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 录第一章、中耳炎-02第二章、鼻窦炎-06第三章、扁桃体炎-10第四章、气管异物-16第五章、龋齿-18第六章、牙周炎-272第一章 中耳炎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症状体征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
2、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1、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 “木”感,
3、心理上有烦闷感。治疗方法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针尖斜面较短的 7 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32、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 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用鼓膜切开术。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3、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
4、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 6-8 周,最长可达半年至 1 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 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 3-4 次。5、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 1 次,每次每侧 1ml,共 3-6 次。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
5、药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 0.5g,4 次/d;氧氟沙星 0.1-0.2g,3-4 次/d.小儿可用氨苄西林 50-150mg/kg.d,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 次/d,第 3 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 0.25g-0.5g/次,2 次/d,小儿 10mg/kg,2 次/d.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预防护理预防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 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1、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
6、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42、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则应及早使用 1%麻黄素溶液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即时吸收。护理1、如有鼓膜穿孔 者,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2、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病理病因病理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控制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
7、,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30%)咽鼓管功能障碍 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感染(30%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 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
8、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5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免疫反应(30%)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 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鉴别诊断分泌性中耳炎要和急性中耳炎鉴别;用鼓室图证实分泌性中耳
9、炎的诊断,临床应监测分泌性中耳炎的侧别,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合并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检查方法常见检查项目鼓膜 、中耳、导管吹张法、表试验、听力检查检查方法1、鼓膜:松驰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
10、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政府不一,重者可达 40dB HL 左右,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高频气导及骨6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声导肯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 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力型 (C3 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4、CT 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
11、密度增高。5、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饮食保健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第二章 鼻窦炎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症状体征1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2多可出现
12、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3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发库,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4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5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76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7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8慢性鼻窦炎 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有如下特点:(1)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钝痛。(2)嗅觉减退或消失。(3)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
13、轻。(4)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痛加重。(5)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6)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治疗方法预防: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 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4、有牙病者,要彻底治疗。5、急性发作时,多加休息。卧室应明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6、遵医嘱及时用药。7、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8、严禁烟、酒、辛辣食品。9、保
14、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10、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811、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脸,可以有效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药物治疗: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 12 滴,每日 2 次。 (3)镇静止痛药:用于头痛剧烈者。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常用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净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饮食保健1、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维生素 C 和生物类黄酮;2、贝类和坚果,以摄取锌;3
15、、全谷类和豆类,以摄取维生素 B;4、葵花子、种子油,以摄取维生素 E;5、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例如接骨木花、麝香草和大蒜、洋葱。病理病因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 鼻中隔偏曲 ,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94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
16、等也可导致鼻窦炎。5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如取立式跳水) ,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关于西医鼻窦炎的病理病因:鼻窦是头骨和面骨中围绕鼻腔周围的一些含气的空腔,包括上颔窦,额窦,筛窦和蝶窦,鼻窦炎是指化脓性球菌感染鼻窦粘膜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鼻窦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一个鼻窦单独发病,也可几个鼻窦同时发炎,如果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可致慢性鼻窦炎。本病绝大多数由伤风感冒引起,全身抵抗力低下,其它鼻腔疾病常有鼻涕阻塞,
17、游泳,跳水方法不当,以及气压的迅速改变(如飞行,潜水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由牙根感染扩散引起的上颌窦炎叫牙原性上颌窦炎,也是鼻窦炎的一种。关于中医鼻窦炎的病理病因: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其呼吸之畅通,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鼻窦炎属中医“鼻渊 ”, “脑漏”范畴,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外邪侵袭,邪入化热,灼腐生脓,滞留空窍,弥散清空,清浊不分,窍隙闭塞,引致鼻塞流涕,头痛头胀,智力昏蒙,身疲肢倦,常易外感,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如此互为因果,反复发作,在此病理机制中,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故清除痰浊脓液,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故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鉴别诊断(
18、1)与慢性鼻炎鉴别:慢性鼻炎流鼻涕不呈绿脓性,亦无臭味,故观察鼻涕的性质是鉴别关键;拍摄 X 光片检查鉴别可准确无误,慢性鼻炎病变局限于鼻腔,而慢性鼻窦炎则鼻窦内可见有炎性病变。10(2)与神经性头痛鉴别:有些患神经性头痛的病人可长年头痛,反复发作,往往误认为有鼻窦炎,但这种病人基本没有鼻部症状,故从表现及拍 X 光片即可加以鉴别。检查方法CT 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CT 扫描分为冠状扫描和水平位扫描,鼻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 可以显示鼻息肉鼻窦炎的范围,清晰显示各鼻窦及其比邻区域的细微结构,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 C
19、T,还有助于鼻窦炎与其它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并发症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坐落于两眼眶之间,它们之间相互为邻,关系密切,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若延及颅脑,严重的可造成死亡,对咽喉与眼眶的渗透,也会引起各种病变,尤其对儿童来说,并发症将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鼻炎,鼻窦炎引起并发症有多种途径:直接感染:鼻腔与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这些组织,引起各种病变。破坏骨壁感染:鼻窦炎症如果破坏鼻窦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组织,因为鼻窦位置不同,故引起并发症亦相异,如额窦炎易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筛窦炎破坏顶壁,侵入前颅凹,穿透侧壁,发生眶内并发症,蝶窦炎破坏颅底可引起颅脑内不同并发症,也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上颌窦炎可引起眶内感染及牙槽瘦管等并发症。经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窦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与眶内,颅内有复杂的联系,所以鼻炎与鼻窦炎的细菌和毒素,先破坏血管内膜形成血栓,栓子随血行传至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经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窦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质传布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