声音不安静下来,咿呀发音减少,不大声笑,发音不连续或过高;9月没有咿呀学语;12月不会用姿势表达;对熟人声音或呼唤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爸爸、妈妈;14月不会说单词(名词)24月不会组合两个不同音节的词(动词)30月不会说短句(关联词),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24月 词汇量30个障碍 词汇量50个可疑,心理活动的发展,1、注意的发展 2、记忆的
24、发展 3、思维的发展 4、想象的发展 5、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生长发育歌诀 本能反射生来佳,2、3抬头笑认妈, 4、5翻身辩亲疏,6、7会坐学咿呀, 8、9爬行10叫爸,12开步学短话, 13、15试穿衣, 18用勺爱画画, 2岁跑跳学唱歌, 3岁能脱鞋和袜, 5岁认字会加减, 渐渐长成大娃娃。,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了解) 体格生长偏离,心理行为问题,第三节 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计划免疫,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过程。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地抵抗疾病地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地目
25、的。预防接种是其核心。,(一)获得性免疫接种方式,主动免疫 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免疫力。持续15年。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主动免疫制剂 菌苗 疫苗 类毒素,被动免疫 未接受主动免疫地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地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一般持续3周。被动免疫制剂特异性免疫血清:抗毒素、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一)获得性免疫接种方式,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二)疫苗种类,菌苗:用细菌菌体制成。,死菌苗:不能生长繁殖,产生免疫力不高,接种量大。如:霍乱、百日咳、伤寒菌菌苗等。,活菌苗:可生长繁殖,但不引起疾病,效果好。如卡介苗、鼠疫
26、菌苗等。,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形成。如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疫苗、麻疹疫苗等。最适宜保存条件:210 的干燥,避光处。,类毒素: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 1岁内婴儿必须完成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计划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程序,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免疫原,初 种,复 种,接种途径,注意事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g,接种前1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用胎盘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制剂,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免疫程序,严格掌握禁忌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7、,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剩余药液,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安瓿口,空气中放置2小时。,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疫苗。,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禁忌证,一般禁忌证 急性传染病 严重慢性病 消耗性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 化脓性皮肤病者 过敏者 有癫痫病或惊厥史的小儿等,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禁忌证,特殊禁忌证 发热或一周内腹泻4次/日以上的儿童; 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各种制品的特殊禁忌证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一般反应),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 出现时间:接种后数秒或数分钟。 表现: 处理: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O.5lml,吸氧。,晕针出现时间:接种时或几分钟内。表现:处理: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针刺人中穴,也可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异常反应),过敏性皮疹类型:荨麻疹最为多见出现时间: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处理:服抗组胺药物后可痊愈全身感染原因:免疫系统原发性严重缺陷或继发性免疫防御功能破坏。处理:积极抗感染,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异常反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