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科研课题实施计划金山镇小学课题组一、课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 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民背着铺盖,离开家乡,致使农村家庭“ 老、弱、病、残、 妇、幼” 留守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早
2、在 2000 年,全国“留守儿童” 的规模就已 经达到了 2290 万人。这些正 值生理发育、人生 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的孩子们,由于缺少亲情关爱,心理上极易出现偏差。有的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沾染打架、 赌博、酗酒、偷盗等不良 习气;也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也形成“留守儿童” 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 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在学校,“留守学生” 几乎等同于了 “问题 学生”,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 已成为我国 农民的心 头之痛,成为我
3、们的民族之痛,社会之痛,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一大顽疾,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非常 现实的社会话题 ,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 势在必行。二、课题的提出:1、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近几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问题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打架、偷窃抢诈、通宵上网、外宿不归屡教屡犯,引起了学校和老师的关注。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我 们发现,这些学生中大多数2的家庭状况有想似之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人进行抚养与监护。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本课题组
4、成员初步发现:在这些留守子女身上明显存在着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大家达成共识:父母的关爱、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由于这些学生流动性大,一些大中城市难以提前做好学校规划和相应准备,农村流出的对本应就学的当地适龄儿童的去向和是否继续就学不甚了解,出现监 管上的真空。农村留守子女现象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这一代打工家庭不得不
5、承受的社会代价。3、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现有 14 个教学班,721 名学生,经调查显示,其中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 133 人,占在校学生数的16.4%。其中女孩 62 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 46.6%。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有 58 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 43.6%。通 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这些“ 留守学生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诸多方面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监护行为浅层化。 “真空时段”,自我监护,“ 留守学生” 道德失范。我校 2007 年 12 月被甘肃省妇联授予“甘肃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
6、008 年 5 月受省、市、区三级妇联委托,在学校成立了“ 留守儿童之家 ”。为 了全面掌握我校“ 留守儿童” 的教育现状,找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育这些“留守儿童” 寻求策略措施,学校决定把这一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三、课题研究的设计: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课题界定:3农村留守儿童:在我们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温暖、管理,他们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7、针对这种情况, 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成长。支撑性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指导我们研究各年龄段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便于正确地把握和确定教育策略。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论”指导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安全等需要来关爱他们。2、课题研究的价值 :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本课题研究从黄羊镇特殊地域出发,样本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农村留守
8、儿童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四、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深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构建一个适合农村初中学校对“留守儿童” 发 展教育的模式。2、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生活内容、方式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研究,纠正、排除、防止我校“ 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使其健康发展。3、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它足以影响整体素质发展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的个体与社会4现实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
9、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4、通过研究,提高教 师的素质,初步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心理辅导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5、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6、解决外出打工“ 留守家庭”的后顾之忧,保障我镇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才培养中解决“ 断代” 问题做出贡献。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社会的关爱有助于完成课题。国家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扶持。2、学校关心留守儿童问题。学校被甘肃省妇联评为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并且为学校捐助了“留守儿童之家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帮助。3、我校是农村中学,留守儿
10、童的数量很多,有很多案例提供研究。4、班主任参加课题组,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和留守学生沟通,有利于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研究。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阅读法。主要搜集国内外有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资料,类似 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作借鉴、参考。2、行动研究法。本 课题的研究需要得到市区教研室等上级部门的指导,研究的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实情对研究方案作适当调整,使课题研究渐趋科学。3、调查法。主要通 过观察、 谈话、问卷、测验、座 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4、实验法。要设立对比样本,并 让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的班主任先行一步,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切
11、实可行的操作方案。5、经验总结法。要求 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心得体会、成功做法及独到见解等,分理论篇、实践篇、案例篇进行总结和提炼。5七、课题研究的措施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拟订研究日程,建立科研笔记,设 立课题档案,创建课题网站。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周落实一个环节的工作,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小结,以争取学校动员全校广大班主任、学生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3、开展对此类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初步计划开展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此类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两次为问卷调查。摸清其家庭
12、情况,摸清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摸清学生对家庭的要求、对学校的要求,并建立留守子女学生档案。4、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交朋友。 为了探索对此类学生教育的成功途径,填补 他们残缺的爱,课题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5、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我们将邀请一批结对同学,举办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 感想拉近大家的距离,融洽大家的情感,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合影留念。6、开展个案追踪活动。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
13、查(家庭和邻居),辅导学习, 组织活动。八、课题实施步骤1、课题研究实施阶段(1)第一阶段:2013.1-2013.8 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第二阶段:2013.9-2014.3 为全面铺开阶段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第三阶段:2014.4-2014.7 为验收结题阶段6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 课题 的结题。整理汇总各类数据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进行
14、研究成果展示,申报科研成果评选并申请课题鉴定。2、研究的成果预期:(1)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2) 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3)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九、课题组织管理1、研究的组织课题组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2、课题理论指导:教研室杨建琼 杨跃武 吴华昌3、课题组组长:李庆明4、课题组成员:李庆明,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李绍燕,项目
15、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王华协调关系、指导;周光友、王少华、 陈学明、杨 清、普学明、刘 璐、普天俊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文写作。5、制度保证(1)由校 长室、教导处、总务处、中心教研室等部门对课题研究加强管理,保 证课题研究正常、有序地开展。(2)建立 课题 研究档案,保证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连续性。(3)每周四教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专题研讨、学习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知识,吸 纳他人先进的教科研经验。6、激励机制(1)定期 汇报 和活动,适当考虑工作量,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教科研奖。7(2)校内 评比,对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除享受教科研成果考核奖励外, 优先考虑评优、晋级等。7、经费来源:学校经费中列支,凭票报帐,用于资料购置、培训、外出学习、开展活动、奖 励以及硬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