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43894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1、远古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教育特点主要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3、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即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明显的分工;科学和文化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文字的记载和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形成。4、西周的教育制度: 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

2、系。西周的学校大体可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乡学” 有庠、序、校、塾。西周奴隶制官学的课程内容,前期与后期有所不同:前期尚武;后期重文。大学与小学也有所不同:大学主要是学习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小学主要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西周初期,因为政权立足未稳,需要加强军事实力,所以,西周初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练兵习武,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5、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在我国夏、商、周三代,文化教育完全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奴隶根本没有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当时,所有一切文化典籍都深藏在天子、诸侯的宫廷之中,由专门担任文化事务

3、的官吏世袭保管。这些官吏,同时又是负责教育贵族子弟的教师。奴隶社会这种宫廷学校典章做教材、官吏兼教师的情况,就是后人称谓的“学术官守”或“学在官府” 。6.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和操纵;学校教育的大门只朝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开放;学校教育只能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各种统治人才;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他们所需要的武功。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私学兴起: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在奴隶制官学衰废的情况下,当时兴起了一种崭新的办学形式,即私学。生产的发展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是私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士阶层的出现和“文化下移” 是私学

4、兴起的直接原因。2、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德育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教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孔子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3、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是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同时,它又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4、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家重实践,贵功用,在生产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已经掌握了杠杆原理、滑轮、斜面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筑城、军事的各项建筑设施,也是墨家的必修课程。墨家成就的最大方面是

5、自然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教育。5、孟子的教育思想: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只从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角度提出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未作深层次地研究与探讨,没有说明性善与性恶。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虽然提出仁、义、礼、智四端是“我固有之”,但他认为人只具有发展扩充这四端的可能性,并不是生来就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这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展、扩充开来。但可能性未必都能发展成现实性,要把“四端” 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必须依靠“扩充”,即学习与教育。教育的作用首先在于把人固有的善端扩充起来。扩充善端,人就可以成圣成贤。所以必须注重教育,通过教育达到存心养性。如果由于后天

6、的环境和教育等不利因素导致了善端被蒙蔽或丢失了,那么,教育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求放心” ,即把丢失和被蒙蔽的善端寻找回来。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孟子具体论述了道德修养方法和教学方法6、荀子的教育思想: 在关于人性的问题上,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恶。也就是说人性本能中具有趋向恶的可能性。 所以为了止恶,荀子提出了 “化性起伪” 的问题。从这一思想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巨大影响。荀子提出了论学习方法和教师观7、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全文共 20 节,1229 个字,篇幅虽短,内容却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

7、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可见, “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2、学校教育的基本体制、制度措施。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封建国家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汉代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独尊地位,中国封建

8、社会教育基本特征也在这时形成,首次确立了中央太学和地官学的学校教育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乱,教育呈衰落状态。但各专科教育得到发展;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私学得到发展;家庭教育受重视;教育思想亦呈多元化。3、选士制度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线索。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制。4、董仲舒有关封建教育政策和目的观点。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的。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董仲舒在孔、孟思想的基

9、础上,进一步明确为“三纲” 和“五常”。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董仲舒提出了许多主张。5、王充的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观点。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把春秋战国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他充分肯定了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6、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他的主要著作是颜氏家训 一书,共 20 篇文章。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

10、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颜氏家训一书,在许多篇章里都谈到了有关家教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家教的主张。在这方面,颜之推的主要见解是:家教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家教的主要内容是语言、道德和立志,家教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教育1、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隋唐五代时期,学校教育,尤其是官学教育随着封建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体制也较前代更加健全。隋唐的学校与前代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同时又有新的发展。隋文帝时比较重视教育,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官学。唐初,在重

11、振儒术和兼重佛道的思想指导下,竭力提倡兴学。到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官学荒芜。2、唐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唐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简要从入学资格,入学手续,修业期限,考试升格,行政管理等方面论述。3、隋朝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以及中国封建教育的产生的重大影响。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就选士制度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 627655 年) 的 20 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为以

12、后历代以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的阶级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历史作用:1、选士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2、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和措施,欲通过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3、选士的范围有所扩大,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高官厚禄。4、韩愈的师道之说。 师说 是韩愈著名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13、他继承了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发展了历代教育家关于尊师爱生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全面地论述了教师问题。1、宋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创新举措: 宋代的官学是从隋唐因袭而来的。主要分为两级:一是中央设立的官学;二是地方设立的官学。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科举的举措。2、宋代的三次兴学和三舍法:宋初先后掀起三次规模较大的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 ,即所谓“庆历兴学”。第二次兴学运动是从宋神宗熙宁四

14、年(公元 1071 年)开始,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 1078 年)继续推进,即所谓“ 熙宁、元丰兴学”。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 1102 年)开始的,即所谓“崇宁兴学”。 熙宁四年十月,颁行太学“三舍法”。依据该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部分,即三个不同程度的等级。3、书院的产生,重点掌握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五代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官学衰废,一些士大夫选择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研究学问,聚徒讲学,这便是书院的前身。书院虽渊源于五代,但它的正式形成是在宋开国十余年后。探究书院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1、世乱失学 ;禅林影响;私学传统;印刷发达;名师讲学。4.书院

15、在组织管理上,形成了以下特点:1 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2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富有弹性。3设置、颁布严格的学规。 4书院经费自主。 5注重形成独具的特色。书院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以下特点: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 “百家争鸣”与“ 门户开放”。3以学生个人钻研为主。4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感情深厚。4、蒙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蒙养教育的原则:1 宽严有节,爱教结合;2精讲多练,及时巩固;3智德并进,养智益德。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 2读书教学;3.写字教学;4.作文教学5、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一生,热心教育,倡导办学,亲自讲学,前后长达 50 年之久,是中国教育史上所罕见的。他的教育思想,无

16、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不愧是我国古代负有盛名的书院大师和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教育的宗旨,道德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第六章 明至清中时期的教育1明清文教政策的特点: 明朝建国后,吸取前代的统治经验,把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又推进了一步。为了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目的,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中极力推崇程朱理学,把它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清朝的文教政策,同样体现了压制与笼络兼施的政策。2明清时期封建官学的衰落。明清之际的教育,多是有名无实。特别是随着封建统治走向反动与黑暗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也愈加空疏和腐败。其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封建朝廷对学校实行严格控制,学校教

17、育完全变成了科举的附庸。3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具体地说,他的教育主张是从“心即理”的观点出发的。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在于他的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童蒙教育等方面。4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是我国 17 世纪一位学问渊博的大学者,同时,他又是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如下: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治理国家不外乎政教两件大事;关于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仅是治国之本,而且在人的个体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思想是王夫之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善教和乐教;二是学生

18、的善学和乐学。教师的教学态度如何,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他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5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别具特色,自成一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实学” 上。颜元的讲学活动及学术思想,后来为他的学生李恕谷等人所继承和传播,无论对当时还是对以后均有很大影响。教育思想主要在于他的人性说与教育的作用,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论教学方法。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教育侵略:自 1840 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以“传教 ”和 “办学”的方式,从 1840 年至 1900 年六十年间,陆续地创办了大批教会学校。

19、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的演说基督教教会与教育的关系 ,表达了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规定了教会学校的任务。教会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 1890 年,形成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中华教育会” ,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2、太平天国的教育:爆发于鸦片战争后的 19 世纪 50 年代初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反抗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运动。它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确定了新的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有关知识分子、改革传统文学、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等多方面的文教政策。3、洋务教育: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是一

20、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中心,包括对外交涉、开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的形式开始实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教育。洋务教育本质上维护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4、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张之洞是洋务运动晚期的主要代表,他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还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他的人才观由传统旧学的重德转变为洋务派的德艺并重,并且提倡以旧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教学内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21、1、早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的早期改良派通过著书立说,揭露时弊,批评洋务运动,从而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改革主张。他们对八股取士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同时,还极力主张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把办好学校教育作为“治天下之大本”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八股文” ;一个是“ 纲常名教”,对“八股文”的抨击尤烈。对于洋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抨击是相当深刻的。并提出了“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的教育思想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大同书是康有为最

22、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他十分重视教育,说“大同世界 ”中, “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 ,要求“ 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并主张大同政府应当“公养人而公教之” 。并计出了这种“公养” 、 “公教”的学制系统。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十分重视“教民”的作用。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要解决亡国灭种的危机,根本之策在教民,变法的起点在于“开民智” 。变科举,兴学校,是康有为反复强调的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他改革传统教育的重要主张。在教育内容上,康有为积极主张“中西并用 ”,以“并用” 的形式引进西学。为使学西学更有成效,康有为还提出派遣留学生出

23、国学习的主张,认为这是学西方、育新人的有效途径。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开民智作用,但他更重视 “开智”对变法的重大意义。梁启超认为,正确的教育宗旨,当立为培养“新民” 。梁启超针对中国的落后状况,积极主张变科举,兴学校。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创者。1896 年,他撰写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梁启超也很重视女子教育,他从“男女平权” 的观点出发,积极提倡兴办女学。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1、 1903 年学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903 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荣庆依日本学制,重订了钦定学堂章程 ,修订后称奏定学堂章程 ,亦称癸卯学制 ,学制以张之洞“中学

24、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学制把整个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是初等教育,分三级:蒙养院 4 年,初等小学 5 年,高等小学 4 年,共 13 年。第二段,是中等教育,不分级,共 5 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分科大学堂 3一 4 年,通儒院 5 年,共 11-12 年。还设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两个系统。2、辛亥革命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有力推动;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1 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1912 年元旦,在南京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对政府颁布了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令,实施对封建专制国家的根

25、本改革。教育方面的改革,是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自由民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1912 年 1 月成立教育部,并任命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接着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的教育法令,共分 14 条。同时颁行的还有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共 11 条。上述两个文件的颁布施行,以法令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不仅保证了民国初年普通教育的改革,而且促进了普通教育的发展。1912 年 2 月,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批判了 1906 年公布的清末教育宗旨,提出了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3、 1912 年学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临时

26、教育会议还制订了学校系统 ,于 1912 年 9 月公布实行,称为壬子学制 。此后,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一些各级学校的法令,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完善。到 1913 年,教育部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为培养共和国的国民,除颁布教育宗旨、制订学校系统以外,还对清末的课程内容进行一番改造。4、蔡元培的主要教育理论观点: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人格” ,也是他要培养的资产阶级新人的目标。蔡元培认为,新教育乃是按照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发展。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是蔡元培改革封建教育,建设民主教育的根本指导

27、思,也是他改革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蔡元培还提出了教育独立的主张: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第十章 “五四” 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1、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历史意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给“五四” 运动后劳动人民争取教育权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使斗争从资产阶级教育救国论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走向了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道路。2、勤工俭学运动和工读互助运动。 “五四”前夕,留法勤工俭学的发起者,希望输入的“世界文明” ,总的来说,就是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1919 年“五四”

28、 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从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迅速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成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因而,这时的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五四” 运动后的留法勤工俭学,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为教育揭示了一条革命的崭新的道路,这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五四”运动时期,大批青年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同时,在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善良愿望” 和“美好理想” 的青年。他们在劳工神圣的启示下,厌恶不劳而获,幻想在国内建立一个人人劳动,没有剥削,没有脑

29、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社会。他们企图通过用把工和读结合起来的教育作为手段,达到这种目的。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教育使作工的人能读书,读书的人能作工,这样,人人劳动,人人读书的美好社会就实现了。这就是工读互助运动。3、五四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的内容、作用和影响。平民主义教育思潮,也是当时影响很广泛的教育思潮之一。这和新文化运动所请来的“德先生”(民主) 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平民主义教育家们认为在现实社会里,产生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人没有知识,知识被一小部分人所垄断。他们认为由于大部分人没知识,因而使他们不能参与政治而失掉了政治权利,造成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形成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对立。要铲除这种

30、不平等,最根本的办法是推行平民教育的方法,使大部分人有知识,有了知识就可以参与政治,暴政与黑暗就可以随之而被铲除,人人平等的社会就可以实现。实用主义思想,在“五四” 时期输入中国。而实用主义教育学之所以被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所接受,则是因为它标榜反对传统教育学。正是由于它对传统的资产阶级教育学所持的批评和改革的态度,而使它成为和旧的相对立的新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它对当时正在热烈追求新思想的中国教育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4、党的教育纲领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目前奋斗的七项目标中,有两项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 ”, “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

31、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享有一律平等权利”。1922年 5 月,党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 ,规定了青年团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任务:(1)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发动一个反对封建牢狱式的学校制度,反对教会教育,反对少数人垄断教育的斗争, (2)在青年无产者中要发动一个深入开展社会教育的运动, (3)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政治教育运动,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青年的政治觉悟。5、党领导和创办的革命干部学校。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党成立后在教育战线上,一方面创办工农业余学校,另一方面创办革命干部学校,为革命培养领导骨干。其中著名的有湖南自修大

32、学、上海大学和农民运动讲习所。6、 1922 年学制改革:“ 五四” 运动后,资产阶级教育家们认为,只要用“适应新时代的新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教育,中国就可以富强起来。因此,他们坚持教育救国论,积极组织教育团体,创办教育刊物,宣传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1922 年制定的“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 ,是 1922 年 11 月 1 日由北洋军阀政府一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但是这个学制的产生却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过程。1915 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第一届年会上,由湖南省教育会提出改革学制的建议,经过历届年会,特别是第八届年会上通过。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33、争时期的教育1、 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教育方针。党和苏维埃政府改造旧教育,建设革命教育的方针,是毛泽东在 1934 年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 “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的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 根据地教育实施状况。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一共有四类:第一类学校是以青年和成年革命群众为对象的,它有两种:一是夜校和星期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扫盲;一是短期的各种训练班,它的程度比夜校稍高,相当于高小,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第二类是列宁小学,它以学龄儿童为对象;第三类是

34、专门学校,程度比短期训练班高些,主要是训练中级干部。第四类是高级干部学校。除这四类学校之外,最广泛的是识字班、俱乐部、列宁室。3、 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国民党政府教育方针的根本原则: “必须以造成三民主义的文化为中心”,根据这个根本原则,会议确定“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4、 鲁迅科学教育思想和儿童教育思想鲁迅热爱科学,倡导科学教育,在中国普及科学教育事业方面,是建有“开启山林”之功的人物。他的科学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儿

35、童教育是鲁迅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他批判旧中国对儿童的摧残,主张儿童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5、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重点掌握其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杨贤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家。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联系中国实际,建立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方面,有先驱者的披荆斩棘的功绩。关于什么是教育,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论述,也就是说杨贤江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论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效能,也就是教育的作用。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论述的教育的效能,主要是教育的社会作用。杨贤江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是受社会经

36、济和政治所制约的,它不是什么凭空生长,独立存在的。杨贤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是自有历史以来阶级斗争形势最尖锐的时代,也是历史将要发生剧变,由阶级社会趋于阶级消灭而形成全人类社会的阶段。杨贤江认为,教育是革命的武器之一,在教育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自然在社会变革中负有重要使命。6、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李大钊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阐明了教育的本质。李大钊从教育只有历史性、阶级性的基本观点出发,批判了那种认为中国封建教育永恒不变的观点,指出孔子的学说不是他的学说本身有绝对的权威,配作中国人的“万世师表”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

37、驱者,是青年的良师益友。他激励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他教导青年要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创造。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1、 党在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教育政策: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教育事业就是在一切为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的方针下,在教育必须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以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原则指导下发展的。2、 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根据地的学校不论名义上是大学或中学,都具有干部学校性质,一部分高小也有培养干部的任务。在抗战期间,根据地除一般的中学、师范、各种干训班外,著名的干部学校有

38、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主要任务,是在青年、成年中扫除文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主要形式是:冬学、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班、民教馆。另外还有中、小学教育。3、 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教育方针:1937 年 12 月南京失守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人士对政府的战时教育政策纷纷提出批评,要求改革旧制度、旧课程以适应抗战需要。但是国民党政府却提出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国民党政府对这个方针的解释是:“适应抗战需要,固不能不有各种临时措施,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 。4、 “新县制”下的国民教育制度 :1939

39、年 9 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一个县各级组织纲要 。“纲要 ”规定,要在县以下各级组织推行“ 管教养卫合一”和“三位一体”制,这也就是所谓的“新县制” 。5、 日本殖民主义教育方针:伪政权建立伊始,日伪统治者利用中国原有的封建意识形态,尤其利用儒家的道德、礼教思想,提出以“王道主义”为伪满洲国的立国宗旨。即提出了一个所谓实行“王道主义” 的教育方针。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1、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为了革命的彻底胜利,解放区教育首先是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其次是广泛的开展群众教育。这种教育的实施, “必须使教育与土地改革结合起来,和自卫战争结合起来,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必须实行 “教育为

40、人民服务,与实际相结合,走群众路线”。2、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概况:干部教育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一样,是解放区教育的核心。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在职干部教育,二是干部学校。在职干部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干部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干部,主要争取、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树立他们与工农兵相结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志愿为人民服务甘心当人民的勤务员的革命干部。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掌握其“三大教育”和“四大方式”的教育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予以恰当的评价。晏阳初认为中国普遍存在四大社会病,即“愚、贫、弱、私” 。针对于以上四个根本问题,必须要进行四种教育,即:文艺教育、

41、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在如何实施 “四大教育 ”问题上,晏阳初提出运用“三大方式”。第一,学校式,第二,社会式,第三,家庭式。4、梁漱溟乡村教育的实施方式。梁漱溟办的村学、乡学是一个教育与政治、经济混为一体的“政教合一” 、 “以教统政”的机关和团体。教育对象分三部分:1 、成人教育部,2、妇女教育部,3、儿童教育部。梁漱溟十分重视精神陶冶,认为它比知识技能训练更为重要。5、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理解其师范教育思想和幼稚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他对师范教育的认识,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

42、高出前人一筹。他不仅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作用,而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师范教育放到挽救贫穷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的社会,创立新的国家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陶行知十分重视幼稚教育,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幼稚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稚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6、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思想。为了发展职业教育,黄炎培主张办职业学校的, “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内部要努力工作,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这样的职业教育方针,就是“大职业教育主

43、义 ”。7、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和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在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从家庭到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考察、具体分析时,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细致的见解。 “活教育”是陈鹤琴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该理论是他在 1940 年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直至新中国成立,一直是很流行、很有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 “活教育 ”理论的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 外国古代教育制度一、 古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特点是 1、苏美尔人及苏美尔语言的产生背景。 2、 “泥板书”和楔形文字及“泥板书舍” 的由来。3、古巴比伦文明与苏美尔文明的关系

44、及巴比伦教育的学校教育特点。4、巴比伦教育对人类古代教育史上的影响。二、古埃及的学校: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 、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三、古代印度教育的特点是:1、古代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 2、印度教育中两个不同界段的教育的特点: 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3、古代印度教育作为神学的附庸对印度的社会发展及对中国等亚洲许多国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四、希伯来的教育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其离开埃及到沦为 “巴比伦之 囚” 以前,以家庭教育为主;其后则为第二个时期,以学校教育为主。 希伯来人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是盛行以父权为主的家长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希伯来人学校教育的特点,

45、是学习巴比伦通过宗教会堂进行宗教教育的形式,由犹太会堂发展成学校并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教育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五、 斯巴达教育的特征:1、斯巴达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 其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将氏族贵族子弟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2、斯巴达的儿童属于整个国家,7 岁前儿童将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 7-18 岁,男童被送往国家教育机构,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从 18 岁起,公民子弟要转到高一级的青年军事训练团(Ephebia) 。年满 20 岁的青年,要开往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这样直到年满 30 岁,通过一定仪式,才能获得完全的公民身份

46、,成为一名正式的合格的军人,结束其全部教育历程。3、斯巴达对女子教育也相当重视,目的是使体格强健,可以负责防守城池和生育健壮的子女。 六、雅典教育的特征是:1、雅典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心灵和身体的和谐发展。因此,雅典的教育,除了军事体育以外,还有较多的智育成分。2、雅典的教育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7 岁以前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教育。7 岁以后,女孩在家中跟母亲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不进学校学习文化。男孩则进入文法学校,学习知识,或进入弦琴学校学习弹唱。 12 到 13 岁的少年,同时又开始进入体操学校进行学习,其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游泳、舞蹈等,文化知识和音乐艺术的课业、道德教育等。1

47、5 至 16 岁时,大多数青年不再继续上学,少数显贵者的子弟,进入国家主办的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等全面教育。18 岁到 20 岁的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训练,学习航海、政治法律等知识。20 岁以后,通过一定仪式,接受正式公民称号,获得完全的政治权利 。七、希腊化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教育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时期。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积极地推动了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由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出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第三,东西方文化的接触,使得东方的

48、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流行,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八、共和时期教育特点是: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和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2、共和早期罗马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3、共和后期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一是仿效希腊设立的以希腊文、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拉丁语学校。九、帝国时期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帝国的公民和官吏 2、在学校管理上,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3、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把教师从私人收费

49、讲学,改为国家官吏,并由帝国政府正式任命。4、初等教育人没得到国家的重视,教学重点开始由文学的学习转移到文法的分析上。5、中等教育变化大,拉丁文法和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罗马文法学校的教学也逐渐趋向形式主义。6、高等教育以培养官吏为主,学习内容也走向形式主义。十 、基督教对古罗马的影响:1、基督教和基督教教育作为世俗文化和教育的对立面出现,成为这一时期罗马社会和教育的重要现象 2、基督教为宣传教义也广设教会学校。早期的基督教学校主要有初级教义学校和高级教义学校。另外教会还创办了一些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如堂区学校和唱歌学校等。3、教会教育在西欧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世俗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第二章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一、 “苏格拉底 法” 的基本特征是:1、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这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被人们称为“苏格拉底法”,他自己则将它称为 “产婆术” 。2 、苏格拉底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3、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